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首单花落小米,今年收入或达1700亿元,千亿美金估值高不高?

编者按:6月11日,证监会披露小米《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文件。至此,小米成为CDR试点的第一单申请。据接近小米IPO项目的中介人士称,目前投资人尤其是基石投资者入围竞争激烈,给出的估值普遍在750亿至850亿美元之间,已经有一批机构给出超过800亿美元的估值。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的累计亏损为1351.63亿。亏损千亿,小米到底值不值这么高的估值?
CDR首单花落小米,今年收入或达1700亿元,千亿美金估值高不高?

要点提示:

1.小米的支柱产业即以手机为主的硬件设备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但是利润率不高,盈利能力不强,成为市场争论不休的话题。

2.小米虽然拥有广阔的护城河,但劣势也是非常明显:主营业务手机在国内面临着非常大的竞争压力;小米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国际化业务面临着知识产权和法律法规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

3.当前估值在700亿到800亿美元左右相对合理,2018年小米整体的收入将在1600亿-1700亿元之间。

招股书核心数据分析

a.手机业务将进入瓶颈期,占比逐年下降

从招股书来看,小米手机业务依然占总收入的大头。

近三年数据显示,智能手机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正在快速下降。2015年占比80%,2016年占比71%,2017年占比70%。2015年-2016年出现快速下降的原因在于,一方面2016年小米手机业务遭到了很大的挑战,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另一方面2016年小米的生态链业务(IOT及生活消费品)增速为100%。此消彼长之间,小米手机业务收入占比下降。

数据显示,2015至2017年,小米手机单机售价不断上涨。2015年小米手机单个售价807元,2016年则提升到了880元,2017年涨幅不大,平均售价在889元人民币。相对于小米的主要竞争对手OPPO和华为,这个售价都是偏低的。由于小米硬件产品的盈利天花板较低,意味着小米手机业务快到了瓶颈期。

但是,小米手机对于非手机具有非常可观的销售带动作用,很多用户购买小米智能手机之后购买的其他智能硬件或配件。据统计,2015年这一数值为130元,2016年则迅速上涨到230元,2017年为256元,仅仅两年的时间就翻了一番。

未来,手机占小米总收入的比重会继续下降,每年可能维持在1%到2%的降幅,最终占比有可能稳定在50%左右。

CDR首单花落小米,今年收入或达1700亿元,千亿美金估值高不高?

b. MIUI应用估值可观

小米自带的MIUI系统中有很多广受欢迎的应用,比如小米商店、小米相册、小米相机、小米视频等。2017年底,小米MIUI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7亿。2018年4月底,已经增长到1.95亿,逼近2亿大关。值得一提的是,这近2亿的用户中,中国大陆用户和海外用户比例各占一半。

这些应用中,月活超过5000万的有18个,过千万的应用有38个。在资本市场中,月活5000万用户的APP估值在1-2亿美元左右。

c.“米粉”付费能力提升

小米用户的ARPU值(每位用户平均付费)处于快速提升的状态,这一数据代表着小米用户们的整体付费能力不断提高。2015年到2016年,小米ARPU值从28元增长到48元,2017年为57元,乐观的估计下,2018年小米用户的ARPU值会突破70元。如果增长不及预期,有可能在65元左右。

d.拥有忠实的“米粉”

小米还有数量可观的“米粉”用户,即,除了小米手机和笔记本之外,拥有5个以上小米互联网产品的用户达到了1400万,这些都是小米最忠实的用户和消费者。这部分用户对小米品牌的认知度非常高,很难被其他品牌产品动摇。

e.毛利率稳步上升

2015到2017年,小米集团整体毛利率稳步提升。2015年小米集团的毛利率为4%,2016年则提升到了10%,2017年增长到了12%,这一增长主要是由小米硬件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导致的。从相关数据来看,小米硬件产品在2015年的毛利率只有0.2%,到2016年就增长到了4.4%,2017年接近9%。

与此同时,小米互联网服务毛利率处于稳定略降的状态。2015,小米互联网业务的毛利率是64%,2016年为64.5%, 2017年又跌回了60%左右。由此观之,小米集团毛利率的上涨主要还是归功于硬件产品。

CDR首单花落小米,今年收入或达1700亿元,千亿美金估值高不高?

多高的估值才算合理?

众所周知,互联网公司的PE值通常比较高,硬件公司的PE值通常比较低。虽然小米日渐接近于互联网公司,但是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硬件产品。目前一些分析师给出小米1000亿美元的估值,这就意味着80-100倍PE,这一数值是非常高的。

小米的市值在700亿到800亿美元左右相对合理。从小米的整体利润和品牌价值增速来看,在2018或2019年财报出炉后,估值有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

a.手机业务:1000亿人民币

小米的手机业务增长绝大部分增长来自于海外,特别是印度市场。对于国内市场,目前已经几近饱和,竞争激烈,并不指望有非常快速的反弹,2018年预计销售额可能会突破1000亿。

b.LT及快消品收入:450亿人民币

去年年底,小米LT联网数量突破了一个亿,遍布了中国大陆和欧美各国。小米LT瞄准未来智能家居市场,目前来看,小米智能家居的用户量、信息IR交互手段一直处在比较前列的地位。

但是,小米的LT和快消品销售收入突飞猛进,2015-2017年都达到了100%的增长。今年小米生态链还在加速布局,我们预估LT及快消品的收入会达到450亿元左右。

c.游戏和广告收入:140-160亿人民币

随着小米手机用户量的激增和对小米手机ARPU的深挖,2018年小米的互联网业务,主要是游戏和广告收入有可能达到140-160亿元左右。

整体估计,2018年小米整体的销售额将达到1600亿-1700亿元之间。

总体来看,小米是一家非常高效的互联网企业,其主要的三项业务:核心是硬件售卖、新零售和互联网业务,这三方面业务互相渗透又互相独立。小米的优势在于零售效率高、用户忠诚度高。

劣势也是非常明显:主营业务手机在国内面临着非常大的竞争压力,并且以目前来看小米产品研发投入不足,2015年到2017年,小米研发投入为15.11亿元人民币、21.04亿元人民币、31.51亿元人民币,占收入的比例为2.26%、3.07%、2.75%。对于小米快速增长的国际化业务而言,也面临着知识产权和法律法规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

关于凯盛群英

CDR首单花落小米,今年收入或达1700亿元,千亿美金估值高不高?

凯盛群英 是一家专注产业经济的严肃内容供应商,由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的一线专家对行业热点和前沿议题进行深入分析。

读者及会员通过持续关注特定领域的多元观点寻求在专业路径的职业成长,同时也收获跨行业学习、交流、分享的宝贵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