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為何女人離不開艾灸?因為體內有8大陰毒纏繞

一、為什麼體內有陰毒存在?

解密:為何女人離不開艾灸?因為體內有8大陰毒纏繞

人只要活著,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人體就會不斷地產生廢棄物,中醫將這些廢棄物統稱為“陰毒”。它們就像生活垃圾一樣需要及時清理,否則,滯留體內就會危害人體健康。

“人年四十,陽氣自半”,人到中年,陽氣逐步下降,毒素因其影響常常無法及時排出,時間長了,體內陰毒便隨之“水漲船高”。

陽氣與陰毒相互鉗制:一方面,陽氣的不足,會加劇陰毒形成;另一方面,陰毒的存在,也會影響陽氣生成。

女人由於天生陽氣不足,成為陰毒纏繞的重災區人群。尤其四十歲以上的中年女人,或三陰體質(太陰體質、少陰體質、厥陰體質)的女人,是陰毒最為“青睞”的群體。因為這兩類女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陽氣不足,對陰邪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邪氣深入三陰,於體內陽氣最虛弱之處成形,時間長了,就會成為陰毒。

此外,女人的一些特定的生理特徵,比如排卵期、月經期,排卵、排經血都會消耗氣血,在此過程中,如果出現瘀堵擠壓,也會產生毒素;再比如,女人天性陰柔,多愁善感,動不動就愛生氣,也會因為肝鬱而產生毒素。這些都屬於陰毒。

二、人體有哪8大陰毒?

解密:為何女人離不開艾灸?因為體內有8大陰毒纏繞

人體陰毒一共有8種:氣毒、汗毒、宿便、尿毒、水毒、脂毒、痰毒、血毒。

1、氣毒

氣毒的來源有二:外來,也就是我們吸入受到汙染的空氣;內生,指人在正常呼吸後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氣。

“肺主氣”“腎主納氣”,所以,有氣毒的人往往肺腎功能不好。

2、汗毒

若汗液不能順利排出,積累在體內,就會形成汗毒。

汗毒的典型表現為:在不運動且身體清潔的情況下,仍會聞到汗有異味。體內長期積累汗毒,會誘發關節疼、風溼、代謝系統疾病等。

3、宿便

研究表明:大便能帶走人體60%以上的毒素。因此,古人有“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的說法。

宿便長期積累體內,會導致腸炎甚至腸癌等腸道系統疾病。

4、尿毒

尿毒的累積可能源於腎功能不足,或喝水太少,或攝入毒素過多。

腎是極為重要的排毒器官,負責過濾血液中的毒素,然後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尿毒的典型表現為:頭暈、小便不暢,長期積累會出現泌尿系統炎症、痛風、皮膚過敏等。

5、水毒

水毒是陰毒之首,腎主水,水毒一般由腎功能衰弱引起。

水毒的典型表現為:有眼袋、上舌面水分充足;有雙下巴、胃部寒冷;腹部敲擊有清脆回聲;有小肚子、下身肥胖、腿粗;早上起來下眼皮、腳踝浮腫等。

6、脂毒

脂毒的形成與體重過重、血脂過高有關。

有脂毒的人一般偏胖,經常喝酒、吃肉、吃油炸食品,對肝臟傷害很大,易得脂肪肝等疾病。

脂毒的典型表現為:頭暈、愛打瞌睡。脂毒長期積累會導致血脂異常。

7、痰毒

如果早上起床後感覺喉嚨裡有痰,甚至一天到晚都有咳不完的痰,就是痰毒堆積的表現。

痰毒的典型表現為:痰多、痰稠。痰毒長期積累會出現咳嗽、呼吸不暢、癲癇。

8、血毒

血毒與飲食有關,比如平時吃得太雜太亂、攝入過多食品添加劑、過度飲酒等,都會導致肝臟解毒功能下降,積累血毒。

三、陰毒的本質:陽氣不足、陰寒積聚

解密:為何女人離不開艾灸?因為體內有8大陰毒纏繞

《黃帝內經》曰“陽化氣,陰成形”,在中醫看來,生命就是生物體的氣化運動,而氣化運動的本質就在於化氣與成形。

身體代謝產生的垃圾廢物依賴於陽氣氣化功能的正常,才能排出體外。一旦陽氣不足,不能及時氣化掉這些垃圾廢物,它們就會成為陰毒滯留體內。

中醫認為,從人體病理來說,凡是成形的疾病,都是陰性的。比如——

女人常露腳踝,腳踝就容易腫脹或水腫,這是因為腎經陽氣不足而寒氣太盛,陽不能化水為氣,致使陰寒凝結在腎經的下段,形成水腫;

甲狀腺腫,是任脈的陰寒之氣成形而致,任脈陽虛而陰聚於溼氣最旺之處,形成了腫脹;

還有最讓女人頭疼的婦科病,大多由寒溼瘀引起,寒溼瘀都屬於陰毒的範疇,陰毒滯於盆腔環境,導致盆腔寒溼瘀堵、氣血不通,就會滋生盆腔炎、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

就如同在潮溼寒冷的環境下,東西會發黴腐爛一樣。

為什麼婦科病再怎麼手術也難逃復發?因為手術不能改變患者的陽虛體質,只要陰毒存在,就永遠不要指望婦科病能得到根治。

四、祛除陰毒的治本之道:扶陽、散寒、逐瘀

解密:為何女人離不開艾灸?因為體內有8大陰毒纏繞

由陰毒導致的疾病,基本都來自於陽虛體質。陽氣為正,邪氣為陰,當陽氣不足以抵抗邪氣,外邪便會侵入機體,時間長了,陽氣日益虛損,而陰氣日益強盛,各種陰毒聚而成形,釀成大病。

這時候就要利用到艾灸了,艾灸具有祛寒除溼、活血化瘀、調和陰陽等功效,而且“天下扶陽,灼艾第一”,這些特性決定了它是祛除陰毒的不二之選。

艾灸時,艾火的熱力和藥性層層推進,循經感傳,直達病灶部位,使得施灸區域乃至所波及的經絡,由淺至深形成一個熱環境,促進各種陰毒等病理產物消散排出,達到祛除病邪的目的。此外,艾灸還能激發正氣、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從根本上調節陰陽,消滅疾病形成的隱患,達到防治未病的保健效果。可謂是“治病防病,雙效合一”。

五、排出陰毒,必灸一經一脈!

解密:為何女人離不開艾灸?因為體內有8大陰毒纏繞

在這裡,“一經”指膀胱經,“一脈”指督脈。

古人把膀胱經比喻成身體的藩籬,說它是抵禦外邪的天然屏障。同時,膀胱經還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負責人體70%的代謝廢物和毒素的排出,就如同城市中的排汙管道。由於“腎與膀胱相表裡”的緣故,灸通膀胱經,相當於打通了排汙的“綠色通道”,人體的的代謝廢物和毒素可以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膀胱經上有很多人體關鍵的穴位群,一般而言,艾灸膀胱經可以重灸上面的背腧穴,因為背腧穴與五臟六腑緊密聯繫,可以直接調和臟腑氣血。

上文說了,祛除陰毒必須扶陽氣以化陰寒,而扶陽必灸督脈!督脈是六條陽經彙集之處,總督一身之陽,灸通督脈可大補陽氣。一般情況下,督脈穴位以百會穴、大椎穴、命門穴使用較為頻繁。

膀胱經和督脈都位於背部,灸通這一經一脈,相當於給背部做了一個大保健,

背部經絡暢通,一則沒有毒素淤積,臟腑功能正常,二則人體陰陽平衡,自然而然地,陰毒就能不戰而退。

此外,在艾灸時,還必須根據個人的症狀和體質辨證施灸,比如:

如果經常愛生氣、愛發火,這樣的女人基本都有肝鬱氣滯的毛病,體內一定有氣毒,可以加灸期門穴、太沖穴,以疏洩肝氣;

如果有齒痕舌、體虛肥胖、出汗黏膩,這樣的女人基本都有脾虛溼盛的毛病,體內一定有痰毒,可以加灸足三里穴、豐隆穴、解溪穴等,以燥化脾溼;

還有常見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息肉等,關鍵在於祛寒、除溼、排瘀,可以加灸任脈穴位(如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等),因為“任主胞胎”,跟子宮的關係極為密切,也可以加灸期門穴、太沖穴,因為肝鬱氣滯也會對婦科造成影響。

【結語】中醫講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春為四季之始,主升發,

從立春到立夏,是一年中排出體內陰毒的最佳時間。現在距離立夏只有十多天了,我們應當好好珍惜這段時間,養足陽氣、排出陰毒、全年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