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華洗盡亦從容

铅华洗尽亦从容

西中明簡歷

铅华洗尽亦从容

優良家風育七子

說來有緣,我是通過信陽市作協副主席、溮河區作協主席、《信陽文學》主編梁深義先生認識西中明先生的。近日,我也算是在“百忙之中”擠出一個下午的時間採訪了西中明先生。初見,西中明先生身上有一股書香氣,儒雅氣,學者氣,心生敬意,相見恨晚。而後,我們一方茶几,兩杯清茗,聽西中明先生漫談人生。西家祖上原籍開封尉氏,《詞源.姓苑》:西門豹之後改姓西。民國戰亂,父輩南遷,一路輾轉,落腳固始。而其母本就是固始人,此後數十年間,後輩們也再沒有到過尉氏,久之,西家就成了大家所知道的“固始人”了。

而我採訪的主人公西中明先生也和他的哥哥姐姐一樣,愛學習、勤鑽研。1985年,當時的地委組織部為培養第三梯隊後備優秀幹部,在全區範圍內選拔符合條件的國家幹部通過成人高考錄入大學脫產學習並頒發學歷證書,西中明先生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考入信陽師範學院中文系。在師院學習期間由於成績優異,不僅連續兩年被學院評為“三好學生”,還在師院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返回單位不久,即由原人事科長直接提為中二企業的地區藥材站擔任書記、經理。

铅华洗尽亦从容铅华洗尽亦从容

翰墨筆硯伴一生 說到書法,西中明先生激情飛揚。說實話,我比較喜歡西中明先生的書法作品,其行書主要是取法二王,用筆近於《蘭亭序》、《聖教序》,但入古出新,獨具機巧,形成自家風格。整個作品看起來文雅清靜、不枯不燥、俊逸明快、雅俗共賞。端莊而不板滯,緊密而不侷促,既有整體氣勢又顧細節完美。輕重適宜,賞心悅目。因為書法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其本質還是抒情,所以還是要求作者不染塵雜念,讓技法和素養儘可能相互匹配,然後去追求抒情效果。西中明先生就是以自己的不懈努力,跋涉在這條艱辛的道路上!

铅华洗尽亦从容
铅华洗尽亦从容

我問西中明先生:你寫行書居多,其他書體寫不寫呢?西中明先生說,小時候寫過柳體、顏體楷書,張遷碑隸書,篆書和魏碑也都寫過,後來以寫行書為主,一是因為工作比較忙,擠不出大塊時間坐在那裡一筆一劃寫楷、篆、隸,而寫行書相對書寫速度快,有一點時間就能利用上;二是行書字體實用方便,在用筆、結構上較楷書流動、簡省,和草書相比較又顯的規矩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識,似乎與我的性格有吻合之處,所以,就我而言,我比較喜愛行書字體。

铅华洗尽亦从容

我又和西中明先生探討如何寫好行書呢,西中明先生說:無論是行書還是其他書體,臨帖學習是不二法門。字只能學好,不可能練好。這首先就是選貼,選貼要本著“取法乎上”的原則,要高起點!就行書講,可以選王羲之的《聖教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的《黃州寒食帖》以及宋代的黃庭堅、米芾,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鐸等大家公認的名家字帖。當然行書又分行楷和行草兩種,行楷近於楷書而比楷書放縱,有楷書的規矩,但又不像楷書那樣嚴謹拘束,而行草近於草書而比草書收斂,但又保持著隸、楷書點、畫、結體的基本輪廓。字帖選好了,就要老老實實地認真臨摹。臨摹的目的就是學習古人已經總結出來並行之有效的表現技法。同時還要注重學習前人的創作理念與書家的內在修養是如何通過作品得以體現的。第二就是創作,一個書家需要一輩子臨帖,但不能臨帖一輩子,不然,臨的再像不也是字帖複印機嗎?而怎麼創作、怎麼寫出自我,那就得需要開啟自身的智慧,不斷積累審美經驗,提高內在的藝術修養,這些都是直接決定作品格調、意境、藝術內涵和審美價值的關鍵。總之,臨帖是“用最大的力氣打進去”;創作是“再用最大的力氣打出來”!不管哪一種書體都是學會不難,寫好不易,而要寫出一定的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那肯定是“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

铅华洗尽亦从容铅华洗尽亦从容

最後,我們談到“書法家協會主席”的話題。西中明先生說這不是什麼“官”,只是在這個位置上為大家搞好服務,但服務也有講究,那就是“在其位就得謀其政”,要有責任!有擔當!因為書法家協會雖然只是一個社團組織,但它不是一般的社團組織,它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的橋樑和紐帶,是弘揚先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力量。從西中明先生的介紹中,我瞭解到,西中明先生自當選書協主席以來,在區委宣傳部、區文聯的直接領導下,團結帶領區書協主席團成員和廣大書法愛好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已先後走進空軍一航院、陸軍駐信陽部隊、交警隊、稅務局、美銳公司、各個鄉鎮、社區、十三小、勝利路學校等四十多個單位,開展辦講座、寫春聯、送書法等一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不斷踐行習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傳遞正能量!

铅华洗尽亦从容

緊張的半天過去了,我和西中明先生還意猶未盡,相信隨著時日的洗練,西中明先生一定還會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書法作品與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