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影一一牵鱼网

小影一一牵鱼网​农历的腊月中,农家在舂好年糕,裹完粽子,送灶神爷上天以后,空气中过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

此时,只等着天空放晴,便开始了我们江南水乡农村所特有的过年的最后一个准备工作——牵鱼网。

挑一个天空放晴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在老家“上官渡”(河名)的河面上,便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小船,船上的渔民都在为今天的牵鱼网做前期准备工作的,名为“割稍”。

其实,就是渔民用木器、金属相互敲打发出的声音来惊吓躲在岸边石缝里的鱼儿,让它远离石缝,游到河的中间去,以便被等一会儿的大网网住。

“割稍”完了以后,渔民们便拉起一张很大的网(此网上边是浮标,下边是石子)沿着岸边一点一点的放到河里去。

此时,渔民们的表情是非常专注的,因为这是一种技术活,他们的动作是非常小心的,仿佛有一点点的遗漏就会影响到他们今年的收成似的。
小影一一牵鱼网​孩子们现在只有跟着这些渔民的移动的船,沿着岸边走去,同样一个也不肯落下,仿佛落下了就会失掉这次学习本领的机会似的。

接下来就是力气活了,当渔网放到河里以后,河的两边便站满了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他们一个个都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拉着连着渔网的绳子,身子做一个倾斜的动作,嘴中便有节奏在“哎哟、哎哟”地喊着,一副很卖力的样子。

其实因为人多,拉这种网是不吃力的,大家要的就是这种气势,一种过年了高兴的氛围,孩子们此时此刻也一本正经地帮着大人们拉着渔网。

开始的时候因为河面太宽,所以河面上是比较平静的,跟平时没什么两样。

于是孩子们使劲地往河的中间扔石子,希望能惊动河中的鱼儿,让它跳跃起来,但一切都是徒劳的,因为河面太宽,几颗小石子是惊动不了河中比较安稳的鱼儿的。

接下去,随着网线的愈拉愈紧,宽扩的河面被渔网包围范围越来越小,鱼儿在河里便越来越挤了,于是,一条鱼儿开始跳跃起来,二条鱼儿跳跃起来......
小影一一牵鱼网​无数条鱼儿在河中跳跃起来,看上去真有一种鲤鱼跳龙门的感觉,早就等候在渔船上的渔夫,用渔罾把鱼儿舀到渔船上去,一直要舀到鱼装满船舱为止。

渔网牵到此时已接近傍晚,落日的余辉斜照在河面上,河面上波光闪闪,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夕阳照在老渔夫布满皱纹的脸上,只见满脸的皱纹都移到了边上。

此时,最惨的是要数孩子们了,浑身都被这从河中捞起来的渔网揩得湿洛洛,回去将又是一顿臭骂。

待夕阳西下,人群散尽,留下的便只有这空荡荡的河面、湿洛洛的岸边,以及还有几条被漏网的鱼儿在心惊胆战跳跃。

大人们都拿着鱼儿回家过年去了,孩子们也不知自己在忙些什么,跟在大人的后面也连蹦带跳地回家去了。

这样的习俗一年连着一年被延续下来,在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过这个习俗并不是真的为那几条鱼,而是为了在过年时图一个“年年有余(鱼)的好彩头。
小影一一牵鱼网​一一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