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構建四級河長制改善綠色生態環境

益阳构建四级河长制改善绿色生态环境

資江風貌帶成了市民休閒好去處。

益阳构建四级河长制改善绿色生态环境

撇洪新河治理後,岸綠景美一派好風光。

2017年以來,益陽市以改善綠色生態環境為發展目標,全面推行“河長制”,構建市、縣、鄉、村四級河長責任體系,通過制定河湖治理保護方案,加強水源環境綜合治理,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河湖治理實現了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

資江:“沿江風貌帶”成了市民休閒好去處

目前,益陽市8個區縣(市)和97個鄉鎮都成立了河長制辦公室,制定了實施方案,出臺了河長制工作規則、工作要點、信息巡查、督查等相關文件,實現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責任體系全覆蓋。同時,全面加強河湖治理,深入開展水運汙染、農業面源汙染和畜禽養殖汙染專項治理,加強洞庭湖矮圍網圍養殖退出,加大兩水夾堤、堤防達標、堤防、溝渠、水庫、泵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設置“河道督察長、河道警長、河長及志願者服務工作站”的三長一站機制,確保恢復綠色生態發展環境。

赫山:大力推進河湖治理 百姓居住環境變好了

益陽,是有名的“魚米之鄉”,蘭溪米市源源不斷地輸出大米,滋養了全國各地人民。益陽是農業大市,糧食的豐收,離不開水利的保障。

在水環境治理方面,赫山集中水政執法力量,調動屬地河長工作積極性,對張蘆渠以及新河電排引水渠河道中的攔網進行了徹底清除,基本完成河面清障任務。2017年9月份完成蘭溪河水葫蘆及雜草打撈;撇洪新河,原來岸邊雜草叢生,河水暗綠,垃圾漂浮,死豬死貓經常漂浮在河面上,臭不可聞,經過治理,清除了雜草,垃圾漂浮物再也不見了,河水也變清亮了,魚蝦也回來了。

安化:兩網退出見成效,青山綠水愛煞人

安化縣柘溪庫區,兩岸青山聳翠,庫區碧波盪漾,往來船隻航行有序,岸綠景美。

沅江:拆除矮圍網圍,還洞庭湖生態溼地風光

沅江市漉湖蘆葦場邊,這裡蘆葦搖曳,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水鳥飛翔,一派湖鄉景色。

漉湖下塞湖邊,99臺大型推土機、13臺挖掘機、2臺吊車

15輛建築垃圾轉運車同時作業,現場人來車往,機械設備轟鳴聲不斷

這是益陽沅江市南洞庭湖下塞湖矮圍集中拆除專項整治行動施工現場景象。作為洞庭湖區矮圍網圍整治行動中,圍堤周長最長、水域面積最大、整治任務最艱鉅的一處矮圍。

自2013年底發現下塞湖大規模圍築矮圍問題後,益陽、沅江兩級黨委政府持續開展了一系列督促檢查、調查處置和拆除工作。2015年6月和2016年12月,在相關人員監督下,下塞湖矮圍業主組織機械設備,掘毀了下塞湖矮圍西北段泥堤共2200米。

沅江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只要不出現特大暴雨天氣,此前,沅江市全面完成了網圍爆破工作。本次“攻堅戰”,於6月15日全面完成,徹底摧毀下塞湖矮圍截水捕撈功能,使矮圍水面與洞庭湖外湖水域完全貫通,增強高洪水位時下塞湖河道的行洪功能,全面提升洞庭湖原有溼地生態恢復調節功能,恢復洞庭溼地原貌。

【數據】

34.14億元投資,力保河清水暢生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