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丹寨:生態藍莓富農戶

“藍莓不僅是合作社的產業,也是我們貧困戶發家致富的搖錢樹。我們除了能拿到土地流轉的分紅外,只要來種植管理藍莓還可以領到一份工資,僅上個月我就領了3000多元錢。”6月中旬,正在貴州省丹寨縣南皋鄉藍莓種植基地幹活的村民潘希全高興地說。近年來,丹寨縣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抓手,利用當地獨天得厚的生態資源優勢,充分發揮農業龍頭科技示範引領作用,積極出臺扶持鼓勵政策,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培育鄉村特色產業,在全縣開展“品牌帶產業、企業帶基地、合作社帶貧困戶”的“三帶”產業扶貧舉措,通過扶持一批農業龍頭種植加工企業,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發展模式,建設藍莓種植示範基地。

該模式由藍莓種植公司負責提供種苗、技術指導、保底價收購等服務,村兩委負責組織全村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並利用產業子基金、貧困戶到戶資金等,作為藍莓基地建設所需經費,組織村民到基地務工等方式加快產業發展步伐,推動產業提質增效,解決貧困戶發展產業動力不足、技術缺乏、抵禦風險能力不強等問題,促進產業發展與貧困戶脫貧深度融合,使貧困戶多種模式積極參與,並從中得實惠,實現徹底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