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保險公司喜歡賣分紅保險?是愛嗎?是責任嗎?

我們經常發現一個現象,當我們想購買一款保險的時候,身邊總有人向我們推薦分紅型保險,這是為什麼呢?


撇開業務員的銷售偏好不談,保險公司自身也熱衷於設計分紅型保險,尤其是“大”保險公司。

為什麼保險公司喜歡賣分紅保險?是愛嗎?是責任嗎?

保險公司熱衷於設計分紅型保險

從保險公司自身發展來看,“理財型”保險實收保費高、自留利潤大、不易發生理賠糾紛,而且還不像“保障型”保險那樣需要預留那麼高的保險責任準備金。

所以,對保險公司而言,銷售“理財型”保險是運營風險更小的行為

但是,“理財型”保險有分紅型、萬能型、純年金保險、帶分紅的年金保險和帶萬能的年金保險,為何這幾年下來,保險公司對分紅型保險情有獨鍾呢?

歸根結底,這要從保險統計口徑中的“原保費”說起!

一個保險產品收取的保費,可以分為原保費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而現在保險公司都在努力提高原保費,這裡面內在原因是什麼呢?

為什麼保險公司喜歡賣分紅保險?是愛嗎?是責任嗎?

投保人的保費可以分為三塊

“保險姓保”,這是我們現在聽到越來越多的一個名詞,也是政府所倡導的保險理念,因為能夠轉移老百姓疾病、身故之家庭財務風險問題的,一定是保障型保險,而不會是理財型保險。

理財型保險可替代產品太多,收益和流動性還要更好。而保障型保險的高槓杆性則決定了其幾乎沒有可替代產品,這才能體現保險保障的本意。

那監管要求“保險姓保”,判斷保險產品是否姓保的標準是啥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要保險公司設計的壽險產品能通過重大保險風險測試,從而把保費計入原保費之中。因此就形成了這樣的一個邏輯:誰家的原保費高,就意味著誰家的保障型保險收的保費多

為什麼保險公司喜歡賣分紅保險?是愛嗎?是責任嗎?

保障型保險需通過重大保險風險測試

重大保險風險測試怎麼通過呢?標準也並不高,只要發生風險事故時,賠償金能超出現金價值或者賬戶價值的105%即可。

這意味著,保險公司仍然能夠設計理財型保險,只要略微提升賠償金的給付額度,滿足105%的要求就行了。

因此,在“保險觀察”看來,目前監管對保險姓保的判斷標準偏低,不足以引導保險公司向設計真正的“保障型”保險產品轉變。保險公司仍然能夠通過設計滿足保險姓保要求的理財型保險,從而既達到擴大原保費規模,又實現自身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而之所以近年來熱衷於設計分紅型保險,而非萬能型保險,是因為萬能型保險擁有一個單獨的萬能賬戶,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投資賬戶,因此投保人購買萬能型保險的保費,是要被計入“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和“獨立賬戶新增交費”之中的,也就不能達到擴大原保費規模的目的。

這才是保險公司近年來熱衷於設計分紅型保險的關鍵原因!

為什麼保險公司喜歡賣分紅保險?是愛嗎?是責任嗎?

平安人壽部分在售產品

上圖展示的就是平安人壽部分在售產品,我們可以發現存在大量的分紅型保險或者年金保險。

為什麼還有年金保險呢?

這是因為在去年134號文的影響下,萬能型保險不能再以附加險的形式設計了。而年金保險在設計成滿足重大保險風險測試之後,可以靈活搭配萬能型或分紅型保險銷售,因此成為了現在保險公司的新寵。

帶萬能的年金保險,保戶追加在“萬能賬戶”中的錢不能計入原保費,但年金保險的期交保費可以計入。帶分紅的年金保險,保戶期交和追加保費都能計入原保費之中。

現在,你應該能夠明白為什麼保險公司喜歡賣給我們分紅保險了吧?

跟著“保險觀察”學了這麼久的你,應該知道買保險一定要先買保障型保險了吧?可別一糊塗,先買了理財型保險哦。真正風險來臨時,可是無法有效起到轉移風險的目的的!

我是保險觀察,一個客觀、專業、有溫度、有態度的保險自媒體。請關注我,讓我把專業帶給你!如果有任何保險問題,歡迎諮詢!

為什麼保險公司喜歡賣分紅保險?是愛嗎?是責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