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執法公正 紀律嚴明

——公安隊伍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大力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生動實踐

光明日報: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執法公正 紀律嚴明

圖片由公安部提供

光明日報: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執法公正 紀律嚴明

警用摩托車方陣。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光明日報: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執法公正 紀律嚴明

公安部門全面改進辦證服務,方便群眾辦理身份證、戶口、護照等證件業務。圖片由公安部提供

光明日報: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執法公正 紀律嚴明

光明日報: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執法公正 紀律嚴明

光明日報: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執法公正 紀律嚴明

光明日報: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執法公正 紀律嚴明

光明日報:對黨忠誠 服務人民 執法公正 紀律嚴明

社會有正氣,民族才會生生不息,國家才會興旺發達。

2017年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向全國公安機關和公安隊伍提出“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

一年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與獲得感穩步提升,在細微之處、在不經意間,人民公安的奮鬥成果已經融入人民群眾的生活。一年來,人民公安不忘責任擔當,忠實履行職責,把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使命扛在肩頭、放在心上,全力以赴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生動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引下,一場以人為本的改革實踐在全國轟轟烈烈鋪展開來。

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中國的公共安全事業成績斐然,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更有西方學者將社會大局穩定與經濟高速發展並稱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的兩大奇蹟。

2017年我國每10萬人中發生命案0.81起,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51.8%,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下降43.8%;

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度從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17年的95.55%,對政法隊伍滿意度從2012年的69.43%上升到2017年的80.24%。

2017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初步實現了查處違法犯罪嫌疑人數量明顯上升、破案數明顯上升、發案數明顯下降、人民群眾財產損失明顯下降“兩升兩降”的目標。

2017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8萬起;共立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萬餘起,同比下降36.9%,北京、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等地此類案件降幅高達50%以上。

針對傳銷犯罪,公安部加大力量投入,採取強力措施,集中打擊以“虛擬貨幣”等為包裝的網絡傳銷和傳統的聚集型傳銷,堅決遏制傳銷犯罪的蔓延勢頭。

2017年以來,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偵破了一批大案要案,有力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有效肅清網絡環境,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

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公安機關當年累計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491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463名,打掉涉案公司164個。

積極履行國際責任

2017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國際刑警組織第八十六屆全體大會開幕式上宣佈,中國將支持國際刑警組織在反恐、打擊網絡犯罪、打擊新型有組織犯罪領域每年開展3次全球聯合行動,為發展中國家培訓5000名執法人員,為100個發展中國家援建升級國際刑警組織通信系統和刑事調查實驗室,成立公安部國際執法學院併為發展中國家培訓2萬名執法人員。

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已與113個國家建立了密切的執法合作關係,搭建了129個雙多邊合作機制和96條聯絡熱線,同60多個國家的內政警察部門簽署各類合作文件近400份。

持續優化出入境服務

持續優化邊檢查驗政策措施,優化完善部分地區外國人入境、過境免籤政策。

2017年以來,全國62個旅檢口岸建成的912條自助通道已驗放出入境旅客1.25億人次,佔出入境人員總數的42.8%,人均驗放時間由傳統人工驗放模式的45秒減至不足10秒,在緩解口岸通關壓力、提高通關效率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推動京津冀地區聯動實施、廣東全省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以及海南實施59國人員入境免籤政策。

2018人民公安在行動

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專項行動

整治盜搶騙、黃賭毒,扭轉“重大案輕小案”傾向,解決治安突出問題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嚴管槍支爆炸物品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網絡違法犯罪

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

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寬重點群體落戶限制,探索建立農村“三權”維護和自願有償退出機制

開展對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情況中期評估,確保2020年實現1億人在城鎮落戶

“放管服”回應民意

2017年以來,公安部門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回應民意、群眾認可的實招、硬招,該簡的簡、該放的放,能異地辦的積極推進“異地辦理”,能網上辦的想辦法實現“在線服務”,真正把方便送到了群眾身邊。

截至2017年12月20日,各地已為群眾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1149萬餘張,讓群眾不再為辦理居民身份證來回奔波,並防止丟失證件被冒用。2017年7月1日起,身份證只能在原籍辦理、掛失的規定成為歷史。

2017年,公安部研究規範派出所設立出入境證件受理窗口工作,全國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901個派出所設立了受理點。

積極推廣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申辦出入境證件政策,實施範圍擴展至全國284個城市。

2017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積極推進部門數據歸集整合、互通共享。重慶、吉林、湖南、浙江等多地整合基礎信息480餘億條,深入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為相關部門提供信息批量核查93批次6000多萬人次。

深化執法制度建設

不斷完善執法制度體系:

2017年以來先後修訂《公安機關執法細則(第三版)》等規定及近500項裁量基準,積極探索推行受立案改革,全面推行刑事案件“兩統一”工作機制,全面啟動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全面實行對刑事案件重點執法環節統一審核、統一對接檢察機關機制,形成公安部執法權力和責任清單。

在深化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進程中,全國公安機關強化科技支撐,推動執法規範化基礎建設向精細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以“陽光警務”倒逼執法管理效能提升,強化對各個執法環節的跟蹤監督和執法審核。

細化服務管理措施

機動車號牌管理改革:

推廣應用全國統一選號系統和號牌生產管理系統,實現號牌發放“三個統一”。

駕考改革:

截至2018年1月22日,全國31個省份全部開通了互聯網自主報考約考,已有2.47億人網上約考,實現了考試資源公平分配。全國新增考場1097個,901個縣市開展了小型汽車全科目考試。

“檢車難”問題應對措施:

全國新增汽車檢驗機構1832家、檢測線3450條,分別增長57.7%、61.2%,有效解決了群眾反映突出的檢車難、排隊長問題,非法中介擾民、違規收費等情況也明顯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