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

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中共党中央驻于延安时,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将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位老同志尊称为“延安五老”,即分别称谓董老、林老、徐老、谢老、吴老。

“延安五老”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董必武,1886年生,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从事革命活动后改为必武。

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


1920年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武汉小组代表。随后建立和发展湖北省的党组织,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湖北民运部部长,湖北省委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领导筹建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并任湖北省国民党工作委员会主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

1932年回国,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

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中共重庆工委书记,中共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

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


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中国湖南省安福(今临澧)人。1886年3月20日,林伯渠出生于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

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


1902年,林伯渠入湖南西路师范学堂。林伯渠1904年春,经选拔考试,林伯渠被师范学校选送留学到日本东京弘文学校公费留学。1905年8月,林伯渠在东京加入中国革命者同盟会。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 ,林伯渠在极为愤慨之下,毅然回国。1906年春天,林伯渠回国后,在长沙振楚学堂教学并在西路公学任职约1年。1907年,林伯渠被派往东三省联络绿林,从事起秘密的反清活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才回湘参加反袁独立活动,后被袁世凯通缉,于1913年5月逃亡日本,并加入到孙中山重新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受命回国后,曾任湖南省署秘书兼总务科长、政务厅长等职。1917年,段祺瑞非法解散国会,林伯渠与湘军旅长林修梅退至衡阳起义,参加了护法之役,担任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1920年,林伯渠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

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


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林伯渠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他参加国民党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两任农民部长和武汉国民政府军委会秘书长。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林伯渠逃出国民党中央,出任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把一支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弱的杂牌军,建设成北伐中的一支劲旅。1927年7月15日,宁汉合流后,林伯渠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受党中央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2年冬,林伯渠由海参崴学成回国。翌年三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后任财政部长调任没委会主任及总供给部长。在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林伯渠先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长,继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领导边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领导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派林伯渠常驻西安,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集中精力从事统一战线和对外联络工作。

1945年4月,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林伯渠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48年冬,林伯渠抵达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后受党中央委托,前往东北迎接李济深、沈钧儒、谭平山、郭沫若等30多位民主人士到北京。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林伯渠作新政协筹备工作报告,并当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1949年,在10月1日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林伯渠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下午3时,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上,林伯渠当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6年9月,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林伯渠继续当选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林伯渠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徐特立(1877—1968),又名徐立华;1877年2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四都观音塘(今长沙县江背镇观音塘)。

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


1905年入长沙城宁乡速成中学,毕业后在长沙周南女校任教。后兴办私学(如梨江学校、长沙平民夜校等)。徐特立1910年往日本考察教育。支持武昌起义,被选为湖南临时议会副议长。1913年任长沙师范学校校长。1919年-1924年6月,42岁时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并考察了比利时和德国的教育。1924年回国后创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和湖南孤儿院。1927年5月,在大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白色恐怖中,徐特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8年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创办了列宁小学、列宁师范等。参加了长征。在延安曾任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

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代部长,兼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他以57岁的高龄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表现了老英雄的大无畏的革命气魄。1940年创办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并任院长。

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八路军高级参谋长的名义任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主任,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等职,后因身体原因请辞。1968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谢觉哉,原名谢觉斋,字焕南,学名维鋆,1884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05年考中晚清秀才。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加入新民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大革命失败后的一段时期里,在湖北、上海、湘鄂西苏区,主要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先后任《大江报》、《红旗》报《工农日报》主编。1933年4月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等职,主持和参加起草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土地法》、《婚姻条例》等一系列法令和条例。1934年10月参加长征。谢觉哉红军到达陕北后,担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内务部长兼秘书长,后又任司法部长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七七事变后赴兰州,任党中央驻兰州办事处代表。同年9月起任陕甘宁边区政府高等法院院长。1939年2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


1941年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1948年8月担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9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1959年4月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65年担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1年6月15日在北京逝世。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名永珊,号玉章。生于四川省荣县双庙乡。先后就读于乡塾,成都尊经书院,贡井旭川书院(自贡市旭川中学的前身)、泸洲经纬学堂。1895年开始接受维新思想。为了寻求革命出路,他于190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成城学校学习。在日本,1905年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后被选为中国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1907年创办了《四川》杂志。1911年归国后回到四川,领导了保路运动,并策动荣县独立。继之又发动内江起义,成立内江军政府。武昌起义后,他参加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工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


​​1935年11月,吴玉章受中国共产党的派遣去法国巴黎负责《救国报》工作。1938年4月回到中国。1939年11月到延安,任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

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玉章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1948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北大学,任命吴玉章为校长。1949年12月,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政务院又任命他为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德高望重的 “延安五老 “都有谁?​从195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66年12月12日逝世。

[典藏之屋 ] 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