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进入“四强”局面了,跟运维人员聊几句

加班路上,遇到小蓝单车的运维和调度人员在做对单车做检测。两个人,一前一后,逐辆车扫码、开锁、关闭。一辆车,开锁闭锁两次。走过去,简单聊了几句。

共享单车进入“四强”局面了,跟运维人员聊几句

Q:是在做自行车检修嘛?

A:是。现在放假,骑车的人少,就整体检修一遍。

Q:现在是放假,加班有加班费吗?

A:有,嘿嘿。

Q:每次开锁都是收费的。你们是不是有一个运营检修App?可以无限次开锁,而且不计费?

A:不是啊,App都是一样的。只要在10秒钟内开锁然后锁车,就不计费(哎,学了一招)。

Q:原来这样。那为什么两个同时检修呢?

A:有时候,这个手机能打开而另一个手机打不开。两个同时测试好一点(能够更大范围预防)。(注意了下,他们两个人分别用的是苹果和某国产安卓机,细致)

Q:为什么骑行结束后,弹出的问题不同呢?比如,有时候问我二维码是否涂改过?有时候问座椅是否损坏、车把是否损坏?

A:那是以前有人报修过(这些问题),修理过后再骑就会有提问。

Q:这条路上骑车的人不多啊?为什么集中把车停放的这么密集呢?以前是OFO小黄车铺的多,很快就变成了摩拜铺满,现在小黄快没了,摩拜这几天开始减少,你们小蓝车车在增多。你看,路两边都是小蓝。

A:OFO.......这个地方(这条街道)是单车临时存放地,用于投放中转使用。像前面的地铁口那里(上下班时间)骑车的人多。我们就把车转移过去。那边的车摆放的太对,就把车挪到这里来。

Q:我说早上的时候总看到你们摩拜、你们还有OFO的运维三轮车呢。像很多城市里有都有共享单车的丢弃的场所,有几万辆,那些车你们不收回嘛?

A:收回,定期去收。那些车主要是摆放不规范,就跟乱停车一样。运营人员没来记得转移到指定区域,然后就被相关部门拉走了。我们会定去取回来了的。

Q:像城管收走摆放的自行车,负责这些区域的人会扣钱嘛?

A:会...(两个人点头)

Q:你们一个区域一般多少人?

A:看骑车的人次,从几个到十几个都有。

Q:你们上班很早吧?因为早高峰要去维护车。

A:7点上班,24小时,两班倒。

一组数据媒体和三方数据

简单沟通,从侧面其实可以此前披露的一些数据。

1、《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全行业累计投放单车2300万辆、覆盖200个城市,市场已趋于饱和,并且给城市交通公共管理造成巨大压力。目前,已有12座城市出台禁令,禁止企业再向城市投放新车。

2、媒体报道,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共享单车“坟场”。这里面的共享单车主要有两类:因违章停放、违规投放,被城管部门收缴的单车;共享单车公司倒闭,大量被抛弃的单车,包括悟空单车、酷骑单车、小鸣单车等等。有研究机构称,我国目前废弃共享单车数量已超百万辆。

共享单车进入“四强”局面了,跟运维人员聊几句

3、交管部门统计显示:截止到截至2018年4月,北京市尚在运营的共享自行车企业有10家,运营共享自行车总数在190万辆左右。以ofo和摩拜两家企业的运营车辆数最多,占据了北京市场总量的90%左右,但局部地区共享单车测算活跃度为50%。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院工程师王舒予表示,“如果仅以北京人口的比例来初步测算,北京可能仅需要110万辆左右共享单车”。

4、2017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共享单车行业就业研究报告》,截至2017年7月,国内的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约为1600万辆,带动10万人就业。《报告》显示,共享单车物流企业员工月均工资收入为5000元,运维企业员工月均工资收入为3835元。

5、共享单车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一台单车成本几百上千元在激烈市场竞争下,所以大批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或发展困难,目前仅剩下的几家企业分别后面有“金主”。这四家分别是:美团系的摩拜、滴滴系的小蓝和青桔、阿里系的哈罗以及“寻求独立发展”的ofo,可以说四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下面就看谁的资金多,谁撑的时间长了。

6、暂列“四强”的几家公司,目前的发力点不同:哈罗单车拼命宣传已与摩拜和ofo形成三足鼎立,或许是给资本看,也许是新一轮融资需求,反正哈罗在北京极其少见;陷入裁员和难以融资传闻ofo,在宣传大数据和精细化运作;摩拜的推广方向是槛免押金政策;而小蓝的“免费单车券加上免押金”活动在4月底已悄然启动。竞争不止,免费不停,预计最晚11月份会见分晓,因为天一冷大家骑车的频率会骤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