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三个女人,不同的年代,一天的光景。晨光初至,她们各自从睡梦中醒来,心有所感……交错的画面,呓语般的对白,犹如穿越时空的轮回。

电影《时时刻刻》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也是对意识流代表作家伍尔芙的致敬。一本名为《达洛卫夫人》的小说将她们的生命串联在一起,折射出各自的精神生活;20世纪女性所面临的心灵困境与抗争,作为若隐若现的暗线统摄全片。此外,这部文艺电影还探讨了生存与死亡、诗意与病态、博爱与自由等丰富议题。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不同时空,三个女人

1923年,英国伦敦郊区里士满,

弗吉尼亚·伍尔芙(妮可·基德曼饰)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正在伦敦市郊创作生前的最后一部小说《达洛维夫人》,燃烧写作天才的同时游走在疯狂的边缘。为了让有严重的精神病史的伍尔芙养病静养,丈夫伦纳德将家搬到了市郊乡镇里士满,并禁止她外出。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平静”的乡下生活让伍尔芙无法忍受。作为一位渴求探知人生本质、洞穿意识潜流的天才作家,她需要看到世界的模样,让纷繁的意象进入她的内心;她需要感受嘈杂与喧嚣,那种混乱却鲜活的体验是她的灵感之源。伍尔芙再难以克制内心的欲望,这座以爱之名建造的监狱让她生不如死,喧嚣复杂的伦敦才是她的归属地。

逃避生命永远得不到平静,对于伍尔芙来说,除却生的激烈震荡便只有死亡能与之媲美。最终,她遵从了内心的呐喊,随着石头一起沉入欧塞河底,拥抱死亡,获得了真正的平静与解脱。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1951年,美国洛杉矶,

劳拉·布朗(朱丽安·摩尔饰)

劳拉·布朗,生活在二战末期的洛杉矶的家庭主妇,正在阅读《达洛维夫人》。那天她正在准备她丈夫的生日派对,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她却和弗吉妮娅笔下的戴罗薇夫人一样,萌生了自杀的愿望。

劳拉渐渐发现,她无法在一堆家务琐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看似幸福无忧的家庭生活中,她被冠以“妻子”“母亲”之名,却唯独缺少“布拉·布朗”。女邻居的来访与哭诉,使劳拉压抑多年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她理解了伍尔芙对死亡的选择,并前所未有地渴望做回自己。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死亡是可能的,可能给人以深深的慰藉,可能使人感到极度的自由。”她带上药瓶,支开孩子,去了汽车旅店,躺在床上,抚摸着肚子里的另一个生命,打开《达洛维夫人》。

幻想着被汹涌潮水卷过的那一刻,她仿佛感知到了伍尔夫,一个自沉于水的女人的话语:死亡是可选,不是必然。她改变了主意。

劳拉放弃了自杀。生下腹中的孩子后,她在某一个早晨离开了丈夫和儿子,去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多年后,面对儿子昔日爱人克拉丽莎的质问,她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后悔意味着什么,当你没有选择的时候?那是你应承受的。就是这样。没有人会原谅我。只有死亡。我选择了我的生活。”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2001年,美国纽约,

克拉丽莎·沃恩(梅丽尔·斯特里普饰)

不同于伍尔夫与劳拉,克拉丽莎沉浸于平淡的生活之中,将理查德作为自己的心灵寄托。实际上,这不过是她掩饰内心寂寞的假象——她痛恨平庸的生活,难以忘怀与理查德相恋时的美好回忆。通过照顾理查德,克拉丽萨活在幻想中对过去的延续里。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与此同时,理查德早已厌倦如此狼狈的人生境况。他身体虚弱,靠药物苟延残喘,仅仅为了克拉丽莎继续活着而忍受痛苦,结果不过增强了她对过去的虚幻留恋。最终理查德选择了结束生命,从窗口一跃而下。

夜晚,理查德的母亲突然到访,她正是片中的第二位女主角劳拉·布朗。劳拉回忆起自己离开家庭的经历与想法,克拉丽莎终于理解了理查德的离去,她知道自己同样面临抉择。

与伍尔芙、劳拉不同,克拉丽莎终于选择了走入世俗的、当下的生活里。当克拉丽莎回到自己的房间,她看着女友,如释重负——她离开了那个只有她和理查德的虚幻的世界,选择了拥抱眼前的真实的爱人。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纷杂的相关意象

《时时刻刻》采用三段式结构,描绘了不同时空里三个女人的一天,千丝万缕的意象将她们联系在一起:

一个存活于文字间的达洛维夫人。

伍尔芙正在创作《达洛维夫人》,劳拉沉浸于阅读《达洛维夫人》,克拉丽过着达洛维夫人式的生活。

一束暗喻自由和独立的“希望”之花。

伍尔芙提笔写道:“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去买花。”劳拉靠在床头,手捧《达洛维夫人》小声朗读:“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去买花。”卡拉丽萨大声对着爱人喊道:“萨利,我想自己去买花。”在这里,出门“买花”暗指自由和独立。从伍尔芙小心翼翼地思量到卡拉丽萨独自行动去买花,女性的独立之路走了大半个世纪。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一片充满绝望气息的“死亡”之水。

伍尔芙缓步走向河心,让自己的生命浸没在彻骨的深水之中;劳拉在汽车旅馆准备自杀的时候,想象中的洪水瞬间浸没了她——她幻想着伍尔芙的死亡,自己的情感也如这洪流般般激荡。

三次同性间暧昧的亲吻。

伍尔芙与姐姐,劳拉与前来哭诉的女邻居,克拉丽莎与同性爱人莎莉。这里暗示着她们的同性恋倾向,也有同性之间寻求力量的意味;三个女人的灵魂深处都存在着一个摒弃了男人的神秘花园。

一种濒于崩溃的极端情感。

三个人都如同烈火焚身一般奔突寻觅着灵魂的出口。她们的故事交织到了一起,在每个时空,女人遭遇着不同的困境,但更多的是抗争和自由的表达。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女性主义与生之本源

通过对身处不同时代的三位女性的自我认知道路的呈现,《时时刻刻》再现了20世纪女性的心灵镜像和精神幽吟。庸常的生活是三人共同的牢笼,而她们选择了不同的抗争方式:伍尔芙选择死亡,劳拉选择逃离,克拉丽萨选择接纳一切。

伍尔芙渴求的是只属于自我的“独立写作空间”。里士满无法像伦敦那样给她强烈的创作灵感,但在男权社会中,她没有自我空间的选择权。死亡对于伍尔芙来说是别无选择的抗争。

作为《达洛维夫人》的忠实读者,劳拉逐渐意识到自己没有独立的生活,生活的索然无味时刻提醒着她去追寻“独立精神空间”。最终,劳拉实现了逃离,在异国他乡找到了自己的安身之地。这是时代背景下女性主义和独立意识的进步。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现代女性克拉丽莎,在报社有着自己的工作,与同性爱人组建起温馨的小家庭。生活上坚强独立的她,依然没有彻底摆脱对他人的精神依托,把对理查德的照顾作为自我心灵的寄托。这暴露出了现代独立女性的普遍困惑和无奈——在女性地位日渐提高的现代社会中,女性依然对自我独立身份存在怀疑与不确定。故事的末尾,克拉丽莎终于从与理查德的虚幻回忆走出,选择拥抱眼前真实的生活。这里代表着新时代女性意识的真正成熟。

当然,女性的独立与自由只是影片主旨的一部分,生命的意义才是导演意欲探索的终极话题。

影片末尾,他借伍尔芙之口给出了答案:

“亲爱的雷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只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的了解,爱它的本质,然后,放弃它。”

时时刻刻:永远直面生活的真实

每天清晨,有多少双眼睛睁开,有多少人的意识苏醒过来,便有多少个世界。人与人的境遇不尽相同,但我们都必须直面自己的人生,直面那些困顿与孤独的时刻。即使是以死亡的方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超越表象的可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热爱生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寻到内心的平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