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全新1系,軸距更長,價格更低,甚至為了迎合國人的口味,隆臀整成了三廂版。以上這些改動證明,寶馬對1系的家用車定位已經越來越明確,就是要跟奧迪A3這些同級競品死磕,搶佔國內入門級豪華家用車市場。但是運動性能一直是寶馬的傳統,坐奔馳開寶馬,品牌的特色是不能捨棄的。這款前驅車身上究竟保留了多少運動基因呢?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得從三大件的改動談起。


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發動機從N系升級為B系

其實1系這次更新換代的意圖,從發動機的參數變化就可以看出些許端倪:徹底拋棄了N系列,使用全新的B系列渦輪機,分別為B38 1.5T 三缸機和 B48 2.0T 四缸機,兩者脫胎於“雙三百”的N54 3.0T 直列六缸機,壓縮比11:1。為了便於模塊化生產,B系列氣缸是統一規格,缸徑×行程為82×94.6mm,比上一代的84×89.6mm,缸徑窄了2mm,行程長了5mm,這幾毫米的差距,讓功率提升了至少10Kw,但它的作用不限於此。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這種小缸徑的發動機便於縮短車頭,為駕駛艙騰空間,再加上發動機橫置,讓1系的車內空間比之上一代更寬裕,後排“葛優躺”不大可能,但至少沒那麼憋屈了。而長行程則提升了每個衝程對曲軸的動力加速度,讓發動機更快地達到最大扭矩,峰值扭矩轉速從上一代的1350轉降到了1250轉。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這種小缸徑-長行程的設計對家用車很有利,缺陷是容易增加車頭高度,風阻增大,高轉速的振動也不易平衡,最終降低操控性能和駕駛感受。

寶馬採取的措施是,把電子氣門側置以降低發動機高度;捨棄了鋼質缸套,改為0.3毫米的LDS塗層;缸體和曲軸箱也改為一體式鑄造,以此減輕發動機重量。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變速箱從縱置改為橫置

由於發動機採用橫置佈局,新車棄用了採埃孚的縱置8AT,改用愛信的橫置6AT和8AT,後者的質量沒的說,用起來要放心的多。不過在加速的過程中,一腳地板油下去,愛信的變速箱會楞一會兒,就那麼一小會兒,然後瞬間完成8→2的暴力換擋。反應速度在同級來說算快了,但還是沒有之前那套ZF 8AT來得利落。

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底盤簡化了性能構件

懸掛由雙球節彈簧減震支柱前橋+五連桿後獨懸,改為麥弗遜前獨懸+三連桿後獨懸。

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雙球節彈簧減震支柱前橋

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1系M130i 五連桿運動後懸

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麥弗遜前懸

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三連桿後懸

有人總是把雙球節前橋誤會成麥弗遜,其實兩者之間的性能差了一座珠穆朗瑪峰。麥弗遜僅有一個三角擺臂,是簡化到極致的獨懸,而雙球節前橋則將其改為兩根自由活動的擺臂,擁有四個鉸接點,可以虛擬一根主銷軸線,從而縮小主銷偏移距。這樣的好處是,提升了車胎的抓地力,直行更穩,轉向也更精準。

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新款1系前懸是經過改良的麥弗遜,擺臂和球鉸鏈採用一體式設計,鉸鏈出現磨損就必須整體更換。後懸的三連桿與MINI和2系是同款,上一代後驅車的粗壯的下襬臂換成了空心的“筷子”撐杆。對於頂配車重近1.5噸的前驅車,三連桿的後懸主銷偏移距會更大,急速過彎時容易失控。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說了這麼多的不利因素,寶馬開起來究竟怎麼樣?大家注意,前方要入彎了。

其實對於這種馬力不大,底盤簡化的車型,後驅的作用主要是精神層面的,就像玩電動的時候給你配把塑料槍,雖然射不出子彈,但端起槍的感覺就是要比按手柄來得嗨。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對這款三廂轎跑的運動性能,比起前後驅的模式變化,底盤的調校更為重要,於是寶馬請來了法國的工程師團隊。在汽車質量上法國人一直不思進取,但是對於底盤的調校,他們堪稱大師。

經過大師調校的底盤,表現如何呢?

雖然底盤稍顯簡陋,但細節依然高貴,整體是按照寶馬M系性能車的底盤參數進行調校,前輪抓地很穩,不易推頭,後輪之前說過是三連桿,沒有五連桿穩定,寶馬索性一條道走到黑,把後輪調的更容易向外側滑動。平時前後車胎被DSC動態穩定駕駛系統管著,一旦打滑就立刻鎖死,但只要點亮DSC OFF鍵,啟動DCT牽引力控制系統,在安全範圍內,急速過彎時系統會允許車輪進行有限的打滑。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在高速入彎時,前輪緊抓地面,後輪可以甩尾擺正車身,出彎非常輕鬆。

這個版本的底盤最有趣的點是,在連續彎道中,很容易進入四輪漂移的狀態,只需利用前輪的抓地力,找準出彎點,直接轟油門就可以了,這是比後驅版1系還要更快的出彎方式。如果把1系的前後驅版本都開上賽道對拼圈速的話,我站前驅這邊。前驅寶馬還敢說自己運動嗎?

以上,寶馬的運動特性在新一代1系身上得以保留,但回到本系列的最初問題:

花20-30萬買1系值嗎?

對於豪華品牌,很難說值還是不值,因為本身品牌溢價非常高,買他的人常常就是認準了這個牌子。那麼,在考慮30%品牌溢價的前提下,我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

就目前的售價來看,我認為不值。

首先,雖然這款車標榜運動,但對一款“簡筆畫版M2”來說,好比空氣槍配了真子彈,牛是牛,受得了嗎?而且這款車的懸掛很軟,不太適合上賽道,它的用武之地還是在市區超車。

其次,不僅B系1.5T三缸機,就連2.0T四缸機的可靠性,目前我也是質疑的,以之前N系的記錄來看,光是液體滲漏這一項就已經把不少人整的沒脾氣了,德系車在質量上一直有“不拘小節”的脾性,近年來受日韓車系的衝擊,才逐漸重視這些問題。三缸機的怠速抖動上一篇也分析過,這是結構參數決定的,雖然通過一層PUR泡沫有效地阻隔了振動的傳遞,但內部震動並沒有減輕,這終將影響整車品質。

最後,目前1系採用模塊化生產,成本比之前更低,按照官方說法,UKL1平臺將單車生產成本降低了20%,上一代進口1系後驅版的售價已經有最高超過2成的優惠,所以寶馬目前的售價屬於情懷價格,去掉關稅的影響,參照目前同級車型的造價,我認為頂配落地25萬以內,才有考慮購買的必要。寶馬的定價策略,也為之後大幅降價留夠餘量,有意購買的車主,可以再等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