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逼近“天花板” 國產手機仍佔九成市場份額

5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小幅反彈,結束了連續14個月單月出貨量同比下降態勢。但專家表示,經過10多年高速發展,中國手機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加上創新乏力、產品缺乏新亮點,導致用戶換機意願比較低,手機市場的下降週期至少將持續到年底。預計隨著2019年5G開始商用,中國手機市場屆時將進入新一輪景氣週期——

市场逼近“天花板” 国产手机仍占九成市场份额

5月17日,在加拿大多倫多伊頓購物中心,一名女子從銷售商展示的華為P20系列智能手機旁經過。

鄒 崢攝 (新華社發)

我國預計會從2019年開始啟動5G商用進程。“屆時,網絡技術的代差有望拉動新一輪換機潮。可以預期2019年中國手機市場將進入新一輪景氣週期。”劉若飛說。

市場逼近“天花板”

儘管5月份數據出現小幅反彈,但整體來看,1月份至5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59億部,同比下降19%。從近年數據可以看出,2017年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個拐點,智能手機銷量開始萎縮。國內市場2017年手機出貨量達4.59億部,同比下降4%,這一下降趨勢目前已持續近一年半時間。

“經過10多年高速發展,中國手機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增量空間幾乎很小。在存量市場方面,用戶換機意願比較低。”劉若飛說。

對於用戶換機意願低的原因,劉若飛分析說,一是消費群體紅利消失。以3G、4G換機為標誌性節點,運營商驅動及互聯網品牌的紅利逐漸消失,三四線及以下市場被OPPO、vivo等國產品牌深度激發,中國市場存量換機空間不斷被擠壓。二是用戶換機時間拉長。目前智能手機性能、質量等越來越出色,但同質化嚴重。三是價格因素抑制消費。高端智能手機價格逐年上升,抑制了部分消費者的購機意願。

此外,新款手機上市量減少也不利於刺激用戶換機。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共上市新機型62款,同比下降50.8%;1月份至5月份,上市新機型323款,同比下降31.3%。新機型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銷售量下滑以及整體利潤水平越來越低,導致手機廠商創新動力下降。

“智能手機目前已進入全面成熟期,很難再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了。”劉若飛說,無論是高端手機,還是中低端手機,已經很多年沒有讓人忍不住想要購買的“黑科技”出現了。

因此,5G被寄予厚望。隨著5G即將正式商用,手機廠商在5G手機創新方面將會迎來新的一波高潮。

國產手機佔據主流

受到整體市場下滑的影響,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市場容量也逐步飽和。1月份至5月份,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為1.42億部,同比下降20.4%。

儘管如此,在國內市場,國產品牌手機仍是絕對的市場主體,佔據九成市場份額。數據顯示,5月份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為3404.8萬部,佔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90%;1月份至5月份,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佔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88.7%。“以華為為代表的國產手機與洋品牌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尤其近兩年

三星和蘋果創新乏力,給國產手機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劉若飛說。

“與三星和蘋果手機相比,國產手機具備一定優勢。”劉若飛說,一是較高的性價比,同樣價格的手機,國產品牌手機的內存、像素、顯卡等基本性能配置更高;二是基於本土國情的設計優化,如更加多變的外形和鮮豔的配色,操作更符合中國人的習慣;三是營銷投入較大,並且營銷方式和手法都較為豐富、靈活。

同時,我國手機產業鏈配套能力也不斷提升。芯片設計企業的發展推動了手機主要元器件國產化率顯著提升,2017年國內市場上使用國產芯片的手機出貨量佔比近20%,超過85%的手機LCD屏都來自國產品牌面板企業。國內企業已建立多條OLED產線,京東方、和輝光電都已經有OLED產品出貨。隨著日後國產OLED面板量產,將會降低國內手機產業在高端顯示屏領域對國外品牌的依賴。

創新才能不斷逆襲

國產手機從曾經不足5%市場份額到成為絕對的市場主體,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注重創新。1月份至5月份,國產手機上市新機型297款,佔同期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總數的92%。

日前,國產手機新品上市不斷。6月5日,聯想一口氣發佈了3款手機。其中,Z5手機超高的性價比據稱將終結全面屏手機的暴利。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聯想手機曾創造了國內市場中國品牌第一、全球前三的成績,聯想手機業務加入智能物聯業務後,將借力PC客戶群、銷售服務網絡東山再起。

“國產手機特色技術不斷湧現。”劉若飛說,在硬件應用速度提升方面,全面屏、快速充電、旋轉攝像頭、五倍無損變焦、四軸光學防抖、隱形指紋識別、虛擬現實等技術紛紛應用於國產品牌手機。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國產品牌手機也開展了大量探索。比如,華為搭載人工智能算法的麒麟970芯片是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芯片,vivo手機則加入了人工智能智慧美顏等技術。

專家表示,今年手機出貨量總體將進一步下滑,預計國內手機出貨量在4.5億部左右,以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為首的“五強”品牌有望佔據國產手機90%以上市場份額。

6月12日,市場分析公司Counterpart發佈了2018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報告。三星今年第一季度的手機出貨量為全球第一,但出貨量最多的機型是蘋果的iPhone X。

市场逼近“天花板” 国产手机仍占九成市场份额

2018Q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來源 GSMArena

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為3.6億臺;其中,三星的出貨量為7800萬臺,儘管同比去年下降了3%,但仍佔據了總額的22%。蘋果以15%的份額位居第二,出貨量為5220萬臺。華為以1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出貨量3930萬部,其中包括華為品牌和榮耀品牌的智能手機。

市场逼近“天花板” 国产手机仍占九成市场份额

各大洲市場智能手機品牌出貨量 來源 GSMArena

就各大洲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情況來看,三星、小米、華為以及OPPO均分別擁有13%的市場份額,蘋果以12%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

在北美市場蘋果是主宰者,佔據了該地區近40%的出貨量;三星以27%排名第二。但在歐洲市場上,三星成了領頭羊,以33%的市場份額領先蘋果的20%。

從全球手機出貨量(包括智能機和功能機)來看,三星以17%的份額同樣位居第一,表現強勁,蘋果則為11%。

在一季度暢銷機型的榜單上,iPhone X佔據首位。此前雖然有大量新聞報道稱iPhone X的銷量令人失望,以至於蘋果公司今年將停止推出其最新旗艦產品。但是據IHS Markit的最新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銷量最高的智能手機是iPhone X,售出了1270萬部,iPhone 8以850萬部排名第二。

排名第三的Galaxy Grand Prime Plus銷量830萬,是三星在近兩年前發佈的低端智能機,其在eBay上的價格為116美元。而三星的最新旗艦手機Galaxy S9 + S9,儘管在本季度的最後一個月推出,但分別排名第5(740萬)和第7(720萬)。

市场逼近“天花板” 国产手机仍占九成市场份额

2018Q1出貨量前10智能手機機型 來源 福布斯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份前10榜單全部被蘋果和三星佔據,雙方佔據5臺。福布斯指出,這是因為華為、小米、Vivo、OPPO、一加等中國廠商的都在第二季度發佈新機。福布斯還指出,由於三星繼續採取積極的定價策略,預計Galaxy S9系列在當前季度銷售量會超iPhone 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