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打造充滿活力的現代企業

深化改革 打造充滿活力的現代企業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黨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做出了重大部署。

在4月21日下午舉行的“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平行論壇一”上,來自不同領域的大咖濟濟一堂,圍繞“深化改革 打造充滿活力的現代企業”這一主題,分享了改革方面的思考與實踐,以實際行動回應了深化改革這一時代課題。

落實改革政策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導性的關鍵環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領域改革不斷提速,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

具體到國有企業領域,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涵蓋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國有資本佈局結構等多個方面,成為新時期國企改革的指南。在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相關國有企業也對自己圍繞《意見》開展的改革實踐進行了分享。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敏介紹說,國家電網主要是從三個方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從而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的效率。首先是與社會資本合作投資增量配電業務。“目前已經與36家民營資本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王敏說。其次是向社會資本開放抽水蓄能電站投資。最後是推進產業公司上市重組,並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業務。“2017年,國家電網電商交易規模達到2600億元,電動汽車業務建成九縱九橫兩環高速公路快速網絡,覆蓋3.1萬公里高速公路、19個省和150個城市。”王敏說。

近年來,東航物流在混改方面的探索,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注。中國東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九鵬介紹說,東航物流在推進混改過程中,更多是在機制上做文章,包括管控機制、用人機制、薪酬機制等,核心是向市場化的方向改革。“通過混改,我們原有的幹部體系已經完全‘脫馬甲’了,全面推行了職業經理人制度,如一人一薪,保密薪酬等。”

李九鵬強調,雖然近兩年東航物流的業績呈向好態勢,但還需根據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性質進一步深化改革。“希望能在現有的國資監管體系下尋求一些突破,為國企的混改積累可複製與推廣的經驗。”

作為地方國有企業的汾酒集團,過去幾年的改革亮點是按照《意見》的要求,以整體上市為契機,對國有資本結構進行了優化。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濟師楊波介紹說,在推進整體上市過程中,汾酒集團把酒類業務板塊進行了整合,同時,把主業以外的業務板塊歸為“三服”,即農業、文化和金融,此外,還對體育、房地產等業務板塊進行了逐步清理,實現了國有資本佈局結構的優化,增強了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

在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改革方面,國家電網積極作為。一方面,推進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另一方面,推進培訓、療養和醫療結構改革。回望改革歷程,王敏感慨地說:“我們在改革開放上取得的成績,促進了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目前國家電網成為世界上能源資源配置能力最強,接入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最大的電網。國家電網也是最近20年來全球唯一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的特大電網。”

重構管理體系

縱觀世界上的優秀公司,在管理體系方面往往有其獨到之處。因此,對國企而言,要想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離不開管理體系的改革與創新。

在這方面,一些央企和國企分享了自己的實踐和感悟。中國中化集團總經理張偉介紹說,中化集團在過去的轉型中,形成了總部集中管控的管理模式,雖然控制住了風險,但也存在管得過多的問題,已經不適應環境的變化。於是,2016年,中化集團開展了管理創新工程,按照“小總部、大業務”的原則,搭建適應投資控股型企業特點的管控體系,成立了五大事業部,並精簡總部部門及人員,一次性下放權力86項,賦予事業部一系列經營自主權。“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決策,從而更快更好地響應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張偉說。

另外,早在2000年時,中化集團就進行了比較徹底的三項制度改革,解決了“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多能少”的問題。而在此次的管理創新工程中,中化集團則按照“堅持國有企業屬性的前提下,無限接近市場”的原則,進一步推進激勵機制改革。據張偉介紹,中化集團構建了六維激勵體系,通過讓業務單位實行技術股份、跟投入股、超額利潤分享等方式,激發了員工的創業激情與創新動能。“在中化集團的加油站,超額利潤分享機制讓員工可以分享40%的非油業務超額利潤。”張偉說。

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進步,中化集團的管理也在不斷迭代。據張偉介紹,目前中化集團正在探索一套適用於創新平臺公司的管控方式,即總部作為一個創新平臺提供基礎設施服務,從而讓旗下事業部以及新培育的業務在平臺上更多更快地成長起來。

在管理創新方面,東北製藥也充分認識到了平臺的重要性。東北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海軍介紹說,在改革實踐中,東北製藥把原來多層的組織架構改造成了平臺型組織架構,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運行效率。“現在我們是平臺化、蜂窩狀的組織架構,其目的,是把原來較長的決策流程進行壓縮,實現快速反應,從而讓企業能打仗,打勝仗。” 魏海軍說。

管理體系的改變並非易事。魏海軍坦言,在設計新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過程中,轉變思維方式是最困難的。“但是結構不轉,思維方式就轉變不了。這是我的感受。”

變革商業模式

除了管理體系的重構,企業的商業模式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變革,才能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2016年以來,中化集團全面開啟了“互聯網+”模式探索,通過能源互聯網、智慧農業、智慧住宅等途徑積極探索“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之道。“集團五大主業全部‘觸網’,使製造業與服務業相互促進,提升增長質量。”張偉說。

比如,2017年8月,中化集團成立了能源互聯網小組,內部招聘了“18勇士”作為創始團隊,並在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的中關村辦公。該小組以互聯網科技打造覆蓋石化產業鏈的數字平臺,涵蓋了原油貿易、化工品貿易、成品油零售、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據張偉介紹,到2018年4月中旬,中化集團的石化行業車、船、庫等供應鏈三大體系,以及B2C的小化加油、B2B的買原油網、壹化網等子系統均已上線運行。其中,小化加油平臺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聯盟站上線數量就達到3300多座,車平臺上線車輛3370輛,125家貨主公司及114家運輸公司,船系統累計上線船舶1500條。

“可以說,正是這種著眼未來、主動求變、積極作為的改革和創新,賦予了中化集團持續增長的活力和動力。在2017年經營業績創歷史新高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集團利潤同比再創歷史新高。”張偉說。

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則貢獻了智慧車聯網模式的探索。據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冰介紹,公司成立兩年來,在國家電網的堅強領導下開拓創新,目前已建成世界領先、覆蓋面較廣的智慧車聯網平臺,連接了23.3萬輛車,市場佔有率為87%。“我們的車聯網平臺已經初步解決了智慧充電的基本問題,現在正著手解決綠色充電問題。我們的願景就是使電動車從生產線,到使用,再到電池的退役,全生產鏈條的綠色化。”江冰說。

作為消費領域的國企,汾酒集團在品牌活力方面有一番自己的實踐和感悟。2017年亞歐經濟論壇期間,汾酒集團打造了“空中廣告+地面活動+指定產品”的三位一體的營銷模式。在空中的航班,地面的高鐵和車站都有汾酒的廣告,同時,汾酒集團把竹葉青作為國家級論壇的指定用品,贈送給各國參會元首。最終,該款產品的銷售收入創造了新高,也讓品牌充滿了活力。“汾酒是傳統白酒,汾酒集團又是國有企業,所以需要有和消費者進行溝通的品牌活力。我們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改革,激發品牌活力,激發市場活力。”楊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