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漠孕育的野果——沙棗,你可曾吃過

在甘肅河西走廊、新疆、內蒙古西部等地區有一種特有樹種——沙棗樹。這種植物多生長分佈於人口較稀少的地區,因此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並不知道它的存在,天然沙棗只分布在降水量低於150毫米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區,使得它和胡楊一樣往往成為戈壁荒漠蒼涼的代言人。


西北大漠孕育的野果——沙棗,你可曾吃過

沙棗樹

沙棗,別名甚多,如七里香、香柳、刺柳、桂香柳、銀柳等等。作為落葉喬木,它高5-10米。葉子很有特點,葉的背面都是銀白色鱗片,葉的脈絡並不明顯。陽光下銀光閃閃,好像星星在眨眼。

沙棗樹生命力頑強,對土壤、氣溫、溼度要求並不高、耐鹽鹼、耐貧瘠、抗旱,抗風沙。我國西北用它來做農田防護林和防風固沙林。沙棗樹還是銀川的市樹。

別看沙棗樹幹粗陋,看著一顆顆東倒西歪,彎腰駝背的,並無半點美感。但花開時節,分外芳香。初夏之季,滿樹蛋黃色小花兒,朵朵爭相吐馥。我最愛的花香除了桂花就屬沙棗花的香了。


西北大漠孕育的野果——沙棗,你可曾吃過

沙棗花

沙棗花的香氣,綿延襲人,沁人心脾,難怪又叫七里香。常有人忍不住折一小枝 ,帶回家泡在瓶中,不啻天然的薰香,不一會滿屋菁華,如入仙境。

夏華秋實,9月間,一朵朵黃花凝結成了沙棗。這果橢圓形,有一種紅色的,一種黃色的。

沙棗果肉富含糖分、澱粉、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可以生吃或熟食,河西走廊常把它磨面作餡,炸出的沙棗面油餅別具風味。


西北大漠孕育的野果——沙棗,你可曾吃過

沙棗和沙棗核

沙棗果肉白色呈粉質,不似其他水果富含水分,吃起來是有點乾的,好似將酸梅粉和炒麵粉混合團在了一起一樣。


西北大漠孕育的野果——沙棗,你可曾吃過

粉質的果肉

沙棗的果核自帶紋理,經過泡籽、穿線、上清漆等工序可以製成沙棗核門簾,具有美觀優雅,古色古香的氣質。


西北大漠孕育的野果——沙棗,你可曾吃過

沙棗簾

河西走廊部分地方誌記載了沙棗這種方物,《肅鎮志》載:“沙棗,《一統志》雲出甘州,有紅黃二色,似棗而小;花開香氣襲人,其肉白似沙。”民國版《民勤縣誌》載:“沙棗,經霜則味甘。”《甘州府志》雲:“沙棗,紅黃二色,大小如棗實,而中貯米如細沙,甘酸可口。”


西北大漠孕育的野果——沙棗,你可曾吃過

《甘州府志》記載的沙棗

你見過沙棗樹,聞過沙棗花、吃過沙棗面嗎?對於沙棗你又有怎樣的記憶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