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你回不回家?

春節,你回不回家?

距離除夕還有九天,西南大學空蕩蕩,學生們放假後帶走了城市一半的喧囂。校外咖啡館還未關門,老闆不慌不忙地打掃,她說下午五點半結束運營,就回老家。

她讓我想起了大學讀書時的情景。每逢放寒假,離開學校之前,我們都會認真收拾行李,就像在做一場回家前的禱告,虔誠地期望一路順風。和外地的同學相比,在本市讀書的人,不用跋山涉水。但回家路上,我們都要穿過擁擠的人群,搭上那趟開往明確目的地的汽車。

畢業快兩年,我仍忘不了當年即刻啟程的愉悅心情。晴朗天,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被喚醒,我甚至能嗅到寒冬裡陽光的味道。以至於,現在只要看到陽光,就想起在學校的日子。

春節,你回不回家?

也許此時此刻,你已買好回家的票,或者已經在路上了。

而我在重慶生活了24年,從未離鄉。待在永川的4年,是我離家最遠的時候。儘管從永川到北碚車程只要兩小時,在我看來,已經是千山萬水。現在,從我工作的地方回家只要四十分鐘。

戀家如我,縱然未遠遊,對於家的歸屬感始終強烈。不用等到春節才團圓,只要願意,親戚們每週都可以小聚。但我能感受遊子那倦鳥歸巢般的心情和即將回家的複雜情緒。

春節回家是一場儀式。無論布衣客還是衣錦人,一年在外拼搏,終於都要還鄉和家人團聚。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回家變成了一場酷刑。年輕人焦慮著,回家後如何應對三姑六婆的拷問,“談戀愛了沒?”、“工作怎麼樣?”、“工資多少”、“什麼時候生孩子”……回家是沒得選的考題,橫豎都是死。不少人因此患上了近鄉情怯的病。

“近鄉情怯”出自《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原意是作者在流放期間與家人失聯,心中分外擔憂。離家越近,越感到焦慮,彷彿已經預料到家人已經遭遇了不測。後人除去這個語境,使用近鄉情怯這個詞表達害怕即將發生的事。

他們為何害怕回家?《圍城》第八回裡,方鴻漸一想到要帶孫柔嘉回家,卻不由得心事重重,他覺得回家並不像理想那樣的簡單。遠別雖非等於暫死,至少變得陌生。回家只像半生的東西回鍋,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他們害怕的是,回家的味道變了。回家最初的那幾天,彼此相安無事。不出一週,各種問題湧來,從工作到生活,父母問得細緻入微。被拷問、被教育是不爭的事實,到最後,他會發現,儘管自己在外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但在父母的眼裡,他仍然是離家時的那個小毛孩。

不同的是,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裡,把童年和家描述得如夢如幻,家人、家人的味道時時牽動他的心。家長裡短皆趣味,家的意義甜蜜而惆悵。

說來說去,家竟是這般神奇的存在,讓人又愛又怕,既然這樣,就不要離開家吧。

但還是有很多人離開小鎮,去往大城市,那裡有夢想,有無窮無盡的機遇。他們夜以繼日地加班,沒有戀人,努力掙錢很久也買不起大城市裡的一平米房……有人拼了命地留下來,也有人回家鄉生活。

春節,你回不回家?

想到這裡,我這個從來沒有去外地生活超過一個月的人,對春節回家潮又有了新的理解。

小鷹羽翼漸豐,就要飛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老鷹在家裡翹首以待一年一次的相聚。他們知道你有廣闊的天空,無法阻止你前進的腳步。他們也有很多話想對你說,所有叮囑和牽掛最終變成了嘮叨。但這總是愛,是他們在你遠走他鄉的這一年裡,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愛。

如果註定要遠遊,在家時就好好地和父母相處,因為你不知道離家時的深情相擁還能有幾次。

春節,你回不回家?

我們總是能聽到人群裡,各種各樣的聲音

——趁著年輕,你要出去闖闖。

——父母在不遠游。

——我一個人在外面挺好的,我還要再拼一拼,今年不回來了。

——孩子,回來吧,家裡有熱菜熱飯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