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軟化血管的高密度脂蛋白為啥會偏低,該如何提升?看了就知道

高密度脂蛋白到底是幹什麼的?

膽固醇是人體內重要的物資,但它並不能直接在血液中流動,必須與載脂蛋白結合才能在體內轉移,就好比是危險品裝進了油罐車。肝臟是體內合成、代謝膽固醇的核心“工廠”,也是同步配套生產油罐車(載脂蛋白)的基地。通常,載脂蛋白可大致分為兩類:

(1)從肝臟將膽固醇運送到血液的低密度脂蛋白

當飲食攝入大量葡萄糖後,胰島素會升高並指揮肝臟將多餘部分合成為低密度膽固醇,並裝在配套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上,變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因此,低密度脂蛋白是從肝臟向血液釋放、並運輸到全身各器官的油罐車。

(2)從血液將膽固醇運回到肝臟的高密度脂蛋白

一旦肝臟處理多餘葡萄糖完畢,胰島素濃度降低,就有剩餘產能生產高密度脂蛋白(HDL)。它們被派到血管中,專門將沉積在血管中的膽固醇運回肝臟,變成膽汁隨糞便排出體外。因此,被高密度脂蛋白運載的膽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反應了血管內被清除的垃圾的量,通俗來說就是“好膽固醇”。

能軟化血管的高密度脂蛋白為啥會偏低,該如何提升?看了就知道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原因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在肝臟內合成,且主要是在血糖處理完後合成的。因此,肝臟功能異常、需要處理的葡萄糖量太多會直接導致高密度脂蛋白的量下降。

(1)肝臟有疾病

肝臟是重要的蛋白質的合成場所,因此肝臟疾病或損傷會直接降低蛋白質的合成能力,高密度脂蛋白也不例外。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疾病都會導致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減少。

(2)長期吃主食過多、愛喝酒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製主食吃太多,會直接增加血液中需要處理的葡萄糖的量,進而一直“迫使”肝臟合成低密度脂蛋白,將合成的低密度膽固醇運送出去。

酒精雖不是合成低密度膽固醇的原料,但卻是能量代謝順序優先的物質。它們會先佔據肝臟進行代謝供能。這就會迫使肝臟將同餐攝入的葡萄糖合成為低密度膽固醇、甘油三脂等物質,並以低密度脂蛋白運出。同時,高密度脂蛋白的量也會直接減少。此外,長期喝酒還會直接損害幹細胞,導致肝炎,進一步影響肝臟合成高密度脂蛋白的量。

(3)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也是HDL降低的重要原因。運動可以增強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受體的基因表達、可以提高脂肪酶的活性,而這些都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量。

能軟化血管的高密度脂蛋白為啥會偏低,該如何提升?看了就知道

高密度脂蛋白大於多少比較好?

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大於1.55mmol/L)能及時清除沉積在血管上的脂質,防止脂質斑塊形成,延緩粥樣硬化速度。進而直接降低冠心病、心肌梗塞、腦梗的發病率。

較低的高密度脂蛋水平(小於1.03mmol/L)更容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研究數據顯示,在給定的LDL水平下,HDL偏低可以使心臟病發生的風險提高十倍。

鑑於此,美國心臟協會給出了男性HDL水平指示表:

能軟化血管的高密度脂蛋白為啥會偏低,該如何提升?看了就知道

如何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量?

(1)少吃主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

精製主食吃太多,進入體內需要肝臟處理的葡萄糖就越多,高密度脂蛋白的生產機會就越少。膳食纖維在腸胃中可吸收大量水分膨脹且自身不可被消化。因此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部分替代主食,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從而增加肝臟合成HDL的時間。

燕麥、水果、蔬菜和豆類食物中都含有可溶性纖維。

(2)進行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即你可以長期堅持而非爆發性的運動。諸多研究證實,有規律的有氧運動(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是最有效的提高HDL白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的持續時間比運動強度對提高HDL影響更大。因此,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付出時間即可。

能軟化血管的高密度脂蛋白為啥會偏低,該如何提升?看了就知道

(3)少喝酒,最好別喝

酒香雖迷人,但酒對血管的壞處卻是實實在在的。如上文所述,長期大量飲酒,會降低肝臟合成HDL的能力,並減少肝臟合成HDL的時間。

(4)吃健康的油脂

飲食中攝入的脂肪酸結構也會影響體內的脂蛋白分佈,具體的機制尚不完全明晰,但總體上:

  • 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會增加LDL的量,降低HDL的量。如果您不明白哪些脂肪是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記住一條:那些常溫下呈固態的油脂最好少吃、豬牛羊的油少吃。
  • 存在於菜籽油、鱷梨油、橄欖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有助於提高HDL膽固醇水平而不會增加總膽固醇。魚,尤其是深海魚類中富含的ω-3脂肪酸可以提高HDL水平。

迄今為止,大部分降膽固醇藥物的主功效是降低LDL-c,附帶的解放肝臟使其有更多產能合成HDL。而直接提高HDL的藥物並沒有很大的突破。

例如,他汀類藥物雖然可以降低LDL-c水平,但對於提高HDL的效果並不明顯。因此如果您LDL-c或總膽固醇偏高,且HDL-c偏低,醫生才會給您開具調脂藥物。若僅HDL偏低,醫生會建議您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改善。

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