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与她的《〈读书〉十年》

多数人一说到读书,差不多都是忙,没有时间,是啊,当今整个社会浮躁,哪里还有人愿意静下心来读书。

扬之水的《〈读书〉十年 》 是本极平淡的日记,左不过是买书、读书、吃饭、上班。但就是这样的平淡文字,却让我放不下,并且读来感动不已。

扬之水与她的《〈读书〉十年》

扬之水与她的《〈读书〉十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被毛主席戏称为“靠乔木,有饭吃”的,曾经连续25年担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先生曾经主动给《读书》投过稿,并在《读书》杂志饱受争议的时候公开支持《读书》。

扬之水与她的《〈读书〉十年》

作家王蒙(当时应该是文化部长)曾说:“可以不读书,但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贴切地表明了这本杂志在当时的知识界受欢迎的程度。

扬之水在《读书》十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切为了《读书》、买书。诚如她自己所说,工作就是为了赚取买书的钱,与读书无关的事情则能推就推。以自己的初中文凭,不仅与同事们编好了《读书》,更以自己的博闻强记,日积月累,特别是刻苦钻研,于1996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专事古代名物研究,成了钱钟书,沈从文的同行。著有《脂麻通鉴》《终朝采绿》《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古诗文名物新证》(两卷);《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棔柿楼集》(4卷)《中国古代金银首饰》(3卷)等等数十种学术专著,被称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家”。试想从古到今有几个女子能被别人称作“先生”的,现在的知识界,扬之水就是“先生”。

扬之水的书我也经常留意过,我曾经好几次在书店浏览过她的 《曾有西风半点香》《香识》和《棔柿楼读书记》等等,可是就是看不懂,只是从感觉上知道是学术著作,所以迄今为止,我只有她的《〈读书〉十年》,是从孔网上买的。

文:沂蒙山人1

扬之水与她的《〈读书〉十年》

扬之水与她的《〈读书〉十年》

扬之水与她的《〈读书〉十年》

扬之水与她的《〈读书〉十年》

扬之水与她的《〈读书〉十年》

扬之水与她的《〈读书〉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