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2030人口规模达350万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二五六”目标思路,近日,我市制定出台系列文件,加快推进济宁中心城区重点建设任务,全力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区,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济宁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2030人口规模达350万

根据《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我市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为中心城市定位,按照“东拓、西跨、南联、北延”的空间拓展战略和“一城五区”发展格局,支持任城区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智慧城市示范区,兖州区建设新型工业基地、枢纽型物流中心,济宁高新区建设国际化科技新城、圣地智谷,太白湖新区建设行政商务中心、生态新城,济宁经开区建设西部产业新城,推进老城区、新城区和各功能区联动、协调、互动发展。到2021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265万人,建成区面积290平方公里;到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50万人,建成区面积385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公园城市。

济宁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2030人口规模达350万

济宁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2030人口规模达350万

为深化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二五六”目标思路,根据省政府批复的《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针对我市城市建设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一核引领、两环支撑、三带协同、四城驱动”的中心城区重点建设任务,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全面升级。“一核引领”是指把太白湖新区作为城市引领发展的主中心,以政务服务、高端商务功能为主线,以居住生活、休闲度假为支撑,建设市级行政、教育、文化、商务功能核心区。“两环支撑”是指以中心城区生态环和交通环建设为支撑,全面带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和道路交通系统完善。“三带协同”是指依托运河文化经济带、洸府河生态休闲带、泗河绿色发展带,联动城市各功能板块,缝合织补城区空间,推进沿岸地区的生态治理、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带动新、老城区协同发展。“四城驱动”是指建设蓼河新城、运河新城、西部新城与颜店新城四大新城,强化产业聚集,通过人才、设施、生态、服务等要素支撑,推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促进产、城、人的融合发展。

济宁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2030人口规模达350万

下步我市中心城区将以实施“一二三四”重点建设任务为引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突出规划设计、创新工作方式、强化要素保障,集聚土地、环境容量、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优先投向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健全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推动项目落地,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区,进一步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