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这份报纸有着不解情缘

1948年6月15日,一份特殊的报纸在河北平山里庄创立了,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其题写报名,这就是《人民日报》。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随中央机关迁入北平。同年8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1948年6月15号的期号。《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在网络、手机还不普及的年代,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行色匆匆的群众在报刊亭前驻足,丢下硬币拿上报纸后继续行色匆匆,这成为了那个纸媒黄金时代里的一道美丽风景 。报纸是纸媒时代人们获取时事新闻的重要工具,《人民日报》更是群众的必读刊物之一。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关心着这份日报的发展,特别是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人民日报》作为党媒发声的先锋,更是让党和国家投以更多的关注打造的媒体重镇。

6月15日,适值《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报社全体新闻工作者和离退休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更是对《人民日报》寄予厚望,对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了新要求。

忆往昔峥嵘岁月

70年的峥嵘岁月,《人民日报》历经风雨,始终牢记使命,坚定不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新中国同成长、共进步,记录着国家的苦与乐。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日报坚持政治家办报和党性原则,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热情报道人民的伟大实践,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了光荣历史。”创刊伊始,《人民日报》始终紧跟时代脚步,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积极参与了国家从贫困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奋斗过程,弘扬主旋律,发出时代强音,成为党的忠实“喉舌”,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起了最神圣的权威,成功扮演了国家民族发展的宣传者、推动者和见证者。1948年10月25日,毛泽东题写的《蒋傅匪妄图突击石家庄我军严阵以待决予歼灭》在《人民日报》上刊发,10月28日和11月2日,《人民日报》又先后在头版位置刊发了两篇相关报道和评论,敌军看到文章大惊失色,取消了突袭石家庄的计划,成就了“三篇雄文退五师”的佳话;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则题为《飞行在首都的上空》的新闻,展翅飞翔的机群、整齐排列的装甲车部队、振臂欢呼的人群队伍,一派扬国威、显军威的场景,真实地记录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为各界所津津乐道;1978年3月26日,《标准只有一个》的短文在《人民日报》刊发,率先提出“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的论断,发出了思想解放的先声,为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奠定了舆论基础;2018年3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社论《国家的掌舵者 人民的领路人》,道出了全党的意志、人民的心声,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昭示着中国正大踏步向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迈进。《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与助推者,习近平充分肯定了它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为了民族复兴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已经开启。人民日报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创新,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宣传报道,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者,贯道之器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经过70年的改革与创新,《人民日报》衍生出了报纸、杂志、网站、客户端等10多种载体,400多个发布终端,覆盖用户总数达7.86亿。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受众之广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作为党的“喉舌”,如何在这庞大的受众群体中发挥《人民日报》在新闻舆论中的引导作用,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吹响了中国进入新时代、夺取新胜利的冲锋号角,新时代、新目标、新使命对《人民日报》提出了新要求。充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做到政治更坚定、传播更广泛、影响更强大,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这正是习近平对《人民日报》的厚望所在。

只缘以情结不解

习近平在贺信中不仅肯定了《人民日报》的价值,也提出了对《人民日报》的期盼与要求,而这份期盼与要求的提出,不仅在于《人民日报》的重要,还源于习近平与《人民日报》之间的不解之缘。13岁的初中生习近平曾因老师诵读《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而“泣不成声”;1984年12月7日,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中青年干部要“尊老”》;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亲临人民日报社调研,亲切看望报社干部职工……习近平与《人民日报》的交集自少年而始,不仅看,而且写,还与报社的干部职工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对于《人民日报》而言,习近平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习近平曾指出:“人民日报是党的阵地……全党全国人民都从人民日报里寻找精神力量和‘定盘星’。”正是这些交集与故事让他对《人民日报》的了解更为真实、深刻,也让他为《人民日报》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人民日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