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点击上方“三分之一”,马上关注

真爱,请置顶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祝愿所有努力过的学子,都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极限挑战》第四季第二期的节目中,有一个环节引发了众多关注。100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站在学校操场的起跑线上,6位嘉宾分别问一个问题,每个问题答“是”,即可到下一条线,答“否”原地不动。

Part

1

这六个问题是:

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吗?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你的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你的父母是否有能力让你持续学习一门功课以外的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的水准?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在你18岁以前,是否有一次以上的出国经历?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你的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父母是否视你为骄傲,并且一直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随着问题的推进,偌大足球场上的“队形”一直在改变。

每个问题都有人前进,有人留在原地。最后有人六个问题全部肯定回答走到队列最前,也有人全部否定回答,最后还停留在原点。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节目组说,瞧,这就是你们的“起跑线”。

六个问题,看得见的,直指教育资源、背靠的原生家庭,这是孩子们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的,却对他们一生影响至深。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Part

2

看到这里,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作为父母,我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我的孩子面对这6个问题会怎么回答。

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吗?

是。


你的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有。

钢琴是我自己教,乒乓球的课是教练一对一,去年暑假学游泳是一对一。


你的父母是否有能力让你持续学习一门功课以外的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的水准?

我的孩子还小,在学的有:英语,这属于学科类,跆拳道、乒乓球、钢琴。我的计划是:跆拳道一直坚持下去,目的是强身健体,学会自保。


在你18岁以前,是否有一次以上的出国经历?

有。


你的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

有。

从懂事起,我就告诉孩子:他所有的压岁钱、零花钱,都积攒下来,留以后出国留学。


父母是否视你为骄傲,并且一直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是。

我们并不炫耀,但确实经常鼓励孩子,也经常会说类似“你很棒!你很努力!有你爸爸妈妈太幸福了!“这样的话。

这样看来,我的孩子如果参加这场游戏,可以有一个节目中最好的起跑线了。

当然,这只是起跑线。就像节目里说的那样:“父母尽力送你到这,剩下的全靠自己!”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节目中,这个游戏的下一步,是大家从各自的起跑线开始,跑到节目录制室,只取前20名。这20名同学中,有的的确是因为有排在前面的起跑线,但也有自己跑得快的。可见,父母给你的起跑线,只是提供了一个暂时的优势,并不一定表示最后的成功。起跑线很重要,自己的努力更重要!

节目继续进行。

极限挑战六位嘉宾,以及智囊团的成员也做了这个游戏。在6个题目中,智囊团的回答明显更好,而黄渤、黄磊、王迅等,基本原地没动。他们的起点并不高,但是依然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就。

拿我自己来说。

我是80后,出生在一个地级市的下属区,现在看来也就是个大一点儿的县城。

这6个问题中,有3个我的回答都是“否”:

  • 我的父母都不是大学文化,


  • 我在18岁之前没有出过国,我们那个时代,还不流行旅游。但是我上小学之前就来北京旅游过,小学五年级,到上海旅游过。


  • 我的父母也从未有过出国留学这样的想法,当然也就不可能给我承诺。

但是,

  • 我从小到大,坚持了学习钢琴,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在我的这个年龄段,这种成长环境中,已经算是领先了。


  • 我的父母以我为骄傲。


  • 我学钢琴是一对一的家教,虽然也许水平一般。

我读了中师,后来走上社会以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一直坚持自学。靠自己的努力,考上研究生,认识了老公,定居了北京,才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了更高的起跑线。

Part

3

这6个问题,不知道有没有触动为人父母的你呢?

其实,这6个问题固然扎心,但是问题后面的内涵,更是令人深思。

  • 你的父母有没有大学本科文化?

这道题的背后,是考察家长的个人素质,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

读过大学的人,相比起没有读过大学的人来说,个人素质、工作条件,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状况都有一定的保证。

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才会有持续学习的意愿,有学习的能力,也才会有教育孩子的能力。

我曾经在一所普通小学工作,有一次一位外地借读的学生家长来向学校领导道谢,夸北京的学校好,教师好。可是说的话让我心里暗暗发笑:

校长、主任,咱们学校的教学水平就是高,你看我们老家的小学都不学英语,我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学英语,期末考试考了87分呢!

家长夸学校的同时,也在夸自己的孩子,透出一股子自豪。87分的成绩,在我们眼里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在他眼里,已经是高分了!那么可想而知,他能给孩子什么助力呢?能辅导功课吗?能规划人生吗?

  • 你在18岁之前出国旅游过吗?

我以前在江苏工作,从没有听说过学生放寒暑假的时候,出去旅游。到了北京,每年寒暑假之前的一个月,就开始接待学生家长打印学生在校证明的事情了。

出国旅游,不代表什么,但是,能够早早为孩子打开另一扇大门,让他见识到世界之外的世界。也许,能拥有一个更宽广的胸怀,更高远的志向。

  • 你的父母有没有说过送你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其实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人生目标有一定的规划,那么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就会有明确的目标,从而有较清晰的计划。

当然,父母对孩子的规划,并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管,不顾孩子的意愿,而是方向、原则、预测未来,给你充满智慧的引导。

有规划,就会在孩子的教育中智慧选择、理智取舍,而不是随波逐流,盲目攀比。这样的家长永远看上去从容淡定、气定神闲。

很多家长充满焦虑,今天给孩子买一本练习册,明天给孩子报一个班,后天热血澎湃,在家里给孩子辅导。

忙来忙去,效果却不好。就是因为缺少明确的目标,缺少合理的计划。

Part

4

  • 你的父母有没有让你学一样特长,并且保持较高的水准?

这个问题问的其实并不只是学特长,而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有多少坚持,有多少精力(当然也包括金钱)的投入。

很多家长说,孩子不愿意学这个、不愿意学那个,总是半途而废,其实真相是,坚持不下来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自己!因为在陪孩子学习兴趣爱好的时候,家长需要接送、陪练、监督,孩子失去兴趣和信心的时候,打气、做思想工作……这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作!并不是很容易能做好的。

回到家,老婆就跟我感慨,“陪娃上个兴趣班,这哪是考验娃呀,这明明是考验家长的意志啊!”

真的是这样,随着带娃上兴趣班越来越多,我越发感觉到,如果希望孩子出成绩,或者培养孩子某方面的特长,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的坚持!甭幻想着孩子多么自觉、能够自驱,父母如果首先不够坚持的话,孩子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文中还提到:冬奥会,家附近有位叫做Vincent Zhou的华裔男孩入选了美国奥运队参加花样滑冰比赛。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那位男孩的妈妈也是我们这里的传奇,她在孩子8岁的时候就毅然辞去了工作,每天开车6小时送孩子去训练。下面这张路线图就是她每天开车的路线,风雨无阻地接送,就是因为她的坚持才造就了孩子的传奇!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跑线 家长们,你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起跑线呢?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能够学有所成,在我们督促孩子努力的同时,不妨问问自己,作为父母,我们自己有没有足够坚持呢?

  • 你的父母是不是以你为骄傲?

父母以你为骄傲,意味着一种毫无保留的认同,这对孩子来说,是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的保证。

有些家长说话很随意,动不动就说孩子“你怎么这道题都不会啊?”“你说你,写了好几遍,怎么还是记不住呢?”

孩子的心理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家长还丝毫没有意识到。等发现孩子在课堂上不敢发言,对自己没有信心,又说孩子“你怎么这么胆小啊!”

所以,这道题问得好啊 !

  • 你的父母有没有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

请家教只是一种表现方式,这个行为意味着:家长对孩子的助力有多大。

有的家长本身就具备渊博的学识,有的家长愿意陪孩子一起学习,有的家长可以为孩子请家教,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培训班是一对多,大班教学,和一对一的家教,投入和收获都是不同的),也有的家长,什么都不做,或者什么都做不了。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也可以从生活上去关心照顾,再或者从心理上去感受孩子,遇到困难帮孩子想办法解决,这些都是给孩子的助力。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什么都做不了,那孩子就只能挥动自己稚嫩的翅膀,迎着风雨、硬着头皮去拼个头破血流,也许一样能有成就,但这和那些父母陪伴、鼎力相助的孩子相比,能一样吗?

难怪很多人说,教育就是要拼爹啊!拼的不只是爹,还有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经济、时间、心血、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