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拆字联

七龄童妙对梁知县

莫宣卿,唐代封川(今广东封开)人,他7岁时就获“神童”雅号,17岁就成为两广的第一个状元,是“岭南八大才子”之一。

有个姓梁的知县路过封川时,想见识见识当时只有7岁的这位神童到底有多“神”,就去莫府拜访。听到门人喊“梁大人到”,莫宣卿便出来迎接。行过拜见礼后,梁知县便问:“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莫公子吗?”“是,大人。”莫宣卿恭恭敬敬地回答。梁知县一听心中很不高兴,便吟出一个上联责备他:“廿日小孩岂称大?”这是将“莫”字拆为“廿”、“日”和“大”三字,连缀成句。

莫宣卿一听,顿时明白了梁知县的意思,他想“大名鼎鼎”又不是我自称的,是你说的,你为何又来奚落我?随即对道:“三两木头不成官!”他把知县的姓—“梁”字拆为“三”、“刃”(旧时商业上对“两”字的俗写)和“木”,组成下联,回击梁知县。梁知县一听,顿觉这孩子确实聪明异常,感概地说:“莫宣卿真是大名鼎鼎啊!”

妙趣横生拆字联

东坡兄妹巧联僧人

宋朝苏东坡有一次游杭州,与友人佛印和尚品茶,谈诗论佛。陪侍在侧的苏小妹起了雅兴,建议三人联语助趣。联语要求:既切合本人实际,又要三方为联,两两相对,成为三副对联。三人一致同意拈阄定先后。

佛印首先出句:“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

苏东坡继之曰:“土也是地,土皮倾斜称坡。”

苏小妹续对道:“女卑名婢,女又被迫作奴。”

三副拆字联形成扇面联,真是奇美。

妙趣横生拆字联

伯温对联激皇上

刘伯温随朱元璋攻打姑苏城(苏州)时,朱元璋出一上联要刘伯温对: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天下口”为“吞”字,“天上口”为“吴”字,随后又组成“志在吞吴”(姑苏古属吴国)。刘伯温稍一思索,对曰: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人中王”是“全”字,“人边王”是“任”字,归纳为后一句“意图全任”。文字上是妙对,意思上更进一步。朱元璋说要把江南(吴)拿下来,刘伯温则说,何啻江南,整个中国全都由你一统天下。

妙趣横生拆字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