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启养老保险“不见面认证”新模式

内蒙古开启养老保险“不见面认证”新模式

内蒙古开启养老保险“不见面认证”新模式

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了有效解决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内蒙古在全面实现自治区数据集中和一体化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了人脸和声纹等人体生物特征认证信息系统建设。养老保险认证开启了“不见面认证”的新模式,为全区481万退休人员带来便利。

内蒙古开启养老保险“不见面认证”新模式

据了解,人脸识别系统采用动态识别技术,有效防止认证过程中采用照片、视频流等方式的作弊行为,大大遏制养老金冒领现象的发生,有效保障社保基金安全运行。人脸图像信息初次采集成功后,对于上了年纪、行动不便或在外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只需登录“内蒙古12333”手机APP或认证网站,通过摄像头动态核对脸部特征,几秒钟即可完成身份认证,真正实现了“不见面认证”。

内蒙古开启养老保险“不见面认证”新模式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建成指纹、人脸等人体生物特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正在开展声纹身份认证系统建设,努力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认证服务平台,实现认证多渠道、多样化、便捷化。退休人员可结合实际,自愿选择认证方式。

内蒙古开启养老保险“不见面认证”新模式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