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的“兩個名義”

“新兵”的“两个名义”

汪紅寶(左)計算貧困戶季度收入

六月份,盛夏,火辣辣的太陽灼烤著大地。

一大早,汪紅寶捋了捋手頭上的工作,排出一天工作計劃,抽出空檔時間,準備到分包的5戶貧困戶家中詳細瞭解下第二季度的收入情況。

汪紅寶,今年29歲,冷水鎮扶貧辦公室副主任,承擔扶貧信息管理、政策宣傳、問題整改、檔案管理等一線任務。

剛參加工作時,汪紅寶深知自己是“新兵”,特別是扶貧工作,既要熟知政策知識,又要經常與基層群眾打交道,一切要從基本功學起。

“新兵”的“两个名义”

入戶宣傳脫貧攻堅政策

為了儘快掌握脫貧攻堅大政方針,汪紅寶有段時間吃飯拿著手機學,睡前抱著書本背,就連走路也不忘把剛學的知識默唸一遍。就這樣日復一日,汪紅寶親切地被同事稱呼為扶貧政策“問不倒”,鎮裡組織的多次脫貧攻堅培訓,他都是講解員,同事在脫貧攻堅政策方面有疑問,他都能給出滿意的解答。

鄉鎮扶貧工作對於年輕人來說是一場難得的洗禮。

2017年檔卡整改階段,扶貧工作任務重,時間緊,“5+2”“白+黑”成了常態化工作模式,汪紅寶主動要求放棄休息時間,經常熬夜加班。

說起熬夜加班,汪紅寶卻常憨笑著說:“年輕人嘛,身體好,熬夜怕啥”。以“衝鋒兵”的名義去拼命工作使他的工作成績也值得肯定,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數據質量四年度“零差錯”,檔案管理井然有序,日常信息報送效率高,2017年全鎮考核成績明顯提高……

“新兵”的“两个名义”

走訪貧困戶

在與基層群眾打交道的過程中,汪紅寶始終秉持“放低姿態,換位思考”的個人原則,迅速與基層群眾打成一片。對於貧困戶的幫扶工作,汪紅寶則有著另外一把“刷子”,以“親戚”的名義去幫扶。他每次到所分包的貧困戶家中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又來探親來了”。

幫扶一年多,汪紅寶和貧困戶結下了深厚的“親戚情誼”。

東增河村的張春房,丈夫去世,兒子適婚年齡尚未婚配,家裡沒有經濟來源。每次入戶對接,張春芳都以淚洗面,完全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汪紅寶在每個月“對接幫扶日”之餘,抽出閒暇時間增加走訪次數,耐心傾聽訴求,用“嘮家常”拉近和張春芳的距離;聯繫鄭州富士康、孟津農家樂給她的孩子解決就業問題;考慮到張春芳身體不好,鼓勵她在家種植豬苓申報到戶增收;因東增河村19組交通不便,為張春芳申請易地搬遷項目,分到了一套75平方米的房子……通過大半年的努力,2016年底,張春房家順利脫貧。

西增河村的董彥庭,低保貧困戶,家庭生活拮据。汪紅寶為董彥庭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造血”計劃。

2016年夏,汪紅寶在網上買了兩本關於種植、養殖實用技術書籍送到董彥庭家中,並且鼓勵董彥庭參與村級組織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效果立竿見影,董彥庭當即發展黑豬養殖和苦參種植項目,並且打捆申請到戶增收。

2017年初,出欄4頭,到戶增收補貼到賬以後,又添置4頭豬仔,由於董彥庭養殖技術過硬,豬仔早早被一搶而空,生豬漲勢好而且肉質優良,春節前早早被預定。

汪紅寶總說:“為百姓,我還可以做得更多!”現在,汪紅寶比以前更忙了,脫貧攻堅的好多事情他還放不下……(王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