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答卷”之老旧小区整治篇——那个“脏小孩”聚和园,现在怎样了?

摘了“脏帽子” 环境变美了

71岁的盲人居民翟帮生,每天都由老伴领着到小区逛逛。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之前,一下楼就能闻到一阵阵恶臭,“小区角落污水横流,路面还坑坑洼洼,散步的时候虽然有老伴领着,但还是走得小心翼翼,生怕被绊倒”,翟帮生说,“现在好了,下水道都疏通过了,异味没有了,道路也修补过了,平整了许多。现在每天散步的时候,老伴都会跟我说说小区环境的变化,虽然我看不见,但是我能听出这个小区的美丽来!”

“环境变美了,咱们就有幸福感,大家的行为举止也文明起来,对已经居住了多年的小区更有感情、更加珍爱。现在只要说起小区的环境变化,大家都会竖着大拇指不住地称赞”,翟帮生老伴说,“现在的聚和园,从以前的‘荒地’变成了现在的‘花园’,邻居们的笑脸也多了起来,真正像个家园了。”

“文明答卷”之老旧小区整治篇——那个“脏小孩”聚和园,现在怎样了?

3个月时间,聚和园小区摘掉了“脏乱差”的帽子,业主群变的分外热闹、高效起来。“咱们小区的道路真干净,保洁人员每天都会将角角落落清扫两次,我想表扬一下环卫工。”“小区外来打工租住人员较多,目前小区的停车位明显不够用,建议考虑增设停车位。”“我们希望把下水道好好疏通一下,每天下楼的时候都能闻到臭味” ……每天,聚和园小区的业主群内,居民们都有评有议、各抒己见。聚和园小区负责人张建军一面认真地记录,一面与居民们进行交流。随后,他第一时间把居民提议的事项进行归纳整理并向上级汇报。

“战斗”没有硝烟 “战果”分外甜

今年3月起,聚和园就拉开了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3个月来,聚和园小区改造了小区停车位、补植绿化1.5万平方米、改造15个地下停车场天井护栏、地下车库清理阴沟约1200余米、安装楼道照明灯368个、铺设1000余平方米面包砖、出新9个电梯……

在这一串喜人的成果背后,是工作人员沉甸甸的努力和付出。以整治乱堆乱放现象为例,许多居民家里的农具、水缸、木桶、建筑垃圾等物品,平时用不着又舍不得丢弃,就全都堆放在了楼道和平台上。“你管他就收,你走他又堆出来。”张建军介绍,起初群众的对抗心理普遍存在,经过了3个月反复说情、讲理和沟通,这一“顽疾”终得以根治,“这3个月,可把我们忙坏了,小区里面清理出来的垃圾多得难以想象,整整300车!”

“文明答卷”之老旧小区整治篇——那个“脏小孩”聚和园,现在怎样了?

聚和园是老旧小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居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不过来,喜欢把小区内的绿化地当成“自留地”来种菜,一些居民还直接用生活污水浇灌菜地,气味特别难闻。

小区用上“绣花功” 难题迎刃解

文明城市建设在于精益求精,崇明街道也吹响了建设文明城市的冲锋号,以“绣花”般的功夫跟进小区环境长效管理,崇明街道建设科科长杨建介绍,今年以来,崇明街道对千禧小区、时代逸居、东门水岸、阳光花园等10个老旧小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从管线整治、屋顶补漏、雨污分流、生态绿化等多个方面对小区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整治。

老旧小区长期缺乏管理,基建配套年久失修,维护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物业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接管。改造后小区“硬件”有了很大提升,为物业接管服务提供了契机。建设文明城市提高了小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意识,如何保持干净、整洁、有序的小区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明答卷”之老旧小区整治篇——那个“脏小孩”聚和园,现在怎样了?

为破解老旧小区无人管理、难管理的问题,在崇明街道和社区的指导帮助下,每个小区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更好的监督维护小区环境。同时,将物业收归街道,实现长效管理。物业公司将对小区进行专业保洁、维护检修设施、24小时安全监管,为居民提供规范化、全方位、高质量的物业服务,小区再也不会出现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等情况,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一直持续下去。

创建工作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自发参加到小区环境整治工作中来,人人都是“监督员”,个个愿意“添把手”。聚和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他们还是跟以前一样,每天都会在小区里面巡查。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小区里的环境问题变少了,需要上报的更是寥寥无几。偶尔发现非机动车无序停放、路面有暴露垃圾等情况,现场就能直接处置,有些时候附近热心的居民也会主动帮忙。“更开心的是看到环境整治让小区‘颜值’更高,群众生活更加和谐舒畅,居民们见到我们笑着道声辛苦,我们也就知足了。”

王 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