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如何喚醒身體的自愈力?

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不小心蹭破皮膚出了血,一會兒血止了,幾天後傷口也好了;普通的感冒、發熱,只要多喝水、多休息,約在一週也自然恢復健康,這就是人體的自愈力。

可惜的是,人還是習慣一生病就找醫生,依靠藥物來抵抗疾病,人體的自愈本能也就逐漸被弱化。

據報導,其實,發炎是人體對抗外來病毒或抗原的正常反應,發炎患部會紅、腫、熱、痛。為減輕症狀,西醫會施以各種鎮痛解熱劑或抗生素,雖然表面上症狀獲得紓解,但實際上是阻斷了人體的正常反應。久之,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增加了細菌或病毒抗藥性,到最後,真正大病來臨時,卻無葯可用。

根據世界衛生機構的研究報告,生活型態不良是引發慢性病的主因。世界衛生組織稱,慢性病、癌症起因是生活型態不良;美國癌症研究院的報告,表明75%癌症也都是由生活型態不良引起。而臺灣國民健康署的報告也證實,生活型態不良會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人體內有60兆細胞,和上百兆微生物,這些生命與人的生命維持一個平衡,平衡就不生病。所以平衡是自然法則,也是發揮自愈力的基本條件。如果你經常忙碌工作、菸酒、飲食不當、熬夜等,這些不良的生活型態,會弱化人體的自愈力功能,病痛便會乘虛而入,有時甚至會形成重病。

中醫有〝三分治、七分養〞之說,所以應該儘量依靠人體自身的防禦力來治癒疾病。也就是說,只要保養好自愈力,想要保健康並不難。

那麼如何喚醒身體的自愈力?專家建議:

1、均衡營養

營養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營養的來源,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首要原則。均衡飲食必須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寒熱搭配以及蔬菜水果搭配,食物儘量豐富和多樣化。

2、別濫用藥物

大家都知道〝是葯三分毒〞,卻還是愛吃藥,尤其藥效越強的藥物,毒副作用也越強。千萬不要一看到發炎,就想到消炎藥、抗生素,長期下來是會產生抗藥性,再發炎又要用更強效的葯,而給身體帶來長久的傷害。

3、睡眠充足

睡眠不佳與免疫系統功能降低,以及抵抗病菌的殺手細胞減少有關。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每週只睡4小時的人,血液中抵禦流感的抗體比睡了7.5至8.5小時的人減少一半。因此,只有睡好覺,才能養足力氣,對抗疾病。

4、適量運動

運動不僅強身健體,更是很多疾病的剋星,尤其是慢性病。健步走、慢跑、游泳、騎車或爬山等有氧運動,能適當擺脫生活中的壓力。每週運動3~5次,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以使免疫系統運行得更好。

5、保持良好心態

好心態是健康的內在基石,中西醫學都有相同見解。中醫講:〝過喜傷心,過悲傷肺,過怒傷肝,憂思傷脾,驚恐傷腎。〞任何不良的情緒都會傷及臟腑。哈佛大學醫學院、美國醫生表示,具有積極樂觀精神的人身心更健康,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更低,肺部功能也更健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