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貳:大理既下山·拾山房精品酒店

理拾山房精品酒店位於蒼山國際高爾夫社區半山,背靠蒼山主峰西麓,面向洱海及旖旎的田園風光,視野開闊。項目用地南北和東西方向都有較大的地形高差。在這裡,蒼山是設計的主題,也是故事的主線。我們希望建築能成為蒼山的一部分。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鳥瞰圖

建築師憑藉在西南山地多年的設計經驗,巧妙有效地解決了關於地形利用、景觀營造、空間組織、視線屏蔽以及自然要素引入等問題。將建築標高降低以適應坡地,形成了下層式的院落。兩層挑空的大廳與前庭後院相互借景,通透明亮。環境影響空間,空間是景觀的反饋,順勢而為地梳理各種矛盾,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拾山房放鬆而又有溫度的建築形態。左右兩側院落的牆體連續而肯定,將建築主體、庭院、側院、長廊、露臺的界限相互融合,努力去營造一種自然而然相連貫通的感覺,消除建築和空間內外之間的視覺界限,建立起面向山野、海面、田園、之間的視覺聯繫。牆內:是歸隱,牆外:是塵世。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建築外觀

“拾山房”的“拾”這個動作有積極介入的意思,“山”就是指建築所處的環境,“房”就是心靈迴歸質樸的一種表現。就如拾山房的英文名“Pure House”一般,整個酒店希望用最簡約的設計方式提供給人們一種迴歸質樸的生活場景,體現了“放鬆”和“有溫度”的設計理念。設計初始我們就本著“歸心,歸山”的意境進行創作。建築以平和、寬容的設計態度融入場地之中,使之和自然融合貫通。經過十幾輪的不斷討論和自我否定,房間數量從最早的20多間減少到13間,最後才達到目前的最佳狀態。在這裡,我們試圖建立一個生動的空間序列:上山、入院、歸堂、賞雲、眺海。建築以謙遜而溫和的姿態表達了一個迴歸“家”的意象。設計者以一系列敘事性空間融入敘事性的場地,營造出獨一無二的場所空間體驗。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建築近景

入口位於建築角落,低調而謙遜,拾階而下,一棵數十載年份的花紅果樹迎面立在水池中央,瞬間吸引住人的視線。轉向經過光影斑駁的入口門廊,進入接待廳,開始以一種日常而純粹的方式進行空間體驗。公共區域以中央火爐作為視覺中心,兩層通高,形成整個首層的核心空間,其他的功能配套如接待中心、書吧、餐廳、內、外庭院等功能空間皆圍繞其展開。大廳前後下沉的庭院有效解決前後坡地高差帶來的困擾,同時也避免主幹道的人流車流所造成的干擾,營造了一個溫度與日常,直抒心臆的趣味交流空間。大理明媚的陽光、樸拙的石、溫暖的木、混搭的傢俱與質樸的白牆在一起形成空間次序上的對話。安靜婉約,溫暖而舒朗。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入口處水池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大廳

拾山房13間客房各具特色,均帶有寬大的觀景陽臺或私家院落,寬闊的居住空間中舒適的床品引人注目,敞亮的落地玻璃,精緻、開敞的衛生間和寬闊的戶外休閒陽臺、配合周圍開闊舒朗的風景,可以欣賞窗外蒼山青翠、洱海碧藍……處處顯露出拾山房不俗的休閒氣質,令人不忍離去。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庭院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庭院

頂層的半室內外空間作為第二公區將建築空間推向另一個高潮,在這裡,設計師將咖啡吧、交流和觀景融為一體,經過精心計算高度的橫向長窗,將蒼山洱海的日出日落、風起雲湧“裁剪”和“借景”,讓我們靜靜地獨享,頂樓陽光書吧和休閒露臺與無邊際水池相依,成為真正意義上的360°觀景平臺。巨大的無邊水池彷彿一面鏡子成為洱海和流雲的一種微妙延續,將視線送向遠方,融化在變幻莫測的天光裡。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客房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房間露臺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錯落的露臺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頂層淺水池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頂層淺水池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頂層空間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頂層陽光房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建築外立面細部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室內公共區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室內一角

強烈推薦!4個很有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二)

客房

拾山房的業主李駿、何飆是二十幾年的好友、同時也是拾山房的設計師,兩人擁有建築師共同的情懷和夢想。對項目相同的認知和了解帶來了非常高的契合度。從項目的多次選址、設計的不斷自我否定、不遺餘力的現場施工指導,到最後所呈現給這片土地的是謙卑的建築、婉約的花草、古拙的石木、斑駁的光影。拾山房敘事性的空間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回應自然,融入自然,使建築生長於環境之中,讓我們可以在真實的日常中聆聽自己的心跳,尋找到生活的本真,為我們帶來一個可觸摸的有溫度的建築。

建築設計:重慶悅集建築設計事務所

建築設計師:李駿 何飆

項目地點:雲南,大理

項目規模:1550 ㎡

項目年份:2017年3月

主要材料:白色粗砂抹灰牆面、原生卵石、楸木、水泥

室內設計:重慶尚壹揚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室內設計師:謝柯支鴻鑫

項目攝影:存在建築、感光映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