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王菊是誰

最初想寫王菊的時候,身邊的人幾乎不清楚王菊是誰,覺得這個人沒有什麼熱度可言,結果僅僅隔了一天,王菊的信息就如井噴一樣,很多人像瘋了一樣的刷屏。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總結下來,大致可分為三類刷屏,投票類,王菊及其粉絲分析類、以及投票文案欣賞類。

大部分自媒體,充斥著千篇一律的文章,看多了只讓人覺得疲勞,毫無生趣。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王菊是如何翻盤的?

王菊是《創造101》的一位選手,踢館失敗的旁聽生,皮膚略黑,身材微微胖,和節目裡白花花的小姐姐們完全不一樣,她本身自身條件並沒有非常優秀,只能說還好,甚至有人說與主流審美相差甚遠,在前五期,她幾乎都是墊底。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真正讓王菊開始翻盤的,是第六期關於她的一段“演講”:

有人說我這樣子的不適合做女團,可是做女團的標準是什麼,在我這裡標準和包袱,都已經被我吃掉了,而你們手裡握著的,是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利。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此外,贊助商包地鐵、牙膏代言、小紅書投票、微視封面女神等一系列活動,也都成為了刷屏焦點。不得不說,王菊成功逆風翻盤,向菊而生。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為什麼可以翻盤?

在我的小範圍抽調中,我發現大部分直男的審美都不在王菊身上,而是在小姐姐吳宣儀身上,所以當王菊進入大眾視野,很多人覺得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又一次審醜,從鳳姐到英皇姐再到sunshine girl,這些人之所以能紅的原因——夠土。

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能讓王菊成功翻盤,原因還是在於她的那句話:“你們手裡握著的,是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利”。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在我看來,很多人Pick她,

第一,是覺得發投票可以讓她從60名以後,前進到36名,這種參與感讓人有一種滿足感,而不是所謂的虛假宣傳。

第二,從王菊的粉絲來看,參與投票的基本上都是LGBT群體,而王菊的發言,恰恰讓他們產生了共鳴。

當出現一位與別人不一樣的人,他們感到興奮,他們把自己想要挑戰傳統的希望寄託在王菊身上,這個世界終於因為我們的投票,而有同樣不存在的人出現了。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關於後續

隨著王菊這個詞的搜索量不斷狂飆,對王菊這個詞產生反感詞“菊外人”,也應運而生。

隨著這個詞的產生,大量的表情包,文案,瘋狂湧出,擠走本身投票本身這件事,成為熱點,一時間陶淵明、存菊堂、沈眉莊,一個個應援詞語迎面撲來。

在峰值時,隨便一條帶上#王菊#話題的一條微博,都能輕鬆過萬。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王菊的粉絲到現在只有26萬,與瘋狂流量形成瘋狂的反比關係,這次的爆炸並沒有給王菊本人帶來實際意義上的粉絲增長,相反,她還沒有101其他較火成員的粉絲多。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本來是因為挑戰大眾審美的事,最後變成了一場鬧劇。大部分人只是覺得表情包好玩以及投票帶來的快感,這場本來因為逆風翻盤的勵志故事,到底變成了一場消費,全民娛樂。

當然,我也不是在反對娛樂,只是驚訝,這場本身因為多元而美好的事,變得越來越戲劇化跟形式化,這才是最致命的地方。

大家覺得,參與並且支持王菊投票,群發金句,狂發表情包就能讓菊姐沖沖衝,現實真的因為這些就能改變嗎?當大家急於讓多元得到支持,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我不禁產生以下疑問:

未來的網紅會為了做自己,而出現五花八門的人嗎?

廣告代言人真的會出現與主流審美不一樣的人嗎?

以後的節目裡,出現同樣多元的女孩也可以有她這麼幸運嗎?

她能成為新一代的gay icon嗎?

答案已經很明顯了,並不是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我想,大部分女生會依然希望自己是白皮膚、尖下巴、雙眼皮、大長腿,大部分女孩並不會成為A妹、麻辣雞這樣的人,人們依舊只是希望獲得別人的贊同與誇讚。

說到底,王菊只是在當代人們極度審美疲勞下,出現的一次鬧劇。想要挑戰主流,網上喊的越大聲,現實中越不敢發聲,他們只是把網絡當做自己的避風港,用來暫時逃避現實的殘酷。

與其大喊口號:“pick她,就是pick你自己”,倒不如直接pick自己來的更直接。

最後,我想說,指望別人做自己,乾脆直接做自己。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文丨李喵娘 圖丨來源網絡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喵娘說

消費她,不如成為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