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以後遇到難事為什麼不找鄔先生幫忙?

耶塔塔


說實話,雍正是對不住鄔思道的。當初若是沒有鄔先生,雍正奪嫡幾乎不可能成功。

但奪嫡成功後,雍正先是動了殺心,繼位當夜就匆忙趕回雍王府,幸虧鄔思道早有準備,一番功成身退的談話,讓雍正才暫時放下了殺心。

但鄔先生知道,他若完全身退,退到江湖之上,退出了雍正的視線,雍正肯定是不放心的——他掌握了雍正奪嫡的所有內幕,如果投靠了雍正的敵人,那麼對雍正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鄔先生選擇了半隱。他先是在雍正的心腹李衛身邊,後來又到了雍正的心腹田文鏡身邊。他就是要讓雍正知道,他鄔思道跑不出雍正的手心。

至於雍正登基後是否找過鄔先生幫忙,這個其實很難說。即使找他幫忙,也不會光明正大地去找。

有趣的是,雖然劇中並沒有雍正找鄔先生的情節,但鄔先生卻幫過雍正兩個大忙。

第一個,就是幫助田文鏡清查山西巡撫諾敏。

諾敏為了邀功,假裝用半年時間填滿了庫銀虧空,其實全是臨時從商家借來的銀子。田文鏡奉旨清查,卻一籌莫展。這時候,還在李衛身邊的鄔思道突然現身,給田文鏡謀劃了一番,然後田文鏡就把諾敏查清楚了。

鄔思道和田文鏡見面,是李衛介紹的。至於李衛是否奉了雍正的旨意,就耐人尋味了。

第二個,幫助年羹堯找到叛軍主力,平定西北。

西北戰事,是雍正登基後遇到的最棘手的一個問題。西北大軍,每日消耗大量的糧餉,國庫已經難以應付。而年羹堯卻遲遲找不到叛軍的主力,無法迅速結束這場戰爭。雍正因此焦頭爛額。

這時候,神奇的鄔先生再次出場。他以替田文鏡押送糧草的名義,來到了年羹堯的大營,然後在瞭解基本情況後,迅速為年羹堯指出了叛軍主力的藏身之所。

年羹堯一擊而中,大勝凱旋。

這兩件事,都是鄔思道幫了雍正的大忙。至於是不是雍正主動找的他,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趣談秘史


鄔思道自己想激流勇退,同時,雍正也有“兔死狗烹”的想法。


雍正登基以後,第一次會潛邸,就有要殺鄔思道的意思。雍正雖然嘴上對鄔思道說是“來看看你”,即使我當了皇帝,但是“你還是你,我還是我”。但是,雍正冷漠的表情出賣了他。

雍正邀請他出來做官,也只是試探鄔思道。雍正對鄔思道下不去手,所以,先起一個話題,讓鄔思道自己說出想法。雍正自己明白,鄔思道屬於搞“陰謀”的,治理國家還是需要張廷玉這樣能拿出來檯面的人。


雍正心裡的小九九早被鄔思道料到了,於是以退為進,以求自保。鄔思道提出自己有“三不可用”:1,自己腿有殘疾,在朝為官的話有損國體;2,自己是前朝罪人,新皇登基重用前朝罪人,容易招致非議;3,自己會的都是陰謀權術,不適合參與朝政。

雍正希望自己身邊的大臣都是能拿上臺面的人,而自己真不捨得殺了鄔思道。所以,才會讓鄔思道去找李衛和田文鏡。

以上,都是電視劇《雍正王朝》劇情。真實的鄔思道是田文鏡的師爺,紹興師爺的祖師爺。他跟雍正沒有見過面,但是,由於幫田文鏡寫奏摺,而被雍正知道。

雍正甚至在田文鏡的請安摺子上誅批“朕安,鄔先生安否?”


勇戰王聊歷史


作為四爺,胤禛需要鄔先生,為他出謀獻策,窺測天心。

作為皇上,雍正不需要鄔先生,他的帝王心術不願讓任何人知曉。

雍正即位後返回潛邸,向鄔思道表示正在考慮他的名份時,鄔思道說他有三不可用,一是殘疾之人,二是先朝欽犯,雍正說道:“只是可惜了你啊!鄔思道馬上接過話頭:“這正是三不可用,臣雖然小有才氣,卻是陰謀為體。皇上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用的自當是光明正大之臣。”也就是說,鄔思道的謀略多是“陰謀”,而皇帝治國需要“陽謀”。這既是實際情形,也是鄔思道選擇激流勇退,退隱江湖的一種託詞。

即使政務大事上有困難,做為皇帝的雍正也不能向鄔先生討教,因為他是皇帝,皇帝是聖明燭照,深謀遠慮的天子,又怎麼能向一名沒有功名職務的師爺討教軍國大政呢?

更何況雍正在大權獨攬以後,內有上書房大臣張廷玉,馬齊,外加十三爺允祥構成的智囊團已經足以應付軍政要務。雍正原本就是個有主見,肯納諫的皇帝,在這樣的情況下,以陰謀為體的鄔先生已經不是雍正所需要的謀士了,自然不會找他幫忙。

但鄔先生沒有直接幫助雍正,卻間接地幫了好幾個大忙,田文鏡查抄山西藩庫一案是鄔先生指點迷津才得以告破。年羹堯在西北找不到羅布藏丹曾的叛軍主力,又是鄔先生出謀獻策,才取得西北大捷的勝利。這位鄔先生在劇中神出鬼沒,算無遺策,真乃神人也!


喜歡本文的朋友請動動手指在下方點個贊,歡迎轉發和留言!


歷史茶坊





很簡單,鄔先生說過皇帝行的是正大光明的事,而他從事的多是算計人的陰謀詭計;再有就是雍正成為皇帝后,已經有了生殺大全,軍事上有十三爺和年羹堯,政治管理上有張庭玉,馬齊等,再說雍正皇帝也不是簡單人,至於八爺黨們只也能常表示反對,或是私下牢騷,鬧騰最大的時候也就是想恢復八王議政,瓜分皇帝的權力或是把雍正趕下臺等,結果被十三爺和張庭玉聯手破壞掉了。

再有面對自己以前的部下,雍正成為皇帝后也不可能再隨便請教部下問題了,顯的自己無能,要知道雍正皇帝是一位很要面子的皇帝,再有雍正皇帝也很有計謀,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面對整理刑部冤獄時,雍正沒有聽從鄔先生的意見放棄不要管,但雍正沒有聽從先是搶著要整理刑部,而後想辦法把自己弄的得了傷害,生了重病沒有插手刑部的事,這說明雍正心裡早有辦法,只不過是再想看看別人的意見,來看看自己的判斷是否對。




所以,在成為皇帝后基本沒有人能威脅但雍正,除非很多種勢力聯合在一起或許有可能威脅到雍正,但是雍正皇帝也不是簡單人,身邊又有十三爺等人,他已經不需要鄔先生了。


看歷史說古今


那麼雍正登基以後遇到難事為什麼不找鄔先生幫忙?主要來分析雍正和鄔思道登基環境發生的變化來看待,且看下文一一分析:

鄔思道:急流勇退

雍正登基當晚,大局已定,便匆匆回到府邸,看望鄔先生,順便試探他試探他,鄔先生極其聰明,對雍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向雍正闡明自己的想法,封官加爵,既非他願,也不妥當。

主要有三點:

第一,自己是個殘疾人,從古至今,沒有殘疾人擔任朝廷命宮的,這樣有損大清國的威嚴。

第二,自己當年是被先帝抓捕的犯人,如今如果封官的話,跟先帝的做法自相矛盾,說不過去。甚為不妥。

第三,自己確實有些小的聰明才智,但身在府邸多年,已經用的差不多了,就像熬藥一樣,就剩藥渣了,不堪大用了(這完全是藉口,擱誰誰都不信)。且雍正登基為帝,行的是正大光明之道,自然應該用張廷玉等光明正大的臣子。自己的計謀是見不得光的。

加上鄔思道向雍正表了忠心,且說了半隱,雍正想找也能找得到,加上極具煽情的語言,最終鄔思道成功從四爺手中飛了出來。

鄔思道:暗中相助

雖說雍正登基以後遇到難事沒有直接找過鄔思道,但是鄔思道還是許多地方對雍正治國理政、穩定政局,假借別人之手給予很大的幫助。我們來舉幾個栗子:

第一、山西巡撫諾敏的造假案,要不是鄔思道給田文鏡從中提點,田文鏡焉能查出來?最後諾敏被身首異處。

第二、彈劾大臣隆科多,隆科多恃寵而驕,狂妄自大。也是鄔思道看出雍正想要宰了這個老小子,但一直苦於沒有藉口。於是乎,鄔思道又上一折,借田文鏡之手,實現了對隆科多的驚人彈劾,接著隆科多很快就被查辦。

第三、相助年羹堯找到叛軍下落,使得年羹堯迅速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使得雍正在朝野中頂的壓力瞬間釋放。

假想一下,年羹堯一直找不到叛軍,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喂,得消耗多少糧草。國庫已經空了。很有可能造成時局動盪。故而,這一點而言,鄔思道是對雍正繼位以來幫助最大的一次。

鄔思道認定雍正是為天下蒼生為計的好皇帝,所以自己這個責任來解決他遇到棘手問題。有人說,雍正登基為帝以後,不需要鄔思道了。


但事實證明,還是得需要他的聰明才智,只不過是假借別人之手罷了。畢竟自己什麼無官無職,直接接見於理不合。


再看雍正

身登大寶,大權在握

雍正登基以後,便成為合法的、名正言順的皇帝,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表面上確實是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權力,生殺予奪全都在他手中。比之前當王爺那會兒強太多。雍正遇到難事不再問鄔先生要計謀的原因也有三點:

第一、作為皇帝,他的身邊還是有幾位得力的助手,比如怡賢親王十三爺胤祥,他的作用貫穿了雍正從多嫡到繼位再到政權穩定的各個時期。

尤其是在剛繼位的時候,怡親王十三爺胤祥更是極大的分擔了雍正治國的壓力,在軍事、民生、財政、政務各個方面頗具才能,很有建樹。雍正對他的十三爺胤祥極其滿意。

加上還有大學士張廷玉、馬齊、田文鏡,李衛、年羹堯(後被誅)等人,應對日常的朝政問題還是問題不大的。

第二、作為封建專制的皇帝,他們更希望自己決定這個帝國的一切。雖然大臣們會提建議,但我可以聽也可以不聽,更多的是有自己的想法。

讓一個皇帝委身去找鄔思道,求個辦法,不是帝王的作風,於禮數不合。運用手中的權力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第三、風險性降低,九子奪嫡那會兒鬥爭激烈,稍有不慎,便滿盤皆輸,風險很大。

所以雍正只有完全聽從鄔先生的計謀,才有可能繼承皇位。注意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而做了皇帝以後,可以有更多的容錯率。風險性降低,做錯事的代價大為降低。



第四、就雍正個人而言,他的性格沉默寡言、謹小慎微。也是很有心眼和要強的人。

中年執政,牢記其父康熙的臨終囑託。通過自己的努力,刷新吏治、改革弊政,將大清朝從危機之中挽救出來

所以面對朝政的難題,他還是希望自己做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雍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奮的皇帝,沒有之一,這足以說明問題。發自內心的那種渴望,渴望這個帝國能通過自己變好。


第五、也就是這個電視劇和小說的主線了,二月河同志和胡玫導演想要為觀眾呈現的是雍正皇帝勵精圖治,興利除弊,勤政為民的這樣的正面形象。

所以必然要讓鄔思道離開,不然,所有的功勞豈不是都成鄔思道的了。

雍正就成了沒有思想,沒有能力,沒有主見的三無傀儡皇帝了嘛。與他們的目的相悖。故而,是導演和編劇的功勞。


以上五點就是雍正為什麼遇到難題就不去找鄔思道的原因。


覺得小編叨叨的不錯的可以加關注喲,關於這個問題,你們有什麼看法?大家一起探討


小王看歷史啊


鄔先生是《雍正王朝》中一個虛構的人物,在《雍正王朝》的設定中,鄔先生在雍正帝登基之後和其也是有交集的,但是總的來說他逐漸淡出了。也就是說,鄔先生拒絕了雍正帝打算給予的高官厚祿(這也不妨理解為一個試探),自己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半隱的狀態——所謂的半隱就是雍正帝能夠知道鄔先生的行蹤,鄔先生也能通過李衛、年羹堯、田文鏡和雍正帝間接進行交流。

在真實的歷史中,鄔先生的原型是田文鏡的幕僚鄔思道。在不那麼正史的描述中,河南巡撫田文鏡彈劾隆科多出於鄔思道的安排,而雍正帝都知道了鄔思道的存在——有次田文鏡上一道請安的摺子,雍正批道:“朕安,鄔先生安否?”如果按照未有確鑿證據的猜測,鄔思道是雍正帝設法輾轉安排到田文鏡身邊當師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二月河塑造鄔先生這個人物可能也是根據這一猜測即鄔思道和潛邸時期的雍親王胤禛就有交集而得到的素材。

鄔先生的另外一個原型是文覺和尚。文覺是蘇州人,曾經在宮中侍奉雍正帝,秘密參予政務,有一個猜測就是雍正帝即位後處理的許多重要軍國大事,文覺都發表了意見建議,而且很多意見建議正中雍正帝下懷,因而深得雍正帝之賞識,成為其倚重的左右手,另據說雍正帝大量的硃批,出於文覺代筆。文覺和尚沒有官爵品級,但是權傾朝野,炙手可熱,雍正十二年(1733),雍正帝命文覺往江南朝山順道衣錦還鄉,所到之處,各級地方官都對他禮敬有加,“儀衛尊嚴等王公”。

文學影視作品中的鄔先生沒有像文覺這麼張狂恣肆,所以結局還好,而文覺在乾隆帝繼位後被勒令還鄉,而且規定京城和姑蘇千里之遙只能步行,可見乾隆帝對父親的這個助手深惡痛絕。


談古論金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話說鄔先生幫助雍正登基當了皇上,按照雍正的想法可能要加害鄔先生,因虧鄔先生找有準備,提出半隱才逃過一劫,可以看出雍正當時已經有了除掉鄔先生的心,也就有了以後再不會用鄔先生的心,所以雖沒殺鄔先生但以後也不會再找鄔先生幫忙了,簡單再說幾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貴為正大光明的天子

雍正已經成為大清的皇帝,今後要行正大光明的事,而鄔先生是詭才,善於攻心行詭計之事,與皇帝所以之事相反,所以不能用!

第二個理由:雍正生性多疑

雍正本身疑心很重,而鄔先生更是,這兩人相當於一對師徒,你防我我也防你,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鄔先生善於瞭解帝王心術,他對雍正太瞭解了,所以雍正不敢用鄔先生,更不敢找鄔先生幫忙,不然自己所做所想那讓就被鄔先生知道,這就像是聰明人不喜歡看到別人比自己更聰明!



第三個理由:雍正本身就很利害

雍正敢用鄔先生就說明他本身水平就很高,等當了皇帝對於八爺黨或十四爺就更家輕鬆了,何況還有十三爺,和上書房的張庭玉等人,看看後來八也當為了搬倒雍正聯絡多少勢力:關外四個鐵帽子王爺,三阿哥弘時,隆科多中堂,及大多數大臣,結果被張庭玉一頓說和十三爺的兵拍滅了!



可見雍正當了皇帝后身邊又有了新的勢力,已經不再需要鄔先生了,所以遇到也不會再現鄔先生了,再說找到鄔先生也未必幫忙!


我自提筆寫春秋


我先來說結論,雍正登基以後遇到難事,沒有再像以前找鄔思道幫助,但是雍正遇到的難事,是交給李衛,田文鏡,年羹堯來做的,雍正沒有找鄔先生,但是這三個人可以找鄔先生幫忙呀,也就是說雍正其實是間接找鄔先生幫忙。

最近又看了一遍《雍正王朝》,然後再把《康熙王朝》看了一遍,個人覺得還是《雍正王朝》比較好看,因為《雍正王朝》的情節更具體,對於人物的刻畫會更加的深刻,而《康熙王朝》主要體現的是大事件,人物的形象也沒有那麼豐滿。

《雍正王朝》我覺得三段戲最為精彩,第一段是暢春園康熙駕崩,雍正繼位。第二段是雍正回到潛邸準備除掉鄔先生,鄔先生提出三不可,半隱理論。第三段,就是八王爺請四個旗主王爺一起要求八旗議政,張廷玉長篇大論駁斥這些人。

其中第二段,只有兩個人物,雍正要除掉鄔先生,沒有直說,而是通過雍正的表情和兩人的談話內容得知的。那麼鄔先生提出了自己三不可用的理論,第一,自己腿上有疾病,不適合到朝堂上。

第二,自己是被先帝也就是康熙定罪的,那麼雍正就不太合適用,用了就說明康熙不聖明瞭。第三,自己江郎才盡,之前使的都是陰謀,也沒有更多的才智為雍正所用了。

接著,鄔先生提出半隱,那半隱與全隱有什麼區別呢?鄔先生說自己一個人,如果全隱,那麼必然餓死。而自己也會想念雍正帝,雍正帝有時候會想念自己,那麼潛在的意思是說,我雖然不在你的眼前,但是不能離你太遠。

所以鄔先生先是到了李衛那裡,後來又到了田文鏡那裡。我覺得雍正之所以對鄔先生下手,一方面鄔先生其實是太厲害了,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另外一方面,那就是鄔先生掌握了太多信息。

最最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太子給任伯安的那封信,雍正是沒打算把這封信拿出來的,而是暫時放著,以後萬不得已的時候再拿出來,而鄔先生知道了高福與八王爺的人有聯繫之後,就讓高福假裝順從,然後把這封信偷了出去,給了八王爺。

也就是說鄔先生是揹著雍正做這個事情的,鄔先生知道雍正有點猶豫,或者有點不忍心做這個事情,所以自己就出手了,雍正知道鄔先生是為了自己,但是同樣的,雍正也擔心萬一鄔先生以後也這樣怎麼辦?

鄔先生通過年羹堯,田文鏡為雍正辦了兩件大事情,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幫年羹堯找出了叛軍的所在地。第二件事情,那就是讓田文鏡彈劾年羹堯。這兩件都至為重要,鄔先生幫年羹堯,幫田文鏡,不就是在幫雍正帝嘛。


歷史簡單說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謀士鄔思道簡直成了神一樣的人物,善於揣摩康熙的心思,讓他的領導很開心,幫助四阿哥胤禛順利登基,成為了雍正皇帝。

而雍正登基之後,鄔思道就借“半隱”的名義離開了,雖然他和雍正之間互相都能夠知道消息,卻再也沒有相見,更別提鄔思道為雍正出謀劃策了。

為什麼雍正登基以後遇到很多難題,再也不去找鄔先生幫忙呢?

小燦哥認為雍正是感覺有愧於鄔先生,不好意思找他幫忙了。

1.一個是雍正娶了年秋月,看過電視的人都知道,年秋月與鄔思道由於長時間在一起,兩個人日久生情,這個雍正都是明明知道的,卻要逼得鄔先生做媒,讓他娶秋月,把自己心愛的女人拱手讓給別人,鄔思道心裡難過啊,雍正覺得對不住鄔先生。

2.二個是鄔先生在潛邸給雍正奪嫡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由於鄔思道使用的是陰謀,而且是雍正的“秘密武器”,不好安置,所以沒有給予任何官職,導致雍正也愧對鄔先生。

從雍正個人角度來看

1.雍正的主要難題莫過於八爺黨的軟對抗,外面西北的叛亂,百姓的生活等問題,這都是關呼國計民生的國家大事,而鄔先生會的只是陰謀詭計,拿不上臺面,不能去請教。

2.在大局勢上面,雍正還是要靠張廷玉、馬齊、十三阿哥他們,雖然他與老八政見不同,但是在大局上,比如西北平叛,老八還是能夠深明大義,以大局為重。

鄔先生主動去幫助雍正解決難題

雖然雍正沒有去找鄔先生幫忙,對於這個老領導,鄔先生還是主動去幫忙,雍正剛登基,地位還不穩固,西北就發生叛亂,他正想利用西北軍事的勝利來樹立威信。

誰知道,年羹堯的二十萬大軍用了一年的時間對敵軍進行合圍,等到形成“關門打狗”之勢的時候,叛軍找不到了,最後還是鄔先生,一句“燈下黑”點透了年羹堯,西北平叛獲得大捷。



小燦哥說歷史


我們先來看一下雍正上臺後都遇到那些問題,看一下在這些問題中是否一定需要請教鄔思道不可?舉三個典型的例子吧!

第一,山西巡撫諾敏貪功心切,竟然欺瞞雍正,說自己在半年時間內還清官府欠國庫十幾年的三百多萬兩銀子,令雍正高不已,並想以他作為一個榜樣讓其他督撫紛紛效仿,而匆忙之間賜諾敏“天下第一巡撫”的扁。但這個謊言很快被路過山西的欽差田文鏡給掀了出來,並最終把真相大白於天下,諾敏也因此掉了腦袋。當然這裡有一個細節就是在田文鏡快要查不下去,得到了鄔思道的點拔而恍然大悟。

第二,以直隸總督李紱為首的清流們,對田文鏡在河南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新政的做法表示強烈不滿,因此,上百名官員串通一氣倒田和反對新政,並要求雍正罷了田文鏡的官和廢除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新政,更有甚者稱之為“弊政”,公然挑戰的旨意。但由於清朝是一個君主高度獨裁的朝代,只要皇帝不為所動,這些文官就是再怎麼反對、示威都無濟於事,最後還以李紱等帶頭鬧事的官員罷官革職而收場了事,田文鏡一點事沒有,新政照常進行。

第三,由於整頓旗務雍正下令讓關外的四位鐵帽子王進京商量具體細節,但廉親王允禩以“八王議政”為誘餌從中挑拔四位旗主王爺,並收買了隆科多,一起在朝堂上對雍正發難,由於這些人利用聖旨上的漏洞讓關外的將軍接管了京畿的兵權,隆科多要控制了大內的兵力,因此,他們在開始一段時間佔了上風,但由於怡親王允祥得到消息,把關外的將軍都抓了起來,並重新奪回了隆科多在大內的兵力,所以怡親王一出現形勢立馬就改變了,最後以雍正的勝利而告終。

通過以上三件事的處理來看,掌握了皇權的雍正並不需要鄔思道的計謀來支撐。正如鄔思道自己所說的那樣,
治理天下需要的是陽謀而不是他所出的陰謀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