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艾|艾草的傳說

尋艾|艾草的傳說

相信關注小艾的老朋友們對艾草多少都有些瞭解,但具體是精通還是皮毛,小艾就不知道咯,嘻嘻,那麼從今天開始,小艾將會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我們的醫家之草——艾草

一、艾的來歷

在遠古的中原大理。一個老妖婆在大甑板、二甑板的阿媽出門時,冒充外婆來相伴。二甑板被妖婆吃了。大甑板識破妖婆的面目逃到花紅樹上躲起來。老妖婆找到了大甑板哄她下來。大甑板想出巧妙的辦法,用一燒紅的鐵棍殺死老妖婆。妖婆倒在樹下變成一蓬蕁麻,把樹團團圍住,大甑板下不來。兩位牧羊人趕羊路過這裡,大甑板向牧羊人求救。牧羊人把披的羊毛氈鋪在蕁麻上叫大甑板跳下。大甑板沒有跳在羊毛氈上,卻跳進蕁麻裡。她變成一棵艾蒿。從此哪裡生長蕁麻,哪裡就有艾蒿。誰被蕁麻刺了,用艾蒿擦一擦,傷口就好了。

尋艾|艾草的傳說

二、懸艾驅鬼

相傳世上的惡人觸怒了山神和土地,說世上的人好的少壞的多,玉帝下令讓雷、閃二神把人間的房屋燒光,人全劈死。太白金星不同意,到人間調查,卻發現好人不少。為了避免好人受害,讓每家門前掛艾蒿和臭蒲,約定掛艾蒿者可避雷火。後來無論好壞人年年五月初五都掛艾蒿。

尋艾|艾草的傳說

三、祝融取火

遠古時候,人們取火有很多方式,火鐮燧石、鑽木取火等,人們用於引燃的火種就是艾草,因為艾草易燃,而且火力大。那些方法取火都很費勁,人們在實踐中發現把冰削成橢圓形進行聚光,來點燃艾草更容易,人們把這種取火方式稱作“冰臺”。自商周時候起,冰臺成為艾草的代名詞。人們不僅在取火過程中應用艾絨,在保管火種以及火種遷移過程中也大量地採用了艾絨。進入到氏族社會,開始有了分工。保管火種這種重要的事情必須固定到一個認真負責的人來承擔,這個長期保管火種的人被人們稱之為“火神官”。

尋艾|艾草的傳說

為了使火種永遠不熄滅,人們把“火神官”取了一個更易記住有好聽的名字——祝融。祝,永遠、繼續的意思;融,絨的諧音,光明的象徵。在遠古,火是神秘神聖的象徵,能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因此祝融漸漸被人們所神化,關於祝融的傳說也不計其數。為了使火種永遠不熄滅,人們把“火神官”取了一個更易記住有好聽的名字——祝融。祝,永遠、繼續的意思;融,絨的諧音,光明的象徵。在遠古,火是神秘神聖的象徵,能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因此祝融漸漸被人們所神化,關於祝融的傳說也不計其數。

尋艾|艾草的傳說

四、辟邪的科學

在古時,保管火種或傳遞火種用的就是艾葉,所以,保管火種的人還要經常上山採集艾葉涼曬乾製成燃火材料艾絨,用來取火或保存延續火種,這就有了《詩經》)中:“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的記載。

其後,人類不斷受到疾病和瘟疫的攻擊,當一種烈性傳染病發生時,往往整個村子或整個部落的人大部分都死亡了,人們無法理解這是瘟疫流行造成的,以為是妖魔鬼怪邪氣來侵。但人們發現,在每次災禍發生時也總是有一些人卻能安然無恙。歷經無數次的反覆觀察,終於發現負責掌管火種的這家人,甚至在這家人附近住的人都可以沒事,他們仔細檢查了這家人與其他人家的不同之處,發現這家人土屋的牆上掛滿了艾葉,這家保管火種的人在每年的春夏之交(端午節前後)、艾葉生長最茂盛時上山採摘大量艾葉,掛到自家牆壁上晾乾,以備取火及保存火種之用。

尋艾|艾草的傳說

難道是這些妖魔鬼怪邪氣怕艾葉嗎?他們又經過反覆的實踐,終於確認了懸掛艾葉是可以免受妖魔鬼怪邪氣侵害的,慢慢就有了“艾葉辟邪”的認識。各地的人也有了在春夏之交時節採摘艾葉懸掛於自家房屋牆上或門窗之上的做法,到後來也就逐漸形成了端午節懸掛艾葉的習俗,再發展到後來,甚至有了在端午節“懸艾葉、帶艾虎、食艾糕、飲艾酒、燻艾煙、洗艾澡”的多種用艾習俗了。

尋艾|艾草的傳說

五、五朵金花

單說傳說中的五帝各據一方,青帝據東,炎帝據南,白帝據西,玄帝據北,黃帝居中。五帝各有一女。

青帝之女生性好動,好為武藝,青帝恐其傷人,許菖蒲作劍為器,名為蒲劍。

炎帝之女高大力壯,威猛勝於男,力拔榕樹震懾土霸,後人以榕枝鎮兇。

白帝之女聰明多心,相傳有士大夫從西域帶回石榴供白帝夫人食用,即懷白帝之女。石榴多子,兆示多子多福。

玄帝之女好食,偏生肚疼,大夫教其食蒜,再無痛苦。蒜,諧音散,散惡之意。

黃帝之女溫柔善良,好琴棋書畫,嫁與祝融,其居室常年掛艾,百蟲不侵,清芳無比,其身無病,壽至三百餘歲。艾,生命力強、和善之意。

尋艾|艾草的傳說

早在先秦時代,人們普遍認為農曆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而與五帝的五個神女相關聯的五樣物事可以辟邪。這樣,在此日插艾草、菖蒲、石榴、胡蒜、榕枝五樣物事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尋艾|艾草的傳說

六、張獻忠停止屠城

張獻忠屠城蘄州之時。五月的一個晚上,一士兵半夜上廁所,路過一戶人家未見點燈,聽見裡面有說話聲,好奇便附耳偷聽,裡面聲音傳出:“艾就取鬼枯血,一名壽鬼安,一名族鬼安,發義二母子並赴一處,許家裡四處找貨,各就旗裝。用之癲兵、夢魔、鬼忌,並汙仙、痴呆及風寒發狂等陣,皆曉。”士兵聽得心驚肉跳,匆忙報知張獻忠,張獻忠命抓來詢問。農戶原話說之,張獻忠也聽得冷汗直流,心想,艾草能驅鬼捉神,還能使士兵瘋癲,那還了得。趕緊傳令下去,逢有門戶插艾者禁止入內,而蘄州有家家五月插艾的習俗,張獻忠只好作罷,讓蘄州城逃過一劫。

尋艾|艾草的傳說

其實,農戶人家說的是蘄州方言,被張獻忠與士兵聽錯,原話是《扁鵲神應玉龍經注》中“艾灸取鬼哭穴,一名手鬼眼,一名足鬼眼,法以二拇指並縛一處,須甲內四處著火,各灸七壯。用治癲病、夢魔、鬼擊,並五癇、痴呆及風寒發狂等症,皆效。”的一種艾灸灸鬼療法。

尋艾|艾草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