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根据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文化遗产日”。

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是在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经陕西省文物局专家组认定。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长城名录,2014年5月,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早期长城的分布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改写了中国长城的建造历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宜君自古以来就是关中通往陕北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宜君战国魏长城修筑在险峻的山梁、沟壑边,依山就势蜿蜒成一条纵贯南北、坚不可摧的军事防御屏障。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遗址地处宜君县彭镇至宜阳街道十里铺村210国道沿线,遗址总长9594.5米, 其中残存2993.5米,消失5901米,由6段城墙遗址,9处烽火台遗址组成,距今2300多年,是春秋时期最早的长城之一。由北向南分别座落于彭镇许家塬、武家塬、南庄、王沟湾、陈家洼、偏桥、湫沟、焦淆、二十里铺9个村。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说起修筑这段长城,还与战国时的魏国大将吴起有关。史料记载,当时,魏文侯变法图强以后,魏国国力强盛,在河西扩展大片领土,并派吴起镇守西河,在此吴起率兵与当时的强敌秦国打了数场硬仗。其中发生于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的部队打败了10倍于他们的秦军,从而奠定了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强国地位。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后来,魏国内部起内讧,吴起离开魏国到楚国,之后为保护楚悼王被楚贵族射杀,一位护国大将就这样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失去了吴起的守护,魏国无论在实力上,还是心理上都弱于秦国。为防秦的东扩和防戎,魏国开始在两国边界上修筑长城,以此巩固河西边防。史料记载,魏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58年)至十九年(前351年)开始修筑。《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筑长城,塞固阳。

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约宜君战国魏长城

6月9日,将会有考古大咖、长城专家、媒体大咖云集宜君,共同参与2018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长城保护利用高峰论坛陕西(宜君)分会场主题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