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的换工作,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先说不对

这个社会充满选择充满机会:不管你起点在哪,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熟能生巧,即便不喜欢,只要不厌恶,你都能登顶。所谓扬长避短,知己所长,知己所属,你才能卓尔不群。

所以我们可以达成一点:工作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擅长的技能是可以后天学习的,请牢记这一点,360行,行行出状元。

“我不知道我有啥特长”,有个方法:回馈分析:

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持之以恒地运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能发现,哪些事情让你的长处无法发挥出来,哪些方面自己则完全不擅长。

知道长处之后干嘛:

★专注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换自己有所长的工作。

★加强你的长处。改善自己的技能或学习新技能。

★纠正坏习惯。

★★★ 发现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这点非常重要,如果你理解什么是傲慢,你就知道它是任何事的第一杀手。

频繁的换工作,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再说对的

找喜欢的工作。

你爱的工作与你隔个银河你还爱吗,你想当宇航员你都50了一身肥膘有可能吗,这些客观现实无法逾越,下面我说的不在此列,以防钻牛角。

对于你我生存的社会而言,理想主义必须依附现实环境存在,但却对现实环境有反馈和改变,从现在到未来,从现实到理想,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老去之后,多数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点介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可能靠理想近一点,也可能靠现实进点,那么如果从现实到理想过60(及格分),我便说你是成功的,你不虚此生。

在理想未曾照进现实的艰难时期,它是一盏灯,咱慢慢走,路上会有同学跟你说路尽头是死海,会有亲戚负责任的告诉你你太天真,他们说的对不对就看那盏灯在你心里有多亮了,能否经历关心你的人你一滴我一瓢浇完水后依然闪耀,即便微弱即便可笑。

你未来是要拯救世界的姑娘,而不是洗刷刷愁房贷车贷信用卡听婆姑八卦计较三块一斤的芹菜买贵了

习惯的建立(实时反馈不是完全有效的解决方案)

大方向确定之后,设定符合SMART原则的短期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与你的情况相关

比如我不会说话沉默腼腆,我不愚钝却没有那么聪明那我就这么设定,六个月内背下说话的艺术全书,并写背后感,甚至可以自己划重点出卷子给自己考试。再花两个月练习实践。

你要问有用吗?

我不负责任告诉你,一定有用,用处不在你背了多少跟人说,而是当你真的背下来之后与人沟通时会脱口而出的,背书的逻辑不是考试那样大马金刀,而是潜移默化的改变。

我英语口语不行,我设定一个十天背下绝望的主妇第三季第10集的所有对话,并默写。或者30天背下盗梦空间的所有对白。

我非常庆幸自己还没有遗忘一个技能,那就是自学能力。

愚见,大学以及所有教学的地方,需要培养学生最大的能力,便是自学能力。

这是培养好习惯的其中一个不错并实践有效的方式,这时候我要提点:实时反馈不是很好的方式,做完给自己奖励什么的不是长久之道,这相当于给了目标一个非常简单就打破的桎梏,我多年临床经验给你讲拖延症治不了。与其将目标加上现实的枷锁,何不拽它出来直视看它到底有多凶呢。

相比较我更喜欢做些有意思的事,比如我爱听音乐,我不爱早起,我把自己最爱的trailermusic设为起床铃声,如strength of a thousand men。你说起床铃声毁音乐,那么每天一首不重复的,30天一个循环,66天就够了。我爱看美剧,我不爱看专教英语的书,我就背喜欢的美剧对白(这都是大牛编剧绞尽脑汁想出的,比新概念、新东方的词汇书有用有意思多了)。你我都不爱说话,但我爱思考,只要思考就能找到方法。

学什么

修炼一途艰辛异常,我等江湖流浪汉既非出身显赫的武林门阀,生来就可修习武术密典,亦非沈万三的亲戚,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我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是这些子弟是比我优秀的,他们十五岁钢琴快十级,我十五岁还在打弹子,他们十七岁已经有女朋友,我十七岁撸都不会。落后就要挨打,于是我挨打了,很疼。

去追上他们我要学,哪些值得学,有个方法叫逆推。

想象你2030年应该是什么工作社会背景,过怎样的日子。比如得是中国爱乐乐团交响乐首席指挥家。那么要达到这点2025年应该是怎样的呢,哦那2025年至少我得是乐团指挥,那要达到这点我2020年呢,那我2020年得学会交响乐所有演奏器乐技巧还得培养自己的旋律和节奏感,要达到这点2年后我应该什么样子呢,2年后我应该熟悉多数乐谱并能自演自谱,1年后我应该熟悉大提琴和鼓手的演奏,半年后...1个月后..1周后,明天你要做什么..远至近,简入繁。

频繁的换工作,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