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土家粽子自然芳香,粽葉裡只包純糯米可謂“萬粽一心”


端午佳節,土家人又開始忙著包粽子了,各家各戶都飄著粽葉的芳香。

粽葉,學名箬竹,西南地區武陵山是出產之地,箬竹長滿山坡,漫山遍野一片翠綠。粽葉有一種濃郁的清香,用它包的粽子原滋原味非常好吃。

一般粽葉採回來清洗乾淨後就可以包粽子了,還有一種方法是先把粽葉用沸水煮一下,然後再用它包粽子。

人們喜歡粽葉的那種清香,為了保持粽葉的香味不被破壞,土家人包粽子只用糯米,糯米中不添加任何如豬肉、紅棗等輔助食材,這種粽子只有粽葉的香味。

捆綁粽子的材料是棕樹葉,棕葉的香味跟粽葉非常接近,它倆一起包粽子是最佳搭檔,能夠保正粽子的原滋原味。

土家粽子的形狀比較單一,只有大小的區別,按其大小稱為羊頭粽和狗頭粽,羊頭粽較瘦長,狗頭粽體型較肥胖。

粽子煮熟後就可直接食用,不過放冷後更好吃,俗話說熱餈粑冷粽子就是這個意思。

端午節舉行的包粽子比賽

選手展示自己包的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