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經營者必學的農技知識

農藥經營者必學的農技知識

安全、高效、合理的使用農藥,最主要的從根本上避免藥害的發生。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是農業抗蟲、病災害,確保農業優質、高產、高效益的主要手段和措施。但是,由於人們缺乏必要的農藥實用知識,致使在農藥使用中經常發生藥害,給農業生產造成損失。因此,瞭解必要的農藥實用知識,從根本上避免藥害地發生,是確保安全、高效、合理使用農藥的必要保證。

一、農藥藥害發生的症狀

農作物使用農藥,發生藥害時一般具有如下症狀:

1、斑點 這類藥害主要表現在作物葉片上,有時也發生在莖稈或果實表皮上。

2、黃化 在植株莖葉部位均有表現,以葉體黃化發生較多,主要是由於農藥藥害阻礙了葉綠素的正常光合作用所引起的。

3、畸形 在植株莖葉和根部均可表現。常見的畸形有卷葉、叢生、腫根、畸形穗、畸形果等。

4、枯萎 這類藥害往往整株表現,大多數是由除草劑使用不當所引起。

5、生長停滯 這類藥害是抑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長,使整株生長緩慢,一般除草劑藥害或多或少都有抑制作物生長現象。

6、不孕 這類藥害是在作物生殖生長期用藥不當而引起的不孕症。

7、脫落 這類藥害大多表現在果樹及雙子葉植物上,有落葉、落花、落果等症狀。

8、劣果 這類藥害主要表現在植物的果實上,使果實體積變小,果表異常,品質變劣,影響食用價值。

二、農藥藥害產生的原因

1、農藥方面

(1)農藥的理化性質。在一般情況下,農藥對作物都有一定的生理影響。一些廣譜性的除草劑,噴施到作物的綠色部位,吸收後干擾植物的苯基丙氨酸的生物合成,使植物莖葉枯黃,根基腐爛而枯死。

(2)農藥質量。使用質量差,含雜質或變質的農藥是引起藥害的重要因素。

(3)混合使用不當。農藥之間混用不當也是造成藥害的一個因素。例如敵稗和樂果混用就會造成水稻藥害。

(4)藥液濃度。農藥的使用劑量和噴施濃度超過了植物的承受能力,也可產生藥害。

(5)噴施次數。重噴和連噴會引起藥害,如用速克斃防治大豆蚜蟲時,重噴就會引起大豆藥害。

(6)施藥方法。施藥方法同作物藥害有一定關係,例如:稻田使用丁草胺時,莖葉噴霧比毒土法撒施容易產生藥害。

2、作物方面

(1)作物種類和品種。不同作物對每一種農藥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和敏感性。

(2)作物生育期。作物不同生育期對藥劑的敏感反應有較大的差異。

(3)植株部位。作物各個部位之間對藥劑敏感性差異較大。

(4)作物長勢。作物長勢弱,抗藥性差也會產生藥害。例如:水稻插秧後緩苗前施用除草劑會引起藥害而緩苗後則不易產生藥害。

3、環境方面

(1)溫度。氣溫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藥的活性,也關係到作物的安全性。在高溫環境下農藥的活性高,而導致有些農藥產生藥害。氣溫高於35度時不宜使用,另外低溫條件下施藥,雖然農藥活性低但作物抗性也低,也易產生藥害。

(2)溼度和降雨。溼度過大,水分過多是引起藥害的原因之一。

(3)風力和風向。在噴施除草劑時,風可導致除草劑產生霧滴飄移,造成敏感作物藥害。

(4)土壤質地。粘性重,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對農藥粘附力較強擴藥劑在土壤中移動性小,不易產生藥害,而有機質含量低的土壤,沙質土壤上的農作物易產生藥害。

三、防止產生藥害的方法

防止藥害應本著預防為主,防患於未然的原則。因此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預防在先。

1、充分了解藥劑性質。要考慮應用藥劑品種是否對路,嚴格控制使用劑量和濃度,選擇正確的使用時期和方法,仔細閱讀所用藥劑使用注意事項,不能任意提高用藥量和改變使用方法。

2、充分了解藥劑質量。如可溼性粉劑和膠懸劑的懸浮率下降,乳油穩定險差,有分層,大最沉澱或析出許多結晶,都會產生藥害,應避免使用。

3、提高藥劑配製技術及施藥技術水平,減少藥害的發生。

4、注意被保護作物種類及不同生育期特點,掌握對藥劑敏感的作物種類及不同生育期的耐藥能力,選擇適宜品種和劑量,避免藥害發生。

5、注意施藥時的環境條件,夏季高溫(30度以上)強烈陽光照射,相對溼度低於50%,風速超過3級(大於5米/秒),大雨或露水很大時不能施藥,否則易產生藥害。

6、農藥混用時,注意所混配品種的特性。

7、對當地未曾用過的農藥在施用前必須進行小面積的藥害試驗,找出適用量、適用時期和使用方法後才能使用。

8、抓好施藥後的避害措施,在施用完一種農藥後,應徹底清洗噴霧器。妥善處理噴霧餘液,不可隨地亂倒,以免產生藥害。

農藥經營者必學的農技知識

四、及時做好藥害的補救

減輕藥害的補救措施一般有以下幾種:

1、施肥補救。一般對產生葉部藥害,植株黃化等症狀的藥害,增施肥料可減輕藥害程度。

2、排灌補救。對一些除草劑引起的藥害,適當排灌也可減輕藥害程度,如農利來引起的藥害可通過排灌減輕。

3、激素補救。對於抑制或干擾植物赤黴素的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如2.4D-丁酯、二甲四氯、乙稀利等藥劑,可噴施赤黴素緩解藥害程度。

一旦農作物發生藥害,也不要過分悲觀、失望,要在作物發生藥害後,根據藥劑種類和受害程度採取綜合性補救措施。藥害發生嚴重時,應在考慮二次藥害的前提下,及時補苗或改種,爭取把藥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農藥作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農業生產資料,在保障糧食安全、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有效供應和促進農民增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了充分發揮農藥控害保產的積極作用,避免或降低農藥的負面影響,必須科學安全使用農藥。下面,就讓我們一道分享一下農藥科學安全使用的相關知識與技術吧。

1、什麼是農藥?

2、農藥的類型及毒性。

農藥一般可分為化學農藥、微生物源農藥和植物源農藥。但農藥品種繁多,作用、功能和用途各異,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分類。

農藥是有毒物質,農藥的毒性是能否危害環境與人畜安全的主要指標。急性毒性是衡量農藥強弱的常用指標。我國農藥毒性的分級標準為五級: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

3、高毒農藥禁用和限制使用有嚴格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194號、第199號、第322號、第1157號和1586號公告中,明確規定了在我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的農藥和不得在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使用及限制使用的農藥品種。

目前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農藥有33種:六六六,滴滴涕,毒殺芬,二溴氯丙烷,殺蟲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劑,狄氏劑,汞製劑,砷、鉛類,敵枯雙,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強,氟乙酸鈉,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線磷,地蟲硫磷,甲基硫環磷,磷化鈣,磷化鎂,磷化鋅,硫線磷,蠅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

在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農藥(17種):禁止甲拌磷、甲基異柳磷、內吸磷、克百威、涕滅威、滅線磷、硫環磷、氯唑磷在蔬菜、果樹、茶葉和中草藥材上使用。禁止氧樂果在甘藍和柑橘樹上使用;禁止三氯殺蟎醇和氰戊菊酯在茶樹上使用;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禁止水胺硫磷在柑橘樹上使用;禁止滅多威在柑橘樹、蘋果樹、茶樹和十字花科蔬菜上使用;禁止硫丹在蘋果樹和茶樹上使用;禁止溴止甲烷在草莓和黃瓜上使用;除衛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種子包衣劑外,禁止氟蟲腈在其他方面使用。

按照《農藥管理條例》規定,任何農藥產品都不得超出農藥等級批准的使用範圍使用。

4、合理選藥要“五看”。

一看對象。市場上農藥品種繁多,農藥質量參差不齊,防治對象也有很大差異。要根據防治對象選擇農藥,做到對症用藥,避免盲目用藥。儘可能選擇對天敵殺傷作用小的農藥品種。如:咬食葉片的害蟲可選用胃毒作用強的藥劑,像菜青蟲就可選用敵敵畏等具有胃毒作用的藥劑;吮吸植物汁液的害蟲宜選用內吸性藥劑,像蚜蟲、飛蝨、葉蟬可選用吡蟲啉等內吸性藥劑。

二看藥種。購買農藥要根據需要防治的病蟲害種類、主治什麼和兼治什麼來確定農藥品種。優先選用安全、高效、經濟的低毒低殘留對口農藥,特別是生物農藥,逐漸淘汰高毒、高殘留的廣譜性農藥,堅決不用國家明令禁止農藥。

三看包裝。購買和使用農藥,要認真識別農藥的標籤和說明,凡是合格的商品農藥,在標籤和說明書都標明農藥品名、有效成分、註冊商標、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並有三證號 農藥登記證號、生產批准證號和產品標準號,而且附有產品說明書和合格證。

凡是“三證”不全和沒有“三證”號的農藥不要購買。此外還有仔細檢查農藥的外包裝,凡是標籤和說明書識別不清或無正規標籤的農藥不要購買。除衛生農藥外,農藥標籤下方都有一條與底邊平行的、不褪色的特徵顏色標誌帶,以表示不同類別的農藥。除草劑為綠色;殺蟲劑、殺蟎劑和殺軟體動物劑為紅色;殺菌劑和殺線蟲劑為黑色;植物生長調節劑為深黃色;殺鼠劑為藍色。

四看外觀。如果粉劑、可溼性粉劑、可溶性粉劑有結塊現象;水劑有渾濁現象;乳油不透明;顆粒劑中粉末過多等,以上農藥屬失效農藥或劣質農藥不要購買。此外,選購農藥要注意農藥的一藥多名或一名多藥,不要買錯,特別是殺蟲劑。如大功臣、四季紅、一遍淨、撲蝨蚜和吡蟲啉可溼性粉劑,屬一藥多名;而同叫稻蟲淨的農藥,有的為殺蟲單與BT的復配劑,有的為菊酯類農藥與有機磷農藥的復配劑,有的為幾種有機磷的混劑等,藥名雖同,其有效成分截然不同。

五看劑型。農藥的常見劑型種類有乳油、可溼性粉劑、懸浮劑、水乳劑、微乳劑、顆粒劑、水分散劑和煙劑等,應優先選用水乳劑、微乳劑、水溶性粒劑等環保劑型產品。

5、安全配藥把“兩關”。

一是用準藥量關。根據植保部門要求或按農藥標籤上推薦的用藥量使用,準確稱取藥量和兌水量,不隨意混配農藥,或任意加大用藥量。

二是採用“二次法”稀釋關。先用少量水將農藥稀釋成“母液”,再將“母液”稀釋至所需要的濃度;拌土、沙等撒施的農藥.應先用少量稀釋載體(細土、細沙、固體肥料等),將農藥製劑均勻稀釋成“母粉”,然後再稀釋至所需要的用量。

6、科學用藥抓“六點”。

(1)適期用藥。施藥要避開敏感作物和作物的敏感期,以防止產生藥害。要根據病、蟲、草害的發生特點和藥劑的不同特性,選擇最佳時期施藥。既不能單純強調“治早、治小”,也不能錯過有利時期。特別是除草劑,既要看草情又要看苗情,如芽前除草劑絕不能芽後用。殺菌劑一般在發病初期施用,殺蟲劑一般在卵孵盛期或低齡幼蟲期施用。如防治水稻穗頸瘟以破口期為用藥適期,早破口早用藥,遲破口遲用藥,齊穗期再用1次藥。殺鼠劑毒餌的投放宜掌握在鼠類斷食階段和大量繁殖前最好,因而春季滅鼠效果最佳。針對生物農藥藥效較慢的特性,可以適當提前施用。

(3)合理用藥。在保證防治效果的情況,不要盲目提高藥量、濃度和施藥次數。有些農民朋友在使用農藥時,習慣增加用藥量和使用次數,認為這樣才保險、才放心。一味加大用藥量極易使病菌和害蟲產生抗藥性,嚴重時還會發生藥害,造成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應在有效濃度範圍內,儘量使用低濃度藥品進行防治,防治次數要根據藥劑的殘效期和病蟲害的發生程度來定,防止定期普遍施藥,防止配藥時不稱不量,隨手倒藥的不合理做法。

(4)適法施藥。在田間施藥時,要細緻周到,講究質量。根據病蟲在作物上危害的部位,把農藥用在要害處。不同的農藥劑型,應採用不同的施藥方法。一般說來乳油、可溼性粉劑、水劑等以噴霧為主;顆粒劑以撒施或深層施藥為主;粉劑以撒毒土為主;內吸性強的藥劑,可採用噴霧、潑澆、撒毒土法等;觸殺性藥劑以噴霧為主。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也應採取不同的施藥方法,以達到最高防效為目的。

根據病害的發生部位、害蟲的活動規律以及不同的農藥劑型,選擇不同的施藥方法和施藥時間,為害上部葉片的病蟲,以噴霧為主,鑽蛀性或為害作物基部的害蟲,以撒毒土法或潑澆為主。凡夜出為害的害蟲,以傍晚施藥效果較好。

此外,還應當注意噴藥質量,如噴施土壤封閉除草劑時,必須均勻噴施足夠的藥液以形成封閉膜,否則藥液只呈點狀分佈,達不到封閉除草的效果。在噴施殺蟲劑、殺菌劑時也必須做到施藥均勻,使藥液均勻分佈在葉面、葉背或莖基部,否則,就地形成新的蟲源和菌源,導致危害再次發生。

(5)合理輪換和混用農藥。實踐證明,同一地方長期連續使用單一的農藥品種,容易使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特別是一些菊酯類殺蟲劑和內吸性殺菌劑,連續使用數年,防治效果大幅降低。而如果輪換使用性能相似而不同品種的農藥,就會提高農藥的防治效果。農藥的合理混用不但可以提高防效,而且還可擴大防治對象,延緩病蟲產生抗藥性。但不能盲目混用。否則,不僅造成浪費,還會降低藥效,甚至引起人畜中毒等不良後果。

混用時,必須注意:一是遇鹼性物質分解、失效的農藥,不能與鹼性農藥、肥料或鹼性物質混用。一旦混用就會使這類農藥很快分解失效。二是混合後會產生化學反應,以致引起植物藥害的農藥和肥料,不能相互混用。三是混合後出現乳劑破壞現象的農藥劑型或肥料,不能相互混用。四是混合後產生絮結或大量沉澱的農藥劑型,不能相互混用。

此外,植物油助劑和有機硅助劑具有展透性、粘附性,適當選用可有效提高藥效、減少化學農藥用量。

農藥經營者必學的農技知識

(6)選對藥械。綜合考慮防治對象、防治場所、作物種類和生長情況、農藥劑型、防治方法、防治規模選擇合適的施藥器械。我國農藥噴霧器械種類很多,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經質檢部門檢測合格的藥械。注意產品的使用維護,避免跑、冒、滴、漏,並定期更換磨損的噴頭。比較常見的噴頭有兩種,一種是扇形噴頭,噴霧面呈扇狀平面,霧滴較大,飄移較少,適合於噴灑除草劑;另一種是空心圓錐形噴頭,這種噴頭霧滴較細,容易飄移,霧滴可以從更多方向接觸葉子,適合於葉面噴施殺蟲劑,不適合噴灑除草劑。如用此種噴頭噴灑除草劑,極易產生飄移藥害。施藥器械不能混用,一般情況下,噴施殺蟲劑、殺菌劑的噴霧器在三次清洗後可再次噴施其它殺蟲劑、殺菌劑,但噴施除草劑的噴霧器要專用,不能用於噴施其它種類的農藥。


7、安全防護“六注意”。

(1)合理選擇施藥人員。施藥人員應身體健康,經過植保專業化防治培訓,具備一定的植保知識。年老體弱人員、兒童及孕期、哺乳期婦女均不能施藥。

(2)科學使用施藥器械。施藥前要檢查施藥器械是否完好,施藥時噴霧器中的藥液不要裝得太滿,以免藥液溢漏,汙染皮膚和防護衣物;施藥場所應備有足夠的水、清洗劑、急救藥箱、修理工具等。

(3)施藥人員裝備要齊全。施藥人員要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如手套、口罩、防護服等,防止農藥進入眼睛、接觸皮膚或吸入體內。

(4)注意施藥安全。下雨、大風、高溫天氣或下雨前、有露水時不要施藥,高溫季節下午4時後溫度下降時施藥;要始終處於上風位置施藥,不要逆風施藥;施藥期間不得進食、飲水、吸菸;遇噴頭堵塞,不要用嘴去吹,應用牙籤、草杆或水來疏通。施藥後及時更換衣服,清洗身體。

(6)正確清洗藥械。施藥器械每次用後要洗淨。不要在河流、小溪、井邊沖洗,以免汙染水源。農藥廢棄包裝物應嚴禁作為它用,也不能亂丟,要集中存放,妥善處理。藥械使用後,要反覆多次使用清潔劑清洗,並用清潔劑和清水反覆清洗藥管。

8、遵守安全間隔期。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在農藥安全使用中要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規定。農藥安全間隔期是指最後一次施藥到作物採收時所需要間隔的天數,即收穫前禁止使用農藥的日期天數。在實際生產中,最後一次噴藥到作物(產品)收穫的時間應比標籤上規定的安全間隔期稍長。為保證農產品殘留不超標,在安全間隔期內不能採收。不同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同,使用時應按農藥標籤規定執行。

9、殘餘農藥及廢棄農藥包裝物的安全處理。噴藥前,根據待施藥作物的面積,準確配好藥液,儘量避免噴霧器中有剩餘藥液。如果噴霧器的藥液尚未用完,應進行妥善處理。一是噴在另一塊適用的作物上;二是將剩餘藥液加水10倍,稀釋後倒在噴過藥的地裡,但必須是這塊地在施藥前沒有過量地施用過該藥,以避免農作物中農藥殘留超標和土壤中農藥殘留超標危害作物。三是嚴禁將廢液倒入溝渠、堰塘及水庫中。

田間施藥時,應及時將剛用完的農藥空包裝清洗3次。清洗步驟為:用加水的小盆、水瓢等容器裡盛上足夠的清水,將農藥空包裝在水中反覆搖盪、清洗,清洗後的水倒入噴霧器中使用,避免浪費。如此反覆3次。直接裝藥的中小包裝鋁箔袋或容量1升及1升以下的塑料瓶或玻璃瓶,藥用完後應清洗3次,在田間使用的各種規格的農藥空袋和空瓶,經過3次清洗後,應妥善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塑料袋中帶回處理。盛農藥的容器應儘可能完全清洗乾淨。農藥廢棄包裝物不應作為他用,也不能隨意丟棄、掩埋或焚燒,應交到指定的地方,如村建的垃圾池、廢棄物回收池、農藥空包裝回收箱和農藥店的空包裝回收桶等。

10、安全貯存“五不忘”。

(1)能不貯存就不貯存。農藥隨用隨配,儘量減少貯存量和貯存時間。

(2)安全存放。農藥要貯存在安全、合適的場所,不能與食品、糧食、飼料靠近或混放。更不能和種子一起存放。

(3)妥善或標記保存。貯存的農藥包裝上應有完整、牢固、清晰的標籤,便於下次科學、安全使用。如果有損毀,則要做好標記,貼上標籤,以防誤用。

(4)避光、密封保存。要避免因曝曬導致農藥分解變質、失效,而且要注意密封,避免因揮發而降低藥效。

(5)分類貯存。按化學成分,農藥可分為酸性、鹼性、中性3大類。這3類農藥要分別存放,距離不要太近,防止農藥變質;也不能和鹼性物質、碳銨、硝酸銨等同時存放在一起。

農藥經營者必學的農技知識

中國農業新聞網粉絲突破50萬。

一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

農藥經營者必學的農技知識

中國農業新聞網介紹: 中國農業新聞網是全國唯一一傢俱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 中國農業新聞網十分重視網站保護,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中國農業新聞網.com、中國農業新聞網.cn、農業新聞網.中國、農業新聞網.com、農業新聞網.cn、農業新聞.中國、農業新聞.com、農業新聞.cn等都屬於我們公司。對中國農業新聞網進行了很好地保護,使那些假冒中國農業新聞網的網站無地自容。

誰有思想,誰有發展思路,誰能讓企業騰飛,誰就會擁有未來。我們在農業互聯網行業辛勤耕耘近二十年,我們擁有含金量十足的國家發明專利,國家科技創新立項,以及未來農業互聯網的發展思路。中國農業新聞網的成立(包括對所有域名的保護)足以證明我們的前瞻,中國農業新聞網不靠收取費用運營到今天就足以證明我們的實力。2018是農業互聯網騰飛的一年,農業文化產業網絡媒體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上市,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正在行動~!

目前國家處於和諧共贏,共同發展的大時代。誰都知道依靠強權,單打獨鬥不可能擁有未來。希望有意合作、共謀發展的有識之士,拿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具體方案,共同把中國農業新聞網辦好,為我國農業發展出力,為我國農業互聯網發展出力。

農藥經營者必學的農技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