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有什麼歷史依據?

密探零零發

謝@密探零零發兄相邀!端午節的端,是開始,初始的意思,《風土記》“仲夏端午,初也”。午,一說是五的順號,一說是五月地支屬午,地支紀月之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巳,五月午……。又名重五,端陽。


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有吃棕子,飲雄黃酒,戴香草包,龍舟競賽等習慣。據說這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憂國憂民憂君王,秦軍攻陷楚郢都後,在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自盡,以身殉國,後人便把這一天定為節日,年年紀念。餘靖有詩“龍舟爭快楚江濱,吊屈誰知特愴神”。(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其實端午節來源一直存有爭議。有紀念屈原,李隆基,伍子胥的說法,也有龍的生日,夏商周的夏至節,惡日鎮妖辟邪等流傳,而紀念屈原這一說法已被民國多位學者質疑過,聞一多認為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從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才出現的,而端午節之前已經存在。而胡適則一直懷疑屈原是否真有其人,因《史記》之前,屈原未見於其他文獻。


也有人認為隨著時代的變遷,民眾的遷徙交流,南北文化融合,不同的文化習俗經過磨合,南朝之後端午節的風俗至於大成,隨著歷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不管如何,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份,端午節的存在有其積極意義,能喚起人們慎終追遠的情懷,增添砥礪前行的信心。


南方鵬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最初的端午節是跟屈原沒有什麼關係的,最初的這一天是辟邪的。

端午節源於對惡日(即農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也是祭龍的節日,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雖然我國的端午節常視為紀念楚國詩人屈原與吳國忠臣伍子胥的節日,但不少習俗在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學者如聞一多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

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帶)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在竹筒中(即現在的粽子),投到江裡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現在端午節已經成為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這一天也是法定節假日,我們在一天既可以享受傳統民俗,也可以紀念一下偉大的詩人屈原,當然也不會忘記要吃美味的粽子,最初的起源很多已經不可考,但後來的演進卻實實在在融進了我們民族的文化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