礼让是治堵“良方”

如今百姓出行,不仅有公交车、出租车,而且不少人还有了私家车,很是惬意,但车辆的激增,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

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许多每天的早、晚交通高峰期,道路上塞满了汽车,半天难挪一步,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人们叫苦不迭,急切渴盼有关部门能尽快拿出治理的“良方”。

其实,各地在治堵的问题上可谓费尽了脑筋,比如推出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设立单行道、限制外地车高峰期驶入等等,无奈成效都不大。堵车无外乎为车辆的增多和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现有道路狭窄和城市道路建设速度缓慢愈来愈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所致;此外,一些交通参与者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是造成堵车的助推剂。例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必须靠右行驶,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但偏有人要“反其道而行之”,在顺势而进的人潮车流里来个“逆流而行”,一下搅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造成拥堵。一些车辆乱停乱放、随意掉头,使原本狭小的道路变得更加狭小,形成“肠梗阻”。客观地说,我们苦苦寻觅的治堵“良方”,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上,那就是相互“礼让”。如果我们每个道路交通参与者都能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做到各行其道,尤其是在堵车的情况下,做到礼让三分,不抢道、不占道、不随意变道、不乱停乱放,如此,即便路窄也会变宽,从而车水马龙,畅通无阻。反之,争道、抢先、互不礼让,就会造成“一夫挡道,万夫受阻”的局面,即使再宽的大道也会“窄”得水泄不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