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出苗後,如果要促進花生的增產增收,該怎麼做?

花生出苗後,管理不可少,有些朋友認為,花生一出苗,等著打除草劑就可以了,其實,這是針對於懶人來說的,如果想要花生最終高產,花生苗期的管理非常重要,不僅僅是隻除草這麼簡單,下面小幫手說的這4點管理措施,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花生出苗後,如果要促進花生的增產增收,該怎麼做?

1、間苗補苗

即使你在播種時,非常小心,等到花生出苗後,總會有個別不出苗或者是出苗較密的地方出現,這時候怎麼辦?趁著剛出苗沒多久,抓緊補苗間苗,比如,A地方由於一些原因,出苗不多,B地方播種時由於下種量大,導致出苗多,那就把B地方多餘的花生苗,移到A地方少的區域,如果未出苗區域過多,儘快進行補種。

補苗間苗工作,一般是在播種之後十天到半月之間進行,時間要避開中午高溫的那段時間。

2、除草

關於花生除草的相關內容,小幫手前面一篇文章,有給大家詳細介紹,花生苗期時,正式除草的最佳時候,一般在雜草2-4片葉開始打除草劑,上午10點前以及下午15點後進行,根據不同的雜草,選擇不用的藥劑,具體的,可關注小幫手,查看上一篇文章。

花生出苗後,如果要促進花生的增產增收,該怎麼做?

3、追肥

花生在苗期時,可以進行一次追肥,一般在始花前進行,目的是為了促進幼苗的發棵,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田塊都要追肥,比如花生長勢良好,葉片旺盛,顏色較深,這個時候可以選擇不用追肥,為了防止旺長,後面還需打控旺劑,追肥主要是在花生4-5片葉時,對於長勢弱、葉片顏色淺而小的地方,進行追肥,主要以磷肥、鉀肥為主。

4、注意葉斑病

花生葉斑病,一般在花生齊苗後,即可發生,首先葉片會受感染,出現病斑,從下部到上部,逐漸蔓延,隨後花生莖杆也會被侵襲成病斑,同時感染病菌後,根系生長受阻,花生長勢變緩,影響花生的正常生長。

預防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輪作,如果發病後,可選用藥劑多菌靈、百菌清、甲基託布津等,遇到發病較嚴重的地塊,一次不行,可以間隔一週左右,多來幾次。

花生出苗後,如果要促進花生的增產增收,該怎麼做?

以上4點,小幫手個人認為,是花生在苗期時,應該注意的管理技巧,當然,還有其他管理方式,比如中耕、澆水等,這些也要看田間具體的墒情而定的,好了,關於這個問題,就先說這麼多,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來學習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