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試報:北京聯合大學貫通培養——從高中生到職業人

“我有一個夢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面對陽光下笑臉盈盈的孩子,我這樣想到,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在2018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商業學校高水平師範生貫通培養項目的階段育人成果彙報交流活動中,貫通班的學生這樣朗誦。

2015年起,北京市教委支持部分職業院校與示範高中、本科院校、國內外大企業合作,開展貫通培養項目。針對中小學教師缺乏的現狀,2016年,北京商業學校與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首次聯合開展“3+2+2”貫通培養師範生項目。兩年過去了,貫通培養項目開展得如何?學生在這裡有哪些收穫?貫通項目培養出的老師能夠勝任工作嗎?

用心用眼體會教師素養

“就像被打開了一扇窗,我能看到,期望的未來就在眼前。”2017級貫通小教班學生鄭煦瑤,初中就讀於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在初中階段她被評為北京市三好學生並具有本校高中的保送資格。“我從小的夢想是當老師,所以當我知道貫通項目時,就毅然決定報考。”

在學校教師張騫的課上,《從〈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看如 何策劃小學生課本劇》,本來只是一堂普通的語文課,學生卻身著戲服,分飾著不同角色,從演員、道具師、導演等方面進行學習。

“演的時候是演員,聽課的時候是學生,分享和介紹時就是老師”。學校教育藝術系主任劉相俊說,這樣的授課方式跳出了課本,不再是紙上談兵。學生有了這一系列體驗,才能聯想到自己成為小學教師後如何組織課本劇。

在北京商業學校教師、中國新水墨畫院畫家張猛的國畫課上,學生要學習《蘭竹組合畫法》。除了基本畫功,還要了解國畫背後的中國傳統文化,“竹象徵氣節,蘭象徵內在”,一筆一墨中皆蘊含著做人道理。

學生學的是高中課本知識,對接的卻是未來職業體驗的教學模式。這在北京商業學校已融合到各個學科,從普通課程提升到各類社團活動中。同時,學校圍繞師德素養、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三個維度,為學生多元發展設計高端國際化課程和高質量精品活動,開辦了科技、語言、體育、藝術及非遺大師等20多個社團活動。

學校副校長邢連欣說:“貫通培養過程中,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發現要具備哪些職業素質。”學校十分重視學生自主建立職業認同感,通過名師名家進講堂、未來教師技能大賽、名校名園參觀、博物館實踐、合唱團、朗誦社等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幫助他們比同齡高中生更早進入職業角色。“相信這一系列活動能讓學生有人民教師的職業使命感和榮譽感。”

為此,貫通培養班配備了最優秀的教師:2名北京市學科帶頭人、5名北京市骨幹教師、17名高級講師、10名學校一級教師分別擔任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其中包括全國教師信息化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張騫,有著8年美國留學經歷、曾在百老匯演出過的聲樂教師王欣,全國中職班主任大賽一等獎、北京紫禁杯班主任蔣舒雅,2018年中職學前教育保教技能大賽一等獎指導教師左旭,以及特聘專家如蔚縣剪紙第三代傳人張娟等。

處處是舞臺 生生都精彩

小學和幼兒園老師要具備音樂、美術、舞蹈、演講等專業素質,也就是說,琴棋書畫等技能都要過硬。這麼多內容,意味著學生年齡越小,學習效果越好,對職業認同感也越高。

在北京商業學校的樓道里貼滿了學生的書法、繪畫、藝術作品。短短兩年時間,已經有不少“大師”級作品,很難想象很多學生是零基礎入校。

2017級貫通音樂學學生王婧瑤說,入校以來第一次彈古箏、第一次深入地瞭解樂理知識……這些第一次讓她的知識更豐富。入校後,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學校的專業設備。專業教室裡有電鋼琴、電教板、一體化的納米觸控黑板。這樣的設備在很多普通中學不多見,而在這裡並不是稀罕物。王婧瑤說:“只要有需要,我們隨時都能使用琴房。”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最大的特點是對技能培養的重視。因此,學校裡技能競賽機會有很多。鄭煦瑤來到商校以後,參加了校內外各種各樣的活動。“我曾代表學校參加北京市最美中職朗讀者,在北京市經典誦讀比賽中獲得個人一、二等獎。這些體驗都是以前沒有過的。學校給了我們很多展示的舞臺和機會,讓我越來越自信。”

考慮到學生和家長需求以及首都教育發展需要,學校本著“綜合培養,學有專長”的理念,在設置課程時突出浸潤式實踐性教學模式。前三年安排了較大比重的高中文化基礎課學習,同時開設教師專業素養及崗位技能水平綜合提升課程,包括書法、舞蹈、文學閱讀與指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形體與禮儀、樂理與視唱、繪畫手工、繪本賞析與創意、幼兒遊戲、蒙臺梭利幼兒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等。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黃侃表示,貫通項目不同於傳統的四年制本科,學生能比較早進入到職業體驗中。學校要充分發揮貫通培養的這種優勢,進一步加強技能的培養,同時推動與行業合作的產教融合模式。

今年六專業招300人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首當其衝的是教育資源短缺,尤其是師資短缺。今年該校貫通項目招生新增科學教育、藝術教育(舞蹈方向)、雲財務會計專業,加上之前的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和音樂教育三個專業,6個專業計劃招生300人,師範教育全部免學費。

“3+2+2”貫通培養項目學制7年,學生前3年在北京商校學習,中間2年直接進入北聯大師範學院高職階段學習,最後2年通過專升本轉段考試錄取到北聯大本科。“3+2+2”培養模式並不是簡單的時間相加,而是做到真正的貫通。課程設置、培養模式將結合中職和高校兩方面特點,整合兩校師資、基礎設施、實驗實訓等資源,共同設計一體化的培養方案。兩校將用7年時間,培養出一批文化功底紮實、專業技能嫻熟的“孩子王”。

學校校長助理王彩娥表示,志願填報前,家長要對孩子的職業興趣點有所瞭解。教師的師德和對教師職業的熱愛,比其具備的技能更重要。此外,中招報考是平行志願方式,即使考生沒有被貫通項目錄取,也不影響後續的統招錄取。

“往年,學校的小教、學前、藝術教育專業吸引的多是女生報考。今年新增的科學教育專業適合男生報考。有興趣報考的考生和家長可及時關注相關信息。”

面試內容包括語言素質、體態儀表和音樂素質等,主要考查考生的普通話水平、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思辨能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