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對這份報紙有著不解情緣

1948年6月15日,一份特殊的報紙在河北平山裡莊創立了,毛澤東同志親筆為其題寫報名,這就是《人民日報》。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報》隨中央機關遷入北平。同年8月1日,《人民日報》正式確定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並沿用1948年6月15號的期號。《人民日報》是中國第一大報,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報紙之一。在網絡、手機還不普及的年代,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行色匆匆的群眾在報刊亭前駐足,丟下硬幣拿上報紙後繼續行色匆匆,這成為了那個紙媒黃金時代裡的一道美麗風景 。報紙是紙媒時代人們獲取時事新聞的重要工具,《人民日報》更是群眾的必讀刊物之一。無論是戰爭歲月還是和平年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始終關心著這份日報的發展,特別是自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人民日報》作為黨媒發聲的先鋒,更是讓黨和國家投以更多的關注打造的媒體重鎮。

6月15日,適值《人民日報》創刊7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報社全體新聞工作者和離退休同志致以誠摯的問候,更是對《人民日報》寄予厚望,對其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提出了新要求。

憶往昔崢嶸歲月

70年的崢嶸歲月,《人民日報》歷經風雨,始終牢記使命,堅定不移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新中國同成長、共進步,記錄著國家的苦與樂。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人民日報是黨中央機關報。7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民日報堅持政治家辦報和黨性原則,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德,深入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熱情報道人民的偉大實踐,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創造了光榮歷史。”創刊伊始,《人民日報》始終緊跟時代腳步,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德,推動著社會的進步,積極參與了國家從貧困落後走向繁榮富強的奮鬥過程,弘揚主旋律,發出時代強音,成為黨的忠實“喉舌”,在全國人民心中樹立起了最神聖的權威,成功扮演了國家民族發展的宣傳者、推動者和見證者。1948年10月25日,毛澤東題寫的《蔣傅匪妄圖突擊石家莊我軍嚴陣以待決予殲滅》在《人民日報》上刊發,10月28日和11月2日,《人民日報》又先後在頭版位置刊發了兩篇相關報道和評論,敵軍看到文章大驚失色,取消了突襲石家莊的計劃,成就了“三篇雄文退五師”的佳話;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一則題為《飛行在首都的上空》的新聞,展翅飛翔的機群、整齊排列的裝甲車部隊、振臂歡呼的人群隊伍,一派揚國威、顯軍威的場景,真實地記錄了開國大典的盛況,為各界所津津樂道;1978年3月26日,《標準只有一個》的短文在《人民日報》刊發,率先提出“真理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社會實踐”的論斷,發出了思想解放的先聲,為改革開放大幕的開啟奠定了輿論基礎;2018年3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發社論《國家的掌舵者 人民的領路人》,道出了全黨的意志、人民的心聲,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昭示著中國正大踏步向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邁進。《人民日報》作為中國歷史的見證者與助推者,習近平充分肯定了它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為了民族復興

習近平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徵程已經開啟。人民日報要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良傳統,深化改革創新,加強隊伍建設,改進宣傳報道,講好中國故事,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文者,貫道之器也。”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為適應時代的發展,經過70年的改革與創新,《人民日報》衍生出了報紙、雜誌、網站、客戶端等10多種載體,400多個發佈終端,覆蓋用戶總數達7.86億。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人民日報》受眾之廣在當今世界首屈一指。作為黨的“喉舌”,如何在這龐大的受眾群體中發揮《人民日報》在新聞輿論中的引導作用,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黨的十九大的召開,吹響了中國進入新時代、奪取新勝利的衝鋒號角,新時代、新目標、新使命對《人民日報》提出了新要求。充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履行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做到政治更堅定、傳播更廣泛、影響更強大,激勵廣大人民群眾切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這正是習近平對《人民日報》的厚望所在。

只緣以情結不解

習近平在賀信中不僅肯定了《人民日報》的價值,也提出了對《人民日報》的期盼與要求,而這份期盼與要求的提出,不僅在於《人民日報》的重要,還源於習近平與《人民日報》之間的不解之緣。13歲的初中生習近平曾因老師誦讀《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一文而“泣不成聲”;1984年12月7日,時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報》發表了署名文章《中青年幹部要“尊老”》;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親臨人民日報社調研,親切看望報社幹部職工……習近平與《人民日報》的交集自少年而始,不僅看,而且寫,還與報社的幹部職工來了一次親密接觸。對於《人民日報》而言,習近平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習近平曾指出:“人民日報是黨的陣地……全黨全國人民都從人民日報裡尋找精神力量和‘定盤星’。”正是這些交集與故事讓他對《人民日報》的瞭解更為真實、深刻,也讓他為《人民日報》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人民日報》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根本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