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對父母來說是大孝還是不孝?

a820697057


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不一定一樣。有些事情無所謂對錯。那麼出家這件事情對於父母來說是孝還是不孝這個問題,也得看你是站在什麼立場和角度來看待了。

按照中國傳統的儒家的孝道思想來說,出家好像就是不孝了,因為你不能在堂前侍奉父母,也不能夠為家族傳宗接代了。

可是如果從佛教思想理論來說就恰恰相反。出家不僅不是不孝,而且是大孝至孝。佛教有目連尊者救度自己犯下忤逆之罪的生母的故事;還有地藏菩薩救度毀謗佛教的墮入地獄的母親的故事。從這兩個故事就可以看出按照佛教理論思想來說,信佛,學佛,出家可以使自己的父母至親脫離六道輪迴之苦。這往往要比僅僅能夠為父母提供現世的衣食住行更加重要。





仁道居怡康齋


我認為出家對父母來說是不孝,是逃避責任。我早年就信佛教。生活的困苦讓我幾次有出家歸隱的打算,但最終都放棄了。有一次差點去了浙江天目山。是一個居士對我講的說那裡如何如何好。他說天目山上一個大寺院裡香火很旺。全國有好多的個人和但單位來供給和佈施。那裡雲集了好多信男信女在那裡學佛聽禪。他說只要去了那裡就會忘卻塵世中所有的煩惱。每天吃素食和水果。他說還有的男女信徒互相聊的來的結成連理也可以還俗。我當然不會十分相信了。查了百度還真的有那麼一個去處。但現在我是不會去的。我在家一樣可以修佛。我要照顧父母親的晚年。父母老了依靠我,我不忍心扔下他們不問世事。人這一生很短也很可憐。由其晚年體弱多病更是無助,更怕孤獨。我要儘可能地讓父母親的晚年生活過的舒服溫馨。所以出家是對父母是不孝甚至是傷害。


北方有佳人1490407


雖然說“孝"與“不孝"對於不同觀念、不同角度的人來說理解不同,但從平常大多數人的思維定勢和傳統倫理習慣來說,出家對父母來說應該是不孝的。

首先,俗話說得好:“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試想一下,家有父母,連遠遊都要三思,都要統籌安排好有關事宜,更何況是出家呢?

其次,出家就意味著遠離塵世。古人說:“ 養兒防老"、古人還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個做兒子的都出家了,他心中早巳經沒有了父母高堂,更不要說生兒育女、孝敬父母了。這不是大不孝又是什麼?

再次,我們常說“家國天下",一個人為了逃避煩惱、逃避責任,連對家庭、對父母的責任都不想承擔,自然更談不上報國為民了。這難道不是不孝嗎?


葉公來幫忙


孝還是不孝,端看如何定義這個“孝”字的含義。

世俗角度的孝多著於“相”或“跡”,比如對父母朝夕侍俸在鍘、端茶送水、陪聊話家常,著眼點在這“一生”及父母身體的照顧;佛家的“孝”則從整個生命長河、盡未來際的時空考量。

在佛家的生命觀中,肉身不過是五蘊假合之身、幻有、不長久,比肉身更寶貴的是法身慧命,它才是超越時空永恆的東西。出家利於證得法身慧命,故是真正的出世間的大孝,不僅利益自身,也利益其生生世世的父母,乃至歷代宗親。

孝還是不孝,不過是看問題的切入點不同。一個是世間法的角度,一個是出世間法的角度。好比一個茶壺,從頂部看是半球狀,從底部看則是一個平面。


菩提月滿西樓


出家乃大丈夫!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一人出家,九族超生,守一方平安!你說是不是大孝子!(佛教重孝!父母是大佛!出家師父更孝敬父母!並非出家不認父母?)頂禮天下眾師父們!願師父們法體康泰,道業猛進!南無阿彌陀佛!






慈證


如果把出家改成修行,修行未必非出家,我認為對父母來說是大孝,而非不孝。因為你的修行如有成效,達到高境界,達到悟道、證道、合道,能自覺且能覺他,能自度且能度人,你就有很大功德。有句話叫:一人得道,九族生天。一人得道,雞犬生天。你得道、合道後,能善巧方便、應機度化萬靈萬物,一切眾生(家庭所有成員,包括你家養的家禽家畜都是眾生)。這也是對所有眾生(包括父母和家庭所有成員)。的大愛和大孝。


彌勒家人



木辛木辛893


看是在什麼立場上,一個孝順的人。並不是說離開了父母就不孝順啦,在這個社會上,經濟壓力越來越大,而我們作為孩子的應該給父母都得的生活,為此我們會離開父母,獨自去外面打拼,從某方面來說,孝順得看人來。若孝順父母,就算你遠在他鄉,也會時常給父母打通電話,問侯平安。


安寧行走鄉村366


參軍不在家,是孝還不孝,再外工作是孝還不孝,在孝生老病死能替代嗎?明心見性才會真孝,佛法廣大,初學亦偏,要循序漸進,善良亦懂,貪婪難行,出家是最大的孝,認識了道,才能好好的活,但是老人不明,還要隨緣,不能傷老人心


向陽花251856563


至孝之法,萬緣放下方能證萬法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