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濤、車澈、姚譯添頻繁現身正片,“加戲串場”吸粉背後有隱憂

文丨沐漁

那個在綜藝節目中,折磨了無數大咖與觀眾的《歌手》總導演洪濤;那個讓所有選手嘉賓感到緊張的《中國有嘻哈》《熱血街舞團》總導演“大黑臉”車澈;那個與嘉賓相愛相殺的《奔跑吧》年輕導演姚譯添;那個被黃磊“扔鞋抗議”的《嚮往的生活》節目導演組……

洪濤、車澈、姚譯添頻繁現身正片,“加戲串場”吸粉背後有隱憂

綜藝導演及幕後團隊頻繁出現在節目正片中,導演抓住一切機會為自己“加戲”,與此同時,導演與導演之間相互“串場”也成常態,導演在鏡頭前的角色不斷向藝人嘉賓靠攏,一種介於導演與藝人之間的人設在綜藝裡悄然誕生。

洪濤、車澈、姚譯添頻繁現身正片,“加戲串場”吸粉背後有隱憂

導演頻繁出現在正片裡,幕後團隊加戲為何受歡迎?

“演而優則導”這個曾經在影視圈中不變的金科玉律,也揭示了文娛生態鏈中,導演地位始終處於金字塔頂端,而相比影視界導演的“功名顯赫”,綜藝導演們的存在感一直相對較低。

但隨著近年頭部綜藝的聲量不斷提升,綜藝幕後的製作團隊也不再甘於默默無聞,紛紛現身熒屏互動,“導而優則演”逐漸成為綜藝圈的新趨勢。

縱觀目前國內綜藝中有關導演的部分,筆者將導演在節目中出現的情況與產生的作用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擔任主持角色,完成串場任務

在戶外真人秀節目中,除了固定MC以及隊長、大家長等特殊成員外,往往是沒有主持人的功能性角色的,這時就需要一個角色來更好把控和介紹節目的遊戲規則。

《爸爸去哪兒》《奔跑吧》《極限挑戰》《高能少年團》等戶外真人秀中不乏導演組的身影,導演無論是現身宣讀遊戲規則,還是以畫外音的形式介入節目拍攝,無疑正在取代傳統主持人的串場作用。

洪濤、車澈、姚譯添頻繁現身正片,“加戲串場”吸粉背後有隱憂

除了戶外真人秀,“胖虎”車澈在《中國有嘻哈》《熱血街舞團》中宣讀比賽規則,掌控競賽節奏,同樣起到了對節目的整體把控作用。

二、出場固定環節,形成品牌特色

《歌手》總導演洪濤,將每期節目最後揭曉排名的公佈環節,交到自己手上,並將“懸念式”的欲言又止運用到了極致,越是緊張期待越是要“喝一口水中貴族”再說,這讓無數嘉賓與觀眾抓狂不已,引得網友們紛紛感慨“走過最長的路是洪濤的套路”。

洪濤此舉不僅為《歌手》創造了一個收視小高峰,出色的完成品牌植入,而且在整整六季節目中,形成了《歌手》這檔節目的獨特品牌,在觀眾的心智中早已將《歌手》的揭曉時刻與導演洪濤牢牢捆綁在了一起。

洪濤、車澈、姚譯添頻繁現身正片,“加戲串場”吸粉背後有隱憂

三、參與嘉賓互動,活躍節目氣氛

在綜藝的故事性不斷加強的同時,嘉賓要完成任務,過程中就需要有反派人物製造困難,劇情才會更加豐富飽滿,而在這個過程中給嘉賓們不斷“使絆子”的角色往往由導演組來扮演。

《嚮往的生活》中蘑菇屋的嘉賓們為了換取生活費需要製作農產品出售給導演組,而嘉賓們與“剋扣”蘑菇屋生活資源的總導演之間的日常對抗,成了節目中的一大看點。

蘑菇屋嘉賓們的生活日常除了招待客人享受愜意生活,便是與導演組鬥智鬥勇,不慎被蜜蜂蟄到的彭昱暢嚮導演組討要工傷補償,不放過一個充實小金庫的機會。而嘉賓們一同整蠱導演組的情節也是笑料百出,大家“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將導演剃成了大平頭,“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心疼導演三秒鐘”成為觀眾熱議話題。

洪濤、車澈、姚譯添頻繁現身正片,“加戲串場”吸粉背後有隱憂

在實際節目中,以上三種場景的運用往往相伴而生、相互融合。

導演出鏡瘋狂吸粉背後,個人與節目深度捆綁的紅與黑

導演們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自己的作品中,其知名度也隨著節目一起極速攀升,而帶來功與名的同時也隱藏了許多罪與罰。

導演與節目之間無疑可以相互成就,藉助彼此的影響力、號召力,增加曝光、吸引更多關注。《奔跑吧》總導演姚譯添多次出現在鏡頭前公佈主題、講解規則、控制現場,30歲的他被網友們稱為“戲精導演”,嘉賓們調侃他“很會搶鏡頭”,就是這樣一個年輕、工作較勁、顏值也很能打的導演,在微博端圈粉無數,截至日前其粉絲已近40萬,成功躋身“網紅”行列。

洪濤、車澈、姚譯添頻繁現身正片,“加戲串場”吸粉背後有隱憂

“大黑臉”車澈雖然導演經歷十分豐富,但在《中國有嘻哈》之前並未出現在綜藝熒屏上,也並未被觀眾所熟知,卻在《中國有嘻哈》露面之後“一夜成名”,其今年再度操刀《熱血街舞團》,也因此在節目開播前,帶來了不小的熱度。

知名導演賦予新出節目品質背書,優質節目為年輕導演帶來更多曝光,彼此之間互利共贏。然而在個人與節目的IP深度捆綁背後,此舉潛藏的危機也同樣值得深思。

洪濤、車澈、姚譯添頻繁現身正片,“加戲串場”吸粉背後有隱憂

個人與節目之間的高度關聯一旦出現裂縫,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非常沉重的。《歌手2018》播出期間導演洪濤傳出離職傳聞,事件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首,一時之間猜測云云,觀眾早已將洪濤視為《歌手》的一部分,突如其來的“分道揚鑣”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在此之前,眾多綜藝都曾出現導演離職的現象,如《爸爸去哪兒》第一、二、四季總導演為謝滌葵,第三季為單丹霞,第五季為彭琛,對比之下,導演沒有與節目形成深度IP捆綁的節目,更換導演對節目造成的輿論傷害相對更小些。

導演相互串場藝人化,借勢營銷或將常態化

筆者還注意到,如今節目導演不再滿足於僅僅出現在自己的節目中,他們之間還流行起互相“串場”,開始出現在別的節目中。

洪濤、車澈、姚譯添頻繁現身正片,“加戲串場”吸粉背後有隱憂

雖然影視導演為了宣傳新劇新電影參加綜藝宣傳早已是業內共識,但最近綜藝導演之間相互串場也已初現苗頭。據悉,《極限挑戰》總導演嚴敏將攜黃渤一起參加《嚮往的生活》,兩位導演兩檔節目淵源頗深的同時,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令人好奇不已。

導演們紛紛出鏡參與錄製綜藝節目,如同藝人一般客串在各家節目之中,借勢營銷的同時,也為傳統綜藝節目製作帶來了更多可能。未來,介於導演與藝人之間的新型綜藝角色,在節目中或將擁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