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菲律賓戰役-美軍重返菲律賓

日本海軍艦隊在萊特灣海戰中慘敗,但島上的陸軍仍進行著頑強的作戰。直到1945年1月1日,美軍在極為艱苦的戰鬥中才迫使日軍逐漸後退,萊特戰役基本結束。還在萊特戰役期間,美軍就在民都洛島登陸,以便取得進攻呂宋的基地。進攻呂宋的日期定為1945年1月9日,克魯格指揮的第6集團軍負責進行這個戰役。艾奇伯格指揮的第8集團軍接防萊特、薩馬和民都洛,並準備肅清呂宋以南諸島的日軍。

第二次菲律賓戰役-美軍重返菲律賓

澳大利亞第1集團軍負責消滅新幾內亞、新不列顛和布干維爾被孤立的日軍,奪回婆羅洲(現名加里曼丹)及其豐富的油田。第6集團軍計劃在仁牙因灣登陸,佔領中呂宋平原,拿下馬尼拉。菲律賓的游擊隊要破壞呂宋南部的交通線。金凱德指揮的第7艦隊定名為呂宋特混艦隊,負責運輸、掩護和支援登陸部隊。哈爾西的第3艦隊空襲臺灣和呂宋北部的目標,進行戰略支援。

第二次菲律賓戰役-美軍重返菲律賓

日軍方面,山下奉文的第14方面軍在呂宋已增至25萬人。島上只有150架日本飛機,這時日本第1航空艦隊司令大西瀧次郎,利用青年願意拼命的心理,倡導神風突擊戰術:飛機滿載炸彈對準敵艦的甲板猛紮下去,撞得機毀人亡,引起敵艦大爆炸而將其摧毀。於是,日軍中便出現一大批這種亡命徒式的“神風特攻機隊”,使美國軍艦遭到可怕的損失。10天之中共炸沉17艘美國艦艇,重傷20艘,輕傷30艘。但是山下失去海空軍支持,孤立無援,很少有守住呂宋的希望。為阻撓呂宋落入美軍手中,山下計劃進行拖延戰術。他把部隊分為3組:尚武集團,在北部,14萬人,防止盟軍從仁牙因登陸;建武集團,在中部,3萬人,保衛克拉克機場設施;振武集團,在南部,11萬人,保衛南呂宋。

第二次菲律賓戰役-美軍重返菲律賓

1945年1月9日,美國第6集團軍的4個師在仁牙因灣登陸,31日佔領克拉克機場及其要塞等設施。2月3日美軍進抵馬尼拉外圍,但經過1個月的苦戰,美軍才肅清了菲律賓首都的敵軍。日軍敗退時惱羞成怒,殘殺了數以萬計無辜的和平居民。此後,呂宋的日軍退往東部山中,負隅頑抗。到1945年9月初,被困的日軍紛紛向本島的美軍繳械投降。9月3日,在呂宋中北部山中苟延殘喘的日本第14方面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將和參謀長武滕章中將,在碧瑤向美軍簽署了投降書。菲律賓的日本侵略者徹底失敗了。

第二次菲律賓戰役-美軍重返菲律賓

1944年10月,美軍在萊特登陸時,菲律賓人民抗日軍為了配合盟軍的攻勢,對日軍展開了大反攻,解放了許多地方。其中民抗軍中的華僑抗日遊擊支隊非常活躍,他們和菲律賓人並肩戰鬥,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用鮮血結成了戰友情誼。1945年1月,人民抗日軍在八打雁進行牽制戰,使美軍能在仁牙因灣出敵不意進行登陸。人民抗日軍還切斷了日軍後方重要交通線,從而加速了日軍在馬尼拉周圍基地防禦線的瓦解。

1945年3月3日,美軍完全佔領馬尼拉市,菲律賓自治政府也隨之宣佈恢復。菲律賓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通過武裝鬥爭,付出巨大犧牲,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二戰後菲律賓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空前高漲,美國企圖修改《泰丁麥克杜菲法》,延期宣佈菲律賓獨立的計劃並沒有成功。

第二次菲律賓戰役-美軍重返菲律賓

1946年7月4日美國宣佈菲律賓獨立,同時,兩國簽訂“總關係條約”和“貿易協定”(又稱貝爾協定),美國保持在菲律賓的經濟和政治方面享有特權地位。美國獲得了在菲律賓駐軍的權利,建立了克拉克空軍基地和蘇比克海軍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