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球评:桑巴足球的伪命题

世界杯球评:桑巴足球的伪命题

喜欢翻旧账的球迷,可能都记得上届世界杯半决赛的那出悲剧,集万千宠爱的桑巴军团,在家门口被德国人耻辱性吊打。那个突破所有人想象力的比分,像一排排用问号组成的绞索,等待着所有罪人。

那场比赛之后,巴西足球名宿里维利诺发话说:“我觉得为了巴西足球的未来,我们需要一场彻底的悲剧,让领导者睁开双眼认清现实。如果我们历史性地连世界杯决赛圈都进不去,那么这样的悲剧才会让巴西足球发生质变。”

听上去,像是巴西足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比媒体指责巴西队平民色彩浓重,仿佛更有革命前夜的味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很多球迷对巴西足球的偏见。的确,贝利、加林查、济科、苏格拉底、罗马里奥、里瓦尔多、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等等,这些带着巨星光环的人,用艺术和天赋为巴西足球涂鸦,使得它血液里流淌着天生骄傲。

天生骄傲,影响的不只是外在的观感,更影响审美情趣。巴西足球生于街头,同时是底层化运动,加上巴西人乐观和崇尚自由的本性,让桑巴足球和球迷,始终无法接受丑陋。巴西足球的使命,不仅仅是征服对手,更重要的是赏心悦目和取悦球迷。

因此,再造巨星是巴西足球近几年所面临的问题,内马尔的出现,迎合了大多数人。他出身平民,踢法华丽,符合了绝大多数巴西球迷的愿望,也与巴西足球呼唤巨星的狂躁氛围不谋而合。

在法甲赛场,内马尔就曾经因炫技踢法而被对手批评。抛开自身战术素养不论,他的每次炫技,仿佛都是在寻找归属,和为桑巴足球做认证,但在讲究团队和高效的面前,这是对他人赤裸裸的挑衅,至少欧洲人难以接受这样的踢法。

文化批评家王小峰在纪念迈克尔·杰克逊时写道:“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至今还停留在皮毛阶段,我们在接受过程中本能地把精华过滤掉了,接受的可能是最庸俗的那部分。”这句话也可以移植到足球场,球迷对桑巴足球的理解和期望,可能也只是停留皮毛阶段。很多时候,一个内马尔的崛起,并不等于桑巴足球崛起。

在小组赛的第一场比赛里,巴西人与瑞士扳手腕,最终落得平局收场,巴西球迷又一次矫情地数落桑巴足球,这种落入俗套的指责,更像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毕竟在这场比赛里,巴西队前场打出了难得的赏心悦目。但是,期待身披中超属性的奥古斯托和保利尼奥,去为巴西足球撰写史记,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支巴西队除了内马尔,其平民色彩依旧足以令人不屑。但在面对瑞士时,它的踢法更像真正意义上的巴西足球,哪怕结果是乏味的平局,但也配得上掌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