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想吃水果就吃吧,這三個小竅門幫你吃了水果血糖還不高

糖尿病人想吃水果就吃吧,這三個小竅門幫你吃了水果血糖還不高

“得糖尿病好幾年了,我每天都要吃點水果,血糖一直控制的挺好,沒覺得吃水果有什麼不好呀!”

“我可不敢吃水果,水果含糖量那麼高,吃了血糖就升高,得了糖尿病真是太苦了,很多想吃的都不敢吃”

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常常發生在糖尿病患者中,可以肯定地說:剝奪糖尿病人吃的權力的做法肯定是不科學的,說什麼食物糖尿病人肯定不能吃一定是片面的,講糖尿病人吃什麼可以降血糖絕對是不可信的,為什麼呢?

  • 100克草莓含有碳水化合物7.1克,食用後將產生30千卡的熱量
  • 100克米飯含有碳水化合物25.6克,食用後將產生116千卡的熱量

客觀的數字表明:吃了等量的草莓與米飯,從吸收入血的葡萄糖來看,米飯一定比草莓多,也就是說吃了米飯血液中葡萄糖的問題一定比吃了草莓的多,米飯作為主食糖尿病人不會不吃,那麼,作為比米飯含糖還少的草莓為什麼不能吃呢?

但在糖尿病患者中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有些患者吃了水果後,血糖的確升高了不少,這又是為什麼呢?

糖尿病人想吃水果就吃吧,這三個小竅門幫你吃了水果血糖還不高

想攢錢嗎?要想攢到錢,一定是掙的比花的多才能實現,如果掙的錢和花的錢一樣多,叫做收支平衡,相反如果掙的比花的少,就會入不敷出。人體中的血糖不能攢,也不能少,需要的是動態平衡,吃米飯時會配著菜一起吃,吸收糖的速度相對比較慢,而吃水果就是吃水果,其中的糖會被很快吸收入血,血糖當然就會在短時間內升的比較高,但實際上吃了等量的水果,血糖的總量並不比吃米飯多。

舉這樣一個例子是想說明,水果與米飯相比,雖然含糖量並不多,但在升高血糖的速度上要比米飯快,所以糖尿病人要想吃水果,就要想辦法把血糖升高的速度降下來,這就要學會並掌握一些竅門:

糖尿病人想吃水果就吃吧,這三個小竅門幫你吃了水果血糖還不高

  • 首先,要保證自己的血糖控制的較為平穩,否則吃了水果血糖升高速度比較快,會造成血糖波動過大,要知道血糖的波動比單純的高血糖危害還要大,是導致各種併發症發生的主要原因。所謂的控制平穩一般是指: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在10.0mmol/L以下。
  • 其次,要選擇含糖尿量相對較少的水果,比如草莓、獼猴桃、橙子、柚子、李子、蘋果、梨等,實際上這些水果的含糖量並不比等量的米麵多。另外,選擇一些適宜生吃的蔬菜比如黃瓜、西紅柿、白蘿蔔、水蘿蔔等,既與水果有異曲同工之妙,又可省去對影響血糖的顧慮。
  • 第三,要選擇合適的吃法,三個小竅門不妨一試。一是將吃水果的時間安排在兩餐之間,是因為餐後一段時間血糖已經有所消耗出現了下降,吃點水果不會導致血糖升的過高;也可以減少一定的主食量,在餐後吃點水果補充少吃主食而減少的糖分,此時胃腸中已經有食物存在,可以幫助減慢對水果中糖的吸收速度,以降低血糖升高的幅度;再有就是可以將每天所吃的100-200克的水果分成幾次來吃,每次少吃一點,對血糖的影響也很小。

順便提醒一下,現在正值夏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季節,而每100克的西瓜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7.6克,吃2兩西瓜不會比吃2兩饅頭變成的血糖多,所以糖尿病人完全可以吃西瓜,只是要學會吃法,比如少吃1兩主食,餐後吃2兩西瓜。另外,把去了綠衣的西瓜皮切成絲做個涼拌菜,即爽口又下火,不失為一種吃瓜小妙招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