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故事:17歲結婚18歲得子守寡,農村大嬸造就了兩代英雄

聽老人說,王嬸是用兩口袋高粱娶過來的,丈夫比她大五六歲。結婚第二年,正趕上抗日戰爭末期,日本鬼子、反動武裝、地痞流氓互相勾結,負隅頑抗,他們死死把守著冀東南南北要塞的一個大鎮,垂死掙扎。我軍大部分主力南下開闢解放戰爭戰場,縣大隊奉命務必短期內攻下該鎮。縣大隊火速招兵買馬,王叔在村裡第一個報名參軍,轉天就上了攻鎮的戰場。當時正值隆冬,敵軍在城牆上黑白澆水,厚厚的城牆儼然成了冰牆,子彈打不動、小炮轟不破,我軍士兵乾著急沒辦法。半夜時分,縣大隊首長悄悄命人披被攻城,兩三人架著一床用水澆透的棉被,半蹲著前進,後面用小鋼炮掩護,三面圍攻,三面齊動,至第二天天亮,敵軍棄城而逃。王叔不幸犧牲,年僅24歲。

農村故事:17歲結婚18歲得子守寡,農村大嬸造就了兩代英雄

噩耗傳來,王叔的父母當時就背過氣去,妻子也哭成了淚人。隆重的追悼大會後,王嬸提出:我丈夫為國捐軀,死的光榮!他暫時沒有後人,沒有弟兄,打幡抱罐我一人承擔!王叔的父母當時就給兒媳婦跪下了。這年麥收,王嬸生下了一個胖小子,起名叫振國。這一年,王嬸18歲。

農村故事:17歲結婚18歲得子守寡,農村大嬸造就了兩代英雄

新中國成立了,人民當家作主了。王嬸不要生產隊的照顧,一個人挑起養活一家四口的重擔,春夏秋冬堅持到生產隊勞動,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一個家。兒子18歲那年,王嬸又把兒子送到部隊,一直在內蒙古某部服役。待王嬸娶進兒媳婦,養大兩個孫子,把公公婆婆先後打發入土為安時,王嬸的兒子已升為團級幹部,奉調進京了。

農村故事:17歲結婚18歲得子守寡,農村大嬸造就了兩代英雄

王嬸老了,執意把兒媳和兩個孫子送到北京和兒子團圓,一個人堅守自己那五間土坯房,至80多歲壽終內寢,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