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净股数量大增,从历次熊市大底数据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破净股数量大增,从历次熊市大底数据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破净股

破净股,言下之意就是指股票市场价格低于它的每股净资产价格。然而,从历史规律来看,破净股数据的变化情况,往往也可以用作判断股票市场的顶底区域。

最近一年时间,虽然A股市场依旧保持震荡筑底的形态,且震荡幅度并不大,但从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来看,却存在明显的分化迹象,而破净股数量骤然提升,也是市场指数失真、个股分化明显的真实写照。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8日,剔除了ST股票之后,A股市场的破净股数量达到了96家。换言之,若市场继续保持弱势震荡的格局,料A股破净股数量有望达到百家,这或许也是市场投资信心降至冰点,股票投资吸引力骤然下降的真实写照。

实际上,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前几轮大熊市行情的破净股数据,或许对我们判断市场的顶底有着些许的参考帮助。

其中,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2005年6月前后,即998点历史低点附近,当时A股市场的破净股数量大概在176家。在2008年1664点附近区域,当时A股市场的破净股数量大概在215家。至于前一轮大熊市的最低点区域附近,即2013年6月下旬1849低点附近,当时A股市场的破净股数量大概160家。由此可见,从历史上几轮大熊市底部区域附近,破净股数量多在150家以上,而如今A股破净股数量接近百家,虽然仍与150家以上的破净股数量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整体而言,破净股数量的骤然提升,也预示着股市见底的时间或许越来越近了。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参考之前几轮熊市行情的累计最大跌幅表现,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风波下市场出现了72%左右的累计最大跌幅之外,其余几轮大熊市的累计最大跌幅多在50%左右的水平。从2015年6月以来的熊市调整行情来看,沪市累计最大跌幅已经达到了50%左右的水平,而创业板市场更是出现了61%的累计最大跌幅。从某种程度上分析,此轮熊市行情的累计最大跌幅已经基本上达到前几轮熊市行情的累计最大平均跌幅水平。

至于平均市盈率方面,截至今年5月28日,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5.3倍,深市平均市盈率28.18倍,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为19.14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为33.15倍,创业板市场平均市盈率为45.1倍。由此可见,从沪深主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来看,基本上回归至相对合理乃至相对安全的投资区域之中,而从各主要市场指数的平均估值来看,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化表现。但,就主板市场的估值水平分析,确实逐渐步入合理的状态,而市场平均市盈率压得越低,其投资安全性反而更具优势,对中长期投资者来说,市场延续调整的走势未必是一件坏事。

破净股接近百家,距离历年熊市最低点附近的破净股数量越来越接近;股市累计最大跌幅基本上达到了前几轮熊市调整的累计最大平均跌幅;沪深主板平均市盈率逐渐压缩,基本上接近历史偏低的平均估值水平等,从这系列数据来看,A股市场距离历史大底确实为时不远,但从破净股数量、熊市调整时间等因素来看,或许仍有些许的差距,用调整不是特别充分来描述当下的市场环境,可能也是比较适合了。

破净股数量骤然提升,并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水平,这也是市场加快见底的信号之一。然而,对于A股市场而言,步入熊市不难,但重新步入牛市环境却并不容易。与此同时,在股市持续重融资的定位环境下,却或多或少延长了股市熊市筑底的时间,而“牛短熊长”的市场运行规律,也恰是多年来A股市场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