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后到视后,为什么马伊琍花了十年

6月15日,

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

马伊琍凭借《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一角,斩获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其他获奖作品有

《白鹿原》《我的前半生》,《军师联盟》,《情满四合院》,《那年花开月正圆》。

马伊琍从影后到视后,花了十年。

从影后到视后,为什么马伊琍花了十年

《我的前半生》作为现实题材剧引起全民热议,引发价值观的碰撞。马伊琍在剧中扮演的罗子君经历丈夫出轨、被丈夫背叛,后经过努力回到社会、独立生活并重获新生,甚至还一度卷进和闺蜜及闺蜜男友的三角关系中,其人设和命运轨迹一度成为话题。马伊琍在群访中透露自己为该剧准备了两年,“确实是用非常多时间做准备。我记得每个晚上陪孩子陪睡着以后,就在卫生间开一盏小灯反复度读台词。”此次凭借《我的前半生》摘得白玉兰视后,她坦言开心受到肯定,尤其自己出身上海,获白玉兰视后意义重大,但她也认为,“奖是随缘的东西,但是锦上添花。我不会过度迷恋每一部剧,我会把全身心投入下一部戏:。”

在颁奖典礼上,马伊琍发表获奖感言时,也感谢了自己的先生文章。客观指出让她走出表演的惯性和舒适区才有了罗子君。并且发声:女人要为自己而活。虽然罗子君确实在剧中找到了自我,为自己而活。可是这句话让马伊琍说出来还是让人感到心酸。

从影后到视后,为什么马伊琍花了十年

大家都知道马伊琍比文章大十岁,她1996年就搭档保剑锋、陈龙、高曙光,出演了电视剧《真空爱情故事》。而真正的被人熟知,是在2002年。那一年,她出演了电视剧《还珠格格3之天上人间》中的紫薇,她将这部剧的紫薇塑造成一个自信的角色。不仅在爱情中有主见,在家庭中也勇敢的担起责任,我认为这是马伊琍标签化的开始。

从影后到视后,为什么马伊琍花了十年

而在2007年,她出演了赵宝刚执导的青春剧《奋斗》,这部剧让马伊琍真正的声名鹊起,也让她与文章有了电光火石的开始。那时候,文章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配角,而马伊琍,是已经拿过奖的女演员,他们的差距不止年纪,还有事业的发展。

从影后到视后,为什么马伊琍花了十年

马伊琍是有格局的女人,面对丈夫出轨人尽皆知,她不闹不恼,没有哭诉。也可以说,她让大家失望了,所有人都在讨伐文章,而她只是风轻云淡的说一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件关于公众人物的道德事件,就这样被她四两拨千斤转化成家事。她是聪明的人,再伤心,情绪再崩溃,也比不上维护自己的爱人。她拎得清。

从影后到视后,为什么马伊琍花了十年

从影后到视后,马伊琍花了十年,她经营婚姻有一套,也深谙现代女人的生存之道。

就是她懂得不会为别人而活,所以她不会跟贺函结婚,她要去奋斗,为自己理想、为自己想要去成为那么一个人而奋斗。”这与马伊琍台上所言自小被父母教育的独立自信价值观不谋而合,正如她在群访时所说的,与其让别人给你打伞,不如你自己给自己打伞。

从影后到视后,为什么马伊琍花了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