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譜”的美國總統安保方案,背後竟然是DARPA

對武裝到牙齒的美國特勤處而言,保衛總統堪稱天字第一號使命,無論後者多麼“不受歡迎”。我們可以設想特朗普的車隊在紐約鬧市被示威民眾包圍的情景——千鈞一髮之際,特工掏出神秘裝置,將某種化學物質向人群噴灑過去。瞬間,憤怒的人們變得溫順了。

“不靠譜”的美國總統安保方案,背後竟然是DARPA

負責美國總統安保的特工

“我們需要這樣一種手段,能讓不友好的人群立刻變得友好。”這是1963年底提出的一個聽上去荒誕不經的設想。彼時,時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剛剛遇刺。

通過發掘政府解密檔案,歷史作家沙倫·溫伯格在新著《戰爭幻想家》中評述道,肯尼迪遇刺引發的應激反應過後,負責研發相關技術的人發現,安保上的萬全之策往往以束手無策收場;這便是美國曆史上最具野心,也最短命的總統安保計劃留下的首要教訓。

肯尼迪遇刺引發反思

溫伯格在新書中提到,在美國軍方涉足總統安保的過程中,成立於1958年的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扮演了關鍵角色。該機構曾幫助美國宇航員進入太空,並在誕生後60年間因為給互聯網、隱形戰機和無人機等尖端技術奠定基礎而出名。但多數人不知道,20世紀60年代初,該機構科學家承擔的最機密任務和戰爭無關,而是為總統安保殫精竭慮。

肯尼迪之死暴露了總統安保機制的短板。半個世紀以前,美國總統專車已經配有高檔羊毛地毯和繡有總統印章的布簾,但防禦能力幾乎為零。肯尼迪的專車原本附帶了一個透明的防彈護罩,但在1963年11月22日的達拉斯,因為當地氣溫過高,這個防護罩沒有被使用,導致肯尼迪直接暴露在刺客面前,最終於大庭廣眾之下中彈身亡。

“不靠譜”的美國總統安保方案,背後竟然是DARPA

遇刺前的美國前總統肯尼迪

目睹悲劇的特勤處由此意識到,要確保美國三軍總司令的安全,不僅需要訓練有素的保鏢,先進的技術手段也不能少。然而,彼時的特勤處甚至連如何操作防彈車都不知道。白宮只得向五角大樓求助,後者又把任務丟給了DARPA的科學家。

揹著總統本人搞安保

不過,DARPA真正著手研究保衛總統的高科技手段之前,它還得先過“保密”這關。新上任的林登·約翰遜不久後就將尋求連任,生性豪放的他,對“懦夫般縮在防彈玻璃後頭”的一切舉動都不感冒。如果讓他發現國防部將大量資源用在了總統安保上,多半會適得其反。

“我們不可以讓項目外洩,”時任DARPA負責人斯普勞爾回憶道,“一旦外洩,項目會被斃掉。”不過在幾星期後,白宮預算部主任科密特·戈登還是獲知了這個見不得光的項目。一貫穩重的戈登風風火火地跑到五角大樓,警告說,如果約翰遜發現了DARPA在幹什麼,所有人都會失業,甚至包括時任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作為職位最低的人,損失最小的反倒是DARPA署長。“我沒問題,但戈登一定在擔心自己的位子。”斯普勞爾如是說。

見交涉無果,戈登無奈地對DARPA負責人表示:“現在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馬上把這個方案槍斃。另一種選擇是,設法不讓約翰遜知道。我選擇後一個,悄悄繞過總統。”

“不靠譜”的美國總統安保方案,背後竟然是DARPA

美國前總統約翰遜

任務就這樣啟動了——DARPA在未徵得總統同意的情況下,著手研究如何保衛總統。

多數方案被指脫離現實

在解密文件中,一份落款為1963年12月3日的備忘錄概括性地闡述了DARPA應該為保衛總統做些什麼:當務之急是升級總統專車,然後就保護政要的其他技術和策略集思廣益。到12月底,這項工作得到了正式名稱——“星計劃”。

技術人員發現,升級的最大難點是如何為車輛添加足夠多的裝甲,又不至於增加太多重量而被迫重新設計整個底盤。最後,車門處被裝上了鈦合金板,車內鋪上一層鋼板,防彈護罩也被修改為弧形,工程師們嘗試幾次才造出防彈玻璃。

然而,項目開始月餘,DARPA就與特勤處的上級單位——美國財政部爆發了嚴重的分歧。財政部協調專員阿諾德·薩格林要求DARPA開發一種能在數秒內癱瘓刺客的非致命武器,時間限定為“數週”。後者分析了各種方案,發現聲波武器難以控制威力,催淚瓦斯不能針對單一個體,其他方案不是射程太近就是可靠性極低,最關鍵的是,沒有任何一項能在幾星期內提供樣品。

不過,DARPA還是按要求試製並測試了一些武器,其中之一是受日本忍者啟發的、一端可以高速彈出的警棍,結果令人失望——或者是樣品用幾次就壞了,或者是根本無法擊中目標。另一個方案是麻醉劑噴槍,但科學家發現,如果事先沒戴防毒面具,特工自己可能先於刺客被放倒。

由於財政部的要求過於無理,DARPA不得不問計於蘭德公司等承包商。後者提了不少點子,但更像脫離現實的空想,包括給總統套上金屬防護網以及給車輛外殼通電等。此外,“星計劃”還定期召開集思廣益會,產生的創意五花八門,其中最具科幻色彩的要數“幻覺生成系統”,即通過將總統周圍的空氣加熱以改變其折射率,增加刺客瞄準的難度。

“不靠譜”的美國總統安保方案,背後竟然是DARPA

坐在汽車上的美國總統特朗普

還有建議稱,應以人工方式讓氣流不停地在總統面前流動。此舉被認為可以令子彈轉向,至少足以確保總統不被直接擊中。但計算結果顯示,除了示威者扔來的西紅柿,氣流對飛行物體幾乎沒有影響。科學家們還預測,扔西紅柿的人第二次或第三次投擲時就會校正目標。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雄心勃勃的“星計劃”在啟動次年就不了了之了。DARPA的全部成果包括修復總統專車,設計第二代專車,升級總統直升機,並開展關於安保工作的二十餘項研究。另有一批可向6米外的目標噴射辣椒水的水槍於1965年交付,但它們從未派上用場。正如沙倫·溫伯格在《戰爭幻想家》中總結的那樣,DARPA對如何保護生命這件事並不在行。(知識博覽報)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