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並軌後工人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相等嗎?

馬銳33

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退休待遇計算雙軌制,一直被大家詬病了20多年。其實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為什麼工人交保險退休金少,機關事業單位不交保險,反而退休金多?

其實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我們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相當於國家僱員,他們的用工主體是國家。而我們的企業工人,在沒有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是由用人單位承擔養老金。因此最早的時候,兩種人員的退休方式是完全一樣的。


不過我們國家,由於經濟體制改革,不少國有集體企業經營困難,為了讓這些企業工作員工能夠老有所養,從1986年10月開始實施勞動合同制,交納養老保險。國家推行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目的就是將工人們的養老金提前預支出來,通過社會化養老的形式,讓工人們老有所養。

2014年9月,我們國家對機關事業單位也實施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目的也是一樣,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養老,不再有原用人單位(國家)承擔。


然後我們的企業退休人員待遇計發辦法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計發辦法,是幾乎一致了,唯一不同的是建立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間不同,導致的過渡性養老金時間計發不同。

根據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影響我們退休待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因此只要我們的交費基數夠多,繳費時間夠長,退休待遇也會比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工資高的。

由於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問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比工人高這種情況還將持續很長時間,不過未來會達成一致,待遇完全一樣的。

不少企業工人,收入比較低,下崗失業後也經常中斷保險繳費,因此退休待遇也會低。所以說,企業工人還是不如機關事業單位穩定的。這也是這些年,我們公務員和事業編招考熱的原因。

不過相對來說,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有完整的的人生職業規劃的,隨著工作時間越長,整個人生處於穩步上升階段。因此,雖然剛入職時待遇並不高,到中老年職務待遇高了,工資也會高很多,到達退休後養老金也會高。

而企業工人的黃金時間僅僅是30歲到40歲的那十來年,如果之後不轉入崗管理崗位或者技術崗位,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

因此,臨近退休時的待遇差距是最明顯的。

大家不屬於一個職業體系,對於我們求穩妥發展的年輕人

通過努力考試加入體制內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企業是更有活力的市場,用工、薪酬方式靈活,更有利於優秀人才的發揮。

因此,如果想闖出自己一番天地的話,還是要通過自己創業,或者在企業打拼比較好一些。


暖心人社

養老保險並軌後,工人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相等嗎?

企業職工最早自1992年開始交納養老保險,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統籌繳納。而機關事業單位指2014年10月1日開始繳納養老保險,有個人和企業統籌。養老保險實行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並軌制度。

但由於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養老保險繳納2014年10月1日開始交納,退休時機關事業單位,老人和中人差別較大,所以機關事業單位中人退休養老金的計算,仍然按照老人的辦法,暫時執行。等中人辦法出來以後,對中人退休養老金實行多退少補。

原則上,2014年10月1日以後開始交納養老保險,新人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企業職工計算公式是相同的。但是由於養老金的計算是與當地上年的平均工資,個人繳費指數,繳費年限和個人養老金賬戶有關係。

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交納與國企央企一樣,養老保險金的繳費基數是按照本人當地上年平均工資為交費基數,比較公平公正合理,收入高的繳費高,收入低的繳費低。目前的和有企業比較多,在私有企業繳費為本人當地上應平均工資60%~300%,這樣企業就為,職工繳納最低60%為基數。個人工資指數和個人養老金賬戶都遠遠低於機關事業單位,甚至國企與央企,所以養老金的交費基數,如果有國家同意的,本人上年度的工資收入,這樣是比較公平的。


二妮子

養老保險制度並軌後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相同嗎?

從2014年10月份開始企事業養老保險制度並軌,現在正處於過渡期,所以仍然使用的不同退休金計發辦法;到2024年才會使用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辦法;


以上是兩種不同的計發辦法,所以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完全不同;

即使退休金計發辦法相同,影響我們個人養老金因素有很多,所以每個人養老金都不一樣,比如繳費基數,繳費年限,所在地區,繳費檔位等等都能影響我們每個月領取的退休金;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企業職工退休計發辦法;

如果我們要想領取更多的退休金,現在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點提高繳費檔位,剛才我用數據計算相同的繳費基數,不同的繳費檔位,最高可以相差近1000元之多,可見繳費檔位對於我們養老金影響非常大;

第二點延長繳費年限,為了領取更多的退休金,各地區也鼓勵年輕人繳納養老保險到退休,通過數據計算,繳費年限相差15年,最養老金可以相差50%左右;

其實不管領取多少退休金,我們的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到2024年10月份採用新的辦法計發退休金也是相同的道理,肯定是繳納的越多,領取的就越多,所以也希望大家要堅持繳納養老保險到法定退休年齡;


舉一反三

關於"養老保險並軌後工人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相等嗎"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定義是相等的。只要繳費基數一樣,繳費標準一樣,養老金待遇就一樣,這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專門把工人列出來是不客觀也不公正的。

題主的本意是在說工廠裡做工的工人,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的工作人員比較,這是很狹隘的。

這裡的最大區別是,工廠的工人可以經過批准享受低於本人工資的60%繳納養老保險費(與靈活就業人員選擇城鎮職工上年月社會平均工資最低檔60%,並可高於300%)一樣,且不少工廠為工人只選擇最低的60%,不會選擇最高的300%。

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沒有選擇的餘地,只有按本人的月實際工資繳納。

即使都是新人新辦法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於繳費基數不一樣,儘管繳費標準一樣,到了退休時,個人帳戶的儲存額就不一樣。

雖然退休計算標準一樣,統籌基金一樣,上年社會平均工資一樣,但個人帳戶儲存額不一樣,就必然導致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不一樣。

如果工人按靈活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按300%繳納養老保險費的,養老金會高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如果工人是按本人工資100%繳納,本人工資也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一樣,退休金也一樣;

如果是工人按本人工資的60%繳費(靈活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按60%最低檔繳費),退休金也會自然低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退休養老金。

這是客觀規律,符合養老保險的長繳多得,多繳多得原則。

而養老保險並軌後,唯一的區別就是養老保險的繳費工資不一樣,和繳費時間長短不一樣。

工廠的工人由工廠根據企業生產經營選擇繳費工資,並可低於60%繳費。

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能按本人工資的100%繳費,這就是區別。

管見了。


世好3

養老保險並軌,也就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並軌。養老保險並軌後,企事業單位職工實行同樣的養老保險制度,都需要滿足15年的繳費年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到相關部門辦理退休手續後,按月領取養老金。

養老保險並軌,有利於縮小不同群體的收入差距,提高參保人員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按理說符合的廣大居民的基本訴求。但如果我們仔細對比,會發現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養老金調整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這裡就有疑問:養老保險並軌後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是相等的嗎?

養老金並軌後,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領取的養老金額度是否相等?

養老金是否相等,包含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額度。我們都知道,政府、集體養老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要想提高自己退休後的養老待遇,參保人需要提高自己的繳費額度和繳費年限。養老金主要的影響因素有退休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單位性質、退休年齡、繳費年限、個人工資水平。

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性質不同,導致用人單位在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時出現了較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繳費基數。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般為60%至300%,企業一般不超過70%,機關事業單位一般不低於250%。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相同,退休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養老金也會比企業職工多拿一部分。

因此,養老金並軌後,二者領取的養老金額度是不一樣的。

養老金並軌後,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養老金調整方式是否相等?

養老金調整方案公佈後,各地區會依據當地實際情況,採用“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相結合的方式,上調上年度辦理退休的企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養老金。從去年各省公佈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中,我們發現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養老金調整方式是不一樣的。

四川掛鉤調整辦法:

(1)企業退休人員:與本人養老金水平和繳費年限兩部分掛鉤,一是以本人2016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1.8%;二是與繳費年限掛鉤,15年及以下的年限每滿1年增加1元,超過15年的年限每滿1年增加2.5元。

(2)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2014年10月1日及以後退休的,按照企業退休人員掛鉤調整辦法調整;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員,以本人2016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3.3 %

天津掛鉤調整辦法:

(1)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企業退休人員(含15年),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2.5元(不滿1年按1年計算);企業退職人員和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企業退休人員,每月增加37.5元。

(2)企業退休、退職人員,按照本人2016年末月基本養老金水平的1%增加養老金。

(3)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退職人員,按照同類人員的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3%增加養老金.

重慶掛鉤調整辦法:

(1)企業退休人員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

(2)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同類人員2016年12月平均養老水平為基數,每人每月增加3%。

從這三個省份的調整方案中我們可以看到,掛鉤調整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調整方式是不一樣的。雖然金額差距不是很大,但是繳費年限越短,差距就越明顯,這也許是相關部門為了鼓勵職工提高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方式之一。

總結:企事業職工養老保險並軌後,所實行的養老保險制度相同,都需要滿足一定的繳費年限,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後才能領取養老金。但是並軌後,養老金調整方式和領到的養老金並不是一樣的,差距依然存在。

很多人都說養老金並軌是“假並軌”,並沒有消除差距,但實際上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確實在不斷上漲,對此你又如何看待呢?

瞭解更多民生、公考資訊,關注重慶中公!

重慶中公教育

《一》、事業單位退休金是這樣計算的:

一、工作年限滿35年以上的,退休金按90%計發。

二、工作年限滿30年以上的,退休金按85%計發。

三、工作年限滿25年以上的,退休金按80%計發。

四、工作年限10年以上不滿20年的,退休金按70%計發。


《二》、企業單位職工退休養老金是這樣計算的。
企業的養老金來自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醫療費來自醫療保險。所以職工退休養老金有時不能按時發放,要等各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統籌收繳後,
才能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我們這裡發職工退休養老金原則上是10號,但有時也會延遲,但延遲時間都不超過3天。只能說基本上按時發放。

附:城鎮職工年齡標準


閒雲野鶴84816546

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雙軌制實行了好多年。機關、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原先個人不繳納保險金,退休後養老金由國家按本人在職工資的一定百分百發放。而企業編制人員不僅按月個人繳納保險金,而且退休工資僅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三分之一左右。為此,雙軌制工資不合理,設計缺陷顯露無疑,受到企業退休人員質疑和不滿。這一問題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多年前就提出將對養老金雙軌制進行改革,實行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改革。目前並軌工作已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個人將繳納保險金,同企業人員繳納方式一樣,保險金由個人和單位按規定比例繳納。 養老金並軌後,同以前相比基本不會降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待遇。企業人員退休金以後會根據經濟發展速度仍然會每年調整增加。逐步減縮小企業人員退休金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的差距,但差距仍然會存在。即便養老金並軌了,企業人員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也不可能一樣,但差距會逐漸減少。


會飛的suv

你好,養老保險並軌後工人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相等嗎?回答是基本相等。相等的是退休後都要統一進入社保拿養老金,上班時間都要繳納養老保險費和建立個人帳戶。 首先拿繳費基數來說,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工人的繳費方式、繳費比例、以及最低的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大抵相同。就說繳費方式吧,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工人的基本養老保險費都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單位繳費比例為單位工資總額的28%。都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全都由個人繳費形成。 其次,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工人達到退休年齡後,計算養老金待遇的標準相同。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平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繳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比如60歲退休時計發月數為139,這些兩者養老辦法都相同。 再次,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工人都分別建立了職業年金,兩者的補充養老金待遇也相同。綜上所述,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工人在養老保險並軌後,所享受的養老金應該是相等的。


葉公來幫忙

樓主你好,養老保險並軌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甚至我感覺十年內不會養老保險並軌的。

所以就談不上什麼,工人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相等的問題。

本身,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以後,拿到的工資基本上是,在職期間70%到90的工資。而企業職工退休以後,拿到的工資基本上,是在職期間的40%到60的工資。

這就有很大的差距!在加上機關事業單位,他屬於公務類的單位。它會隨著我國GDP的增長,包括CPI的增長,每年的工資都在增長。而這個國有企業或者私營企業的職工,工資並沒有根據GDP或者CPI的工資逐年增長。

那麼這樣一來的話,所以說他們退休以後的養老金有很大的差距,也就自然而然就這樣形成了。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社保達人工作在電力

想都別想。工人若能與機關事業人員養老金相等那除了少數國企或少數私企別無可能。這是因為:首先交費檔次不同,企業工人的社保要視企業的經營狀況,工資水平來確定,可以是300%也可以是60%,而機關事業單位的社保是納入財政預算的都是按照最高水平交納。其次企業的社保或存在偷工撿料如企業狀況好就交五險一金,不好則只交社保等,而事業單位不存在此類現象。當然有的企業(比如壟斷經營企業)及少數金螎企業因為效益好或在五險一金之外還有企業年金,這些企業工人退休後退休金或許此事業單位的還高,但這畢僅少數,因而象我們這樣的大國別指望大家都一樣那是不可能的,還是面對現實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