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都正常,為何還會心梗?3個例子為你說清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都正常,還會引起心梗嗎?對於這個問題,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謂的檢查報告上的“正常”,不一定代表你的血脂水平真的安全,達標,對於血脂指標的數值,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值,一定要有風險分級的概念,才能夠更好的瞭解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都正常,為何還會心梗?3個例子為你說清

通常在血脂檢查報告單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上限值是3.4mmol/L左右,如果高於這個值,才會算作是偏高的情況,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一般是0.9~1.4mmol/L之間,這個值如果偏低了,說明我們身體對於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脂質轉運能力有所下降,對心血管健康往往是不利的。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正常範圍內,我們不多說,重點分析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正常範圍,是不是也會有心梗的風險?

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都正常,為何還會心梗?3個例子為你說清

在各個血脂指標中,我們最應該關注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這個物質是我們血脂的主要成分,佔血液中脂質的60%以上,也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風險因素,因此,我們要對其格外關注。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3.4mmol/L以內,在報告單上顯示沒有異常,就一定沒有風險了嗎?當然不是的,我們關注血脂指標,當然是為了減少心血管的疾病風險,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評估,可不是僅僅靠血脂指標就能確定的,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有很多,比如心血管大家健康情況,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問題,是否吸菸,是否肥胖,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年齡等,都是評估心血管疾病健康風險的指標,只有綜合上述因素,對心血管疾病風險進行綜合判斷,得出我們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具體等級,我們才能談我們的血脂水平是否合格達標的問題。

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都正常,為何還會心梗?3個例子為你說清

這麼說還是太抽象,我們來舉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1. 如果你年齡超過40歲,同時也是糖尿病患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超過1.8mmol/L,或總膽固醇水平超過3.1mmol/L,不需要其他因素評估,就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風險了。高危風險是指在未來10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於10%的情況,對於這樣的情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達標範圍應該至少是控制到2.6mmol/L以下,因此,如果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在報告單上正常(低於3.4),但高於2.6,就還是需要繼續加強血脂控制的情況了。

2. 如果你有動脈粥樣硬化的問題,經過醫學檢查,發現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超過50%以上,已經確診為冠心病的問題,這種情況,屬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情況,為了預防心梗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要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控制到1.8mmol/L以下才算達標,在新的歐洲心臟學會的指南中,甚至把這個值推薦到了1.4以下,因此,這樣的情況下,僅僅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控制到3.4以下,還是遠遠不夠的。

3. 如果你有高血壓問題,體型也比較肥胖,體重指數達到了28以上,同時還有吸菸的習慣,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超過2.6mmol/L,同樣也可以判定為心血管的高危風險,這種情況下,即使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沒有超過3.4,但仍然還是需要控制到2.6以下的。

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都正常,為何還會心梗?3個例子為你說清

如果明明已經有了心血管疾病問題,或屬於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的情況,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僅僅是在3.4以內的正常範圍,但並不能夠達到達標水平的話,同樣也是一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樣也有可能引起心血管進一步狹窄,甚至在某些誘因下導致心梗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進一步的嚴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將其穩定的控制在達標範圍內,才能夠更好的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保護好心血管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